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2025-01-01][]
登录注销
相关内容列表:
在同伴互助中分享、成长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9-06-16

  在同伴互助中分享、成长

                                            长桥第二小学   陈春梅

同伴互助是教师教研活动中的基本形态,也是教师自我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外部力量之一。有些学者将它看作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分享对教学实践认识的活动。

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两位或更多的专业同事在一起工作,反馈当前的实践,发展、精练并形成新的技能;分享各自的想法;进行互助教学;开展课堂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学校工作中的同伴互助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下面结合自己对《实现自我发展的55条途径》的学习与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对同伴互助的认识与理解:

一、实现互助,同伴间的交谈必须要深层次:

 新教材与教师们见面之初,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领会教材文本的知识要点,对于新接触数学学科的教师而言就更看不透彻了。我们学校数学教研组内也有这样的现象,老师们基本依靠网络在进行备课,对教材中教学重难点吃的不透、对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学情分析较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比较大。现在经过了一个阶段的课堂知识点考核的实施,教师们集体研究备课的劲头高了很多。因为,要在课堂中实施知识点考核就必须要把握好哪些是教学的重点。哪些是学生掌握的困难点。开学初,大家结合自己备课本上的教学随笔对自己以往的教学得失做了总结,进行经验的传承。同时,也对自己本学期所任教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教研组内的教师共同回答。这样一来,教师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大家集体研究教学氛围也更浓了。以后的每次教研活动中有了一个雷打不动的项目就是对一周教学情况进行交流:交流自己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交流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对难点进行有效突破。

我们在实践中、在教师们之间深层次的谈话中发现:先要有意识去抓住教材中本质的、主要的东西,再根据教学大纲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对前后的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以适应教学的需要,同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是非常有用的。

结合学校的现状,通过教研组内深层次的谈话,我们数学教研组成员还一起商讨、制定了教研组质量分析要求、数学学科作业规范、批改规范等,促使教师规范、合理开展工作;细化了教研组每次开展听评课活动的要求、尝试改变了以往对教师备课和作业检查的方法,引入了大家共同检查共同提高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实现互助,教师间必须协同完成任务: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之间的关系由过去的“单干”转变为“合作”。教师之间不存在教龄、教学经验等的束缚,共同合作、共同提高。

互助的内容可以主要围绕着以促进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学业成就提高、改善教学实践问题等问题来展开。而互助活动开展的方式则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模型是共同计划、课堂观察、跟进反馈三个环节中构成的一个循环过程。互助小组通常是通过共同研讨与交流来完成,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实践反思和业务素养的提高。

实际的操作中,同伴互助可以涉及到年级组内的教学研究课,从选定课题开始就能进行合作。以往,在教学研究课中,通常是上第一课时的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和初步的教学过程,然后再通过一次一次的听课评课活动使教学的设计越来越完美。现在,教师们将同伴互助的活动提前,从选题开始大家就一起讨论如何挑选教学内容、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和课堂研究目标,希望从活动一开始就能全身心投入思考,再通过循环往复的研究,提高教学的效率。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其次,反思是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研究的基本方式。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经验的局限性并经过反思进行批判、调整和重构,才能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个人教育特色。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反思有助于教师形成优良的职业品质。如果反思能涉及到“同伴互助”这个层次,将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视为反思的对象。具体涉及到某一堂课的教学,也可以包括一个单元的教学、一个学期乃至教师自己整个的成长史等等。具体的内容可以涉及到课前自己种种的教学预设或教学准备;课中自己对突发状况的教学机智或学生反馈;课后的生成经验或查缺补漏等等。在教研活动中抓住同伴互助的环节来进行反思的交流,相信效果肯定是不一般的。因为教师们用自己最质朴的语言,讲的都是自己最切身的体会,会引起大家的共鸣。

 

当然,在同伴互助中有着很多益处。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也要注意一个原则“强调个人的消化和个人的感受”——允许不同的见解存在。

 




网站维护部门:长桥二小信息组 | 学校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360浏览器兼容模式浏览

您是第位访问者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