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借鉴、研究
------学习《做最好的老师,实现自我发展的55条途径》有感
陈春梅
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教师的反思就是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观与教育行为。教师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
教师反思的内在要求一般有以下几点:1、以探究与解决问题为基点。2、以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为动力。3、要求学生将学会学习与教师的学会教学结合起来。
反观我们现在的反思也不外乎这些内需点的出发,我们一般反思:教学中的问题、反思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反思学生学习的效果、反思教师教学方法实施的有效性等等,这些都是教师个人教学反思的常见出发点。学校教研活动中还有一种以同一研究内容为主题的活动---三课两反思活动:在相同的教学背景下,通过教学预设、教学实践、教学反思,一次一次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磨课提升教师的课堂把握能力。这一切,也与反思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要我们围绕研究的主题去反思教学方法设计的有效性,反思教师基本教学观的是否正确,反思教师课堂调控的有效性等等。
当前,学校的教研组活动一般只限于教、辅、考等这些比较具体的教学环节,都没有涉及到学科的整体发展,教研活动的视野比较狭窄;教学与研究的联系还不够紧密,一般的教师都比较缺乏有效反思的习惯与能力;教师们一般仅仅停留于直接教学经验的交流、不善于自我揭短、也没有自我揭短的习惯,对相关理论的深入学习严重滞后等,问题很多。都需要我们设计合适的平台来缓解或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反思自己的预设于教学,借鉴他人的经验,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数学组本学期的磨课活动进行反思,基本是有成效的。
本学期研究课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学具操作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借助的具体文本内容是第7册教材中的《圆的初步认识》。经过了教研组前两位教师刘玮、乐茹怡再到
在前两次课堂教学的反思中,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学生是在“做”了,但与知识点的融合还不够,体现不出在“做中学”。所以在认识圆心时,想办法让学生自己自己找找圆的中心点,学生通过折一折的方法很快找到两条折痕的相交点就是圆的中心。是不是正确呢?这里又设计让学生通过换个方向重新折的方法,验证了折痕的相交点就是圆心。既直观便捷又培养了学生比较严谨的学习作风。
在了解半径的特点时,设计了在十秒钟内比比谁画的半径多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巧妙地获得了圆的半径有无数条的特点。更让人欣喜的是,班级中思维及较灵活的学生还想到了通过圆心画一条连接圆周两端的线段(直径),可以加快画半径的速度。这一活动也为下一课时的教学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在了解圆心与半径在画圆时的作用时,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画圆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操作结果来获得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知识。第一层次,教师让学生们用规定的黑点作为圆心画圆,学生的作品有大有小,看上去不太一样。通过观察与归纳,得出圆的大小是由圆的半径决定的。第二层次,教师让大家画一个半径
通过这样的比较密集的,具有针对性的反思活动,教师们有了自我监控教学状况的意识,有了初步自我监控的能力。增强了教师们的教学责任感,在学习如何让学生如何更有效的学习的同时,提升了自己设计教学的能力。
这样的活动很有成效,我们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过程中,体味到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