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成长
乐茹怡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它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教学反思是多方面的,既可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又可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思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又可思学生学习方法……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往往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学生受益匪浅,回味无穷。因此教师应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法指导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的闪光点,如:能扣住学生心弦的简单导课语,对重点、难点知识的创新处理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情景引入语,对学生做出的合理、催人奋发的赞美评价语等,这些都很值得记录下来,作为反思去领导自己的其他课堂设计。
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这样的、那样的令人感到遗憾的地方,如有时候语言表达欠妥,使学生对这节的数学知识理解不好;有时候教学内容处理不当,造成学生对这节数学知识感到一窍不通;有时候教学方法选择不对,使学生对本来易于掌握的数学知识,反而学得一团糟;有时候练习、习题的目标层次不够、难易不当,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消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思路不畅、不能正确掌握数学知识的原因,若是教师本身造成的,那就要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以利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在认识减法的教学时,练习中出现了这么一道个等式( ) =( )—( ), 我的引导设计是:说说图的意思,用算式应该怎样表示呢?当学生得出6-2=4时,再引导,要把这个算式填进括号,是怎么填的呢?学生试填后,放到黑板上进行讲评,让学生说说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结果很多学生写的是:4=2—6,或者是6=4—2,还有用加法列的。但是让他们他们讨论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时候,学生不能反应过来,他们认为自己的第一种算式就是对的。于是我想引导他们看算式两边是否相等来判断正误。但是我发现孩子的脑子里面没有等式这个概念,不能用这点进行判断(除了个别学生之外,基本上对我的问题现出了迷糊的表情)。
课后我一直反复的思考问题,也询问了这样变式的原因,学生说:我知道,将6—4=2倒过来就是应该这么写的呀!是呀,将这个算式倒过来,多好的一种思维方式,很彻底的逆向思维方式。孩子的思考并没有错,那么引导失败,问题肯定在我。我高估了孩子对“=”的理解能力,导致孩子们只看见算式在变形,没有看见算式变形后的本质。我该怎么进行教学呢?我发现自己教学中应该调整的两个方面就是:一、问题的开口过于大化,对一年级学生可能不适合。比如我在最后问的是:你们看2=4—6错在哪里了呢?我应该明确我的引导思路:4—6=?那么=2对吗?二、讲解,绝对不适合一年级的孩子。小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我不能忘记这一点,也不能因为缺乏教学资料,就想凭借说、凭借看书就能让孩子完全的理解。一些在大人看来,也许根本就不是问题,但是在孩子的思维成长过程中,引导不当,是个大大的问题。我还是得从孩子的思维特征出发,引导孩子发现,于是在另一个班上到认识减法时,我用两分钟以天平两边相等重量的苹果和梨引导学生说话“苹果和梨一样重”“梨和苹果一样重”,让学生贴图,添加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目的在于理解等号的作用。然后在课中我改直接书写减法算式为用卡片分步出现减法等式,特别让孩子们从图意理解中知道的结果先出示2,再从用算式表示是6—4,都先呈现在黑板上,然后让他们再次理解6—4表示的就是结果2,可以用等号连接,,让学生移动卡片,添加“=”组成减法算式,在此环节中加深理解“=”的含义作用,并进行变形处理,效果果然要好很多。
教然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一节课下来,不妨让我们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然后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不妨写写“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