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设中成长
——《做最好的老师》学习体会
陈洁
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在备课中增设了预设与生成版块,为的是更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经过一个学期的验证,使我可以肯定预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说白了,预设我们一直在做,只是没有把我们曾经做得许多工作系统化而已。在今年有幸看了《做最好的教师》一书后,使我们觉得要做一位好老师途径很多,
而会反思总结的老师更是需要。这本书给我启示颇多,收获颇多!
一、 针对班级弱点预设
那是第五册、第一单元的第4课《刮脸》。这是一篇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文章内容生动有趣,特别是里面的主角小贝当也是个和学生差不多年龄的小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对于内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我们班级的学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回答问题不完整,答案单一性严重。针对这一弱点,我在这篇文章里面预设的问题就是小贝当是怎样一个人?对于这样一个标签式的问题,学生不仅要回答出他的特点,还要找出具体表现他特点的地方,这样,也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
课开始了,原先的教案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就问学生小贝当是怎样一个人?我觉得这样上的话学生回答问题的单一性是肯定的,可爱、有趣等大陆化的词语学生会像套帽子一样,一一说出。在教研员的启示下,我决定由老师通过点拨关键词体会小贝当的可爱之处。
师:“小贝当大摇大摆地走进理发店。他嚷道:‘我要剃头!’” 生:大摇大摆要读好,重读。生自己读。师:你把小贝当走路时的样子读出来了,看看他是怎样说话的呢?生:嚷。 师:嚷什么意思?请大家拿出字典查一下。在明白了嚷的意思后,我还让学生读出嚷的语气。当然,这很简单。
随后,我又问了有个问题,师:“小贝当为什么要嚷呢?”生:“他怕别人听不见。”生:“可能理发店周围声音比较吵,所以他要放大声音,人家才可以听见。”师:“那小贝当在理发店里还做了什么?”生:“小贝当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小贝当才读二年级,报上许多字他还不认识,但是他读得很认真,把报纸翻得哗哗响。”……师:“从小贝当这一系列动作中,你觉得小贝当是怎样一个人呢?”在学生初步感受了小贝当那调皮可爱的句子后,我才正式把这个预设的问题向学生提出。或许是前面的铺垫做得比较到位,也或许这篇文章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容易理解,马上有人举手发言,有的说:“他很可爱。”有的说:“他太有意思了,小小年纪还学大人要刮脸。”听了这个接近我答案的回答,我顺口点拨了下,师:“小贝当仅仅是想刮脸在模仿大人吗?”生:“不是,他很多动作都在模仿大人。”师:“谁来具体找找。”生:“请理发师给他理个小分头。”生:“扶鼻梁上的眼镜。”……学生不仅把刚才讲读过的句子针对问题一一反馈出,而且把一些容易忽视的细节地方也找了出来。一堂课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二、 针对教材的重点预设
在第五册教材的第四单元中,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要小看质疑,其实是个很难的知识点。学生会问,但是,会不会提问?能不能问到关键问题?这不是简单的要学生提问他们就可以完成的目标。为此,我们在二年级中,已经开始了质疑能力的训练,对课题的提问,这个还是比较简单,学生较容易掌握。到了三年级,就应该从课题转向内容提问了,这也是个难点。范围大,学生根本就是大海捞针。遇到我们班级的学生,可能就是全军覆没的结果。所以,老师问题前的预设和铺垫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23课《牛顿在暴风雨中》我把质疑定做本课的难点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上课,扎实的语言训练就开始了。通过“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房屋倒塌、河水泛滥”等词语的运用,让学生体会到了这场暴风雨的猛烈和危险。接着,我的笔锋一转。“是啊,在这样可怕的暴风雨中,人们会怎样表现?”学生们都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有的说:“不敢出门。”有的说:“会吓呆。”情感的熏陶已经差不多到位,我想:这个质疑前的铺垫工作还算不错。慢慢的通过我的引读,学生感受了在如此恐怖的暴风雨中,弟弟妹妹的胆怯,妈妈的担心,很自然的就引导到课文的第9和第10节上。幻灯片也跟着学生的回答,出现了。
“雨越下越猛,妈妈也暗耐不住了,她……”
“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去了”学生很自然的就接上了。
“终于在……”
“空旷的后院找着了。可是她没有打扰牛顿,自个儿悄悄地回去了。”生读。
学生和我的配合很完美、很和谐,接着就是我第一个预设问题。由于,要从第9和第10小节中直接找出矛盾点,这个对于我们班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找出这两句话后,我把矛盾点通过媒体的效果点红,问:“面对母亲前后行为上的矛盾,你有什么疑问吗?”由于,前面的铺垫成功,再加上幻灯的帮助,使我的问题问得有针对性,学生不一会就有反映了。
“在这么罕见的暴风雨中,为什么牛顿的妈妈找到了牛顿,还不叫他回家呢?” 我实在没想到第一个学生的问题就如此的出色,我马上接过她的回答,说:“你问的真好,这就是根据句子间的矛盾之处来进行提问,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随后,还有两名学生也根据这组矛盾进行了提问,看来已经有部分学生掌握了这个学习方法了。在后面的教学中,我还预设了牛顿在暴风雨中干什么的问题,学生也学得非常不错。这都为解决先前学生质疑的问题如何解答作出铺垫工作。果然,等到文章学完,回过头再问学生妈妈为什么这样做时?学生总结性的话语,显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领悟课文的要点。“因为妈妈已经看懂,牛顿是在暴风雨中做实验,所以没有打扰他。”“妈妈知道牛顿要研究风力的大小,才在暴风雨中一次又一次的跳。”“妈妈知道了牛顿是个爱探究的孩子。”……一切的回答是这样的自然,这就是成功预设的好处。
是啊!在这一年中“预设”带给我的成长远远不止这些,使我深深感到,只有充分研究好课文,备好学生,才能上出一堂师生都饶有兴趣的课,也只有这样才可以
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