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2025-01-08][]
登录注销
相关内容列表:
如何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乐”起来

作者(来源):江清华    发布时间:2006-10-31

如何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起来

—— “体验性教学”有感

体验性教学就是以学生在教学的体验为基础来考虑教学问题,它指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 乐由情起,也就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更是艺术创作灵魂,如何使学生理解音乐作者的意境,从中获得快乐,得到美的熏陶呢?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曾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理解。这说明了对音乐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为使所有学生能充分领悟音乐无穷魅力,在音乐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全体学生积极的,自信地体验各项音乐活动:

一、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参与。

学生认识音乐主要是依赖听觉、视觉的共同感知来完成,要感受音乐的美,就必须投到音乐去。随着流动的旋律、优美的情景,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比如说,我在上歌曲《大鹿》这一课时,精心绘制了图片,太阳、小鸟,美丽的大树和大鹿,小兔,大灰狼的头饰,并邀请部分学生参与表演。伴随着歌曲,学生都随着音乐的展示而同步进行不同角色的表演。此时,学生聆听着优美的歌声,高兴地用自己的表演将歌曲立体起来,这样一来,学生全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并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
   
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触景生情,获得审美情感的体验,陶冶情性。这大概就是艺术家柯伦所希望那种教师工作应具有美好的光彩,给人带来美好的快乐,使人产生兴奋感,体现美的教学过程,就是艺术的快乐愿望。

二、 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在音乐教学中,师生常被抽象的音乐知识和单调的技能训练所困扰,教学在一种刻板机械的训练中反复,久而久之,学生常常因此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甚至会厌烦音乐的逆反心理。因此,在设计音乐教学活动时,必须增强其趣味性,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音乐教学变得更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认识四分音符时,我出示四分音符的卡片,介绍它的音长后,组织学生做游戏来加深对四分音符的感受。具体游戏规则:教师高举四分音符卡片,学生边听音乐边按四分音符的节奏向前走,教师高举空白的一面,学生停住脚步,学生必须按照卡片前进或停止,未能及时按要求做的,先回座位坐下,停止一轮。学生在活动中边玩边对四分音符有了更深的认识。音乐教学的趣味性,体现了教学美的属性,愉快而有益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愉悦,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音乐的更大兴趣和强烈的喜爱。

三、 音乐教学活动也应该注意培养情感。

音乐活动如果忽视了学生们的心理因素,也不是一堂好的音乐课。而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音乐教育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其在情绪的勃发和激动中进入审美圣境。在《长城谣》中,歌曲对当时国土沦丧,百姓颠沛流离的情景做了描述,歌曲表达了百姓们的悲伤的情绪和呼吁中国人民奋起反抗,首先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在进一步感受后,由教师介绍历史背景:东北三省沦丧,一群被战火逼迫逃难的中国百姓来到长城脚下,看到长城泪流不止,然后请学生说说当时人们的心情,想象一下当时悲壮的情景。最生动地说明了情感在音乐审美所起的动力和中介作用。音乐教学应建立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这样日积月累,便会感情丰富,情思细腻,使人格完善起来。

 

                                                                                                                                      江清




网站维护部门:长桥二小信息组 | 学校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360浏览器兼容模式浏览

您是第位访问者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