《做最好的老师——实现自我发展的55个途径》读后感
刘玮
作为一名新老师,我在每一课时结束后都要做一反思,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重点有没有完成,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原因,以及如何减少此类错误的发生,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曾一度认为每一课时都写反思,不免觉得有些浪费时间,可在阅读了《55个途径》后给我感悟最深刻的就是《我思故我在——在教学反思中实现》。
刚走上三尺讲台时,现实中的课堂和我期待的并不一样。经过仔细考虑的教案在课堂中总是显得那么单板,无力。课堂里充满激情的我和寥寥无几的几只小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作业中反馈出来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我课堂教学有漏洞?”我困惑着。通过一段时间的反思,素材的积累,我发现自己的课堂教学太顾及教案,没有关注学生的需要和想法,从而缺乏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就成了教师的“一人堂”。
教学反思的能力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高度,并对后续行为产生影响,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对已有的教学经验产生怀疑,从而促使自己重新建构教学经验,进入新教师的成长良性循环。我想:教学过程中凡是能引起你的注意,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日记的素材。通过积累事实,我们会从具体事物中看出一些共性的东西,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这对于培养和训练教师反思教学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成为一个教育家,能够写出那样大量的、出色的教育著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十分注重收集自己的教育经验,仅教育日记就坚持写了三十多年。
在学习了这篇文章后,让我也意识到,教学反思也是有时机讲究的。如在教学前,需要了解每节课的重点,如何让我的学生更容易理解消化,通过磨课,以及通过师傅的帮助,教案的修改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预设,并且如何引导学生实现预设的目标,都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在教学中反思,课堂教学中有很多不定因素,总会有些或多或少的小插曲,这
读了这本书,我认为我以后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写反思:写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机智、学生的独到见解、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的方法等等。一节课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总结成功的经验,如能及时记录,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错误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总而言之,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聚沙成塔"的收获。
教学日记有时三言两语,有时却是有感而发,长篇大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寄托了我们教师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及教育期待,不管能否转化为现实,都激励着我向未知的理想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