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2025-01-06][]
登录注销
相关内容列表:
如何教会学生正确审题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7-10-16

                           如何教会学生正确审题

                                             长桥二小   陈春梅

应用题教学和计算教学紧密结合是课程标准提倡的应用题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所以,应用题在教材中不再以单独章节的形式呈现,而是和计算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做,不是降低了对学生解决应用题能力的要求,而是为了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则是增加了许多的教学难度。经常我们会感觉有些应用题没有显著的解题特征而难以教学。

今天在三年级的复习教学中,我又遇到了这样一道应用题:森林公园的门票价格是每张68元,如果去的人多,购买团体票比较合算。一年级有72人去游览,购买团体团体票共付了3600元,每人可以便宜多少钱?

我请学生自己独立读题、分析,然后列式解答。想不到交流的时候,起立回答问题的同学竟然列式为68×723600,而且附合的学生不在少数。我统计了一下,发现这样列式的学生有将近20个。

“怎么办?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我禁不住问自己,“难道他们连所给信息和问题也没有搞清楚就动笔做了?”“还是从头做起,从分析所给的信息着手让学生们再尝试一遍,看看年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暗暗说到。

于是,我让学生们分小组合作一起分析题目中所给出的信息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些信息编写适合的问题。交流之后,发现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的问题有两个:1、一年级一共可以节约多少钱?2、每人可以便宜多少钱?

我把这两个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们发现,其中一个是总的票价前后的比较,一个是每份票价前后的比较。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学生往往对审题拘于形式,拿到题目就把题中数字简单组合,导致错误。应用题是有情节、有具体内容和问题的,所以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培养,理解题意。有些应用题的叙述较为抽象、冗长,可引导学生将题目的叙述进行简化,抓住主要矛盾,说出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其次要加强关键词句的观察,理解题意。有时候仅一字之差,题目的数量关系就不同,解法也有差异。为了防止学生一遇到叙述稍有变化的题目时就发生错误,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加强解题思路训练,提高解题能力。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要以指导思考方法为重点,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规律,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如采用对应的思想方法、比较法、逆向思考、变式法、感知规律法等等。在教学中摸清学生对应用题的思维脉络,了解思维会从哪里起步,向哪个方向发展,将会在哪里受阻,以便点拨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及时引导学生向预定的目标前进。此外,多进行改变问题,改变条件的训练,使学生排除解题的固定摸式,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三、充分发挥线段图的直观教学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画线段图不仅是表象和概念加以具体化的手段,也是一种使学生进行自我智力教育的手段。线段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揭露隐藏着的数量关系,掌握数量。例如在比多比少的应用题中,通过线段对比,结果就十分明显。四、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解答应用题。
学生生活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差,在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是他们架起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较为顺利地理解应用题中教学术语和数量关系。运用投影手段讲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可把应用题中所叙述的情境形象直观地演示在学生面前,如在行程应用题教学中,利用投影演示,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相遇时间,求速度和,以及已知总路程及各自的速度求相遇时间。这些题目均可用投影进行直观演示,通过演示,学生既理解了一些教学术语,又理解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列式根据。五、注重应用题教学中的实用价值。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观念的现代化,尤其是教育价值观的现代化,应用题教学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学会分析教量关系并进行形式解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这部分教材就和日常生活许多事例相关联,如股票涨跌百分点,商店售价打折等等。采用呈现问题的教学方式,既注重了教学的应用价值,又能培养学生的教学意识,养成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问题习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就应该突破原有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始终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

 

 




网站维护部门:长桥二小信息组 | 学校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360浏览器兼容模式浏览

您是第位访问者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