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55个途径》的第二章
《内化.提升.行动》的读后感
这学期,我通读了《做最好的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55个途径》的第二章《内化.提升.行动》。书中很多途径值得我去学习、去探讨。特别是途径30《成功与财富同爱相伴——爱是走向成功教师的前提》,里面有一个案例:“说一个学困生读课文,读了三遍也没有读正确。老师鼓励他说:“第三遍读错了,还有第四遍,第五遍,不要慌,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老师的鼓励让他有了信心,第七遍他终于读通顺了。”读到这里,反思我平时对这样的学生:他二遍读不通,我就觉得上课时间有限,马上就说:“你没有好好预习,不要读了,下课留下来补读,换个同学读。”想想我的做法,是不给学生留有余地,没让他读第三遍的机会,没让他继续读通顺的机会,扼杀了他学习的积极性。这也说明我对学困生的爱还缺乏耐心、缺乏鼓励。
反思我现在教的四(3)班,我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我从事教学工作将近三十年了,这一班的学困生怎么教都教不会,怎么听不进老师的好言相劝,怎么感受不到老师的帮助和关心。读了《成功与财富同爱相伴——爱是走向成功教师的前提》这一途径,这也许给我的困惑有了一点启示:以前可能我的鼓励不到位,我的方法不对头,我的爱还不到位。我太急于功成,结果,反其道而行之,学生根本不爱学习了。究竟怎样教育得当,面对学困生,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这一章节,告诉了我许多道理和案例方法:我想:我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发展,要提供给他们表现自我的舞台,不要轻易地否定他们,要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的心灵。
同时,我也不断地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书中极力强调“爱就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我觉得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为我们学生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他们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眼光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我们老师要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绝不能暴躁,更不能有意无意地使其难堪,造成学生心理负担。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到: ①真诚——和学生一起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态度,给他们一分亲切、一点自尊、一片希望,用教师的真诚换来学生真实的自我。②关爱——要无条件、积极地关注与接纳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等,使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情感体验,使他不会担心失去教师的信任和接纳。③共情——要设身处地的理解对方,要感受学生的情感如同感受自己的情感一样,时刻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对于一些有较强依赖性的学生,要把握好支持的度,鼓励他们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发展其独立性自主性。
20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