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经意的巧合中我发现了孩子们的探究能力
2004学年是二期课改数学新教材全面推开的第一年,我也和很多老师一起,参加了一年级新教材的教学工作。在新教材中,很多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全新的,是我们以往都没有接触过的。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也都是摸石子过河,边学边教,边教边总结经验。
第二学期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玩数图》。教材中是这样出示例题的:
考虑到刚过了一个寒假,一年级的学生们可能还不能很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来,而我又觉得数字大了一些,怕上课时孩子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降低了例题中计算的难度,设计了两数之和在10以内一些数字来让孩子们填数图。希望他们能很快的找出解答数图的规律来。
上课时,我通过一个小胖做练习的情境导入新课,出示了以下两个数图,请学生们先观察,再填空,最后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正如我希望的一样,很快,孩子们就发现了数图构成的奥秘,纷纷举手要说出自己的发现。有的说:边上的数字是所对的两个区域内的数字的和;有的说:边上的数字减去所对的两个区域里的一个数就是另一个数……我看孩子们表达的意思都差不多了,就一边表扬,一边示意孩子们把手放下,准备小结。这时,我发现平时喜欢和我眼神交流的小x的小嘴嘟了起来,一副很不情愿把手放下去的样子。为了保护他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于是,我又请小x 来谈谈他的发现。意想不到是,小x说:“我发现三角形里的三个数是连起来的,三角形外的三个数也是连起来的!” 课堂教学出现了小插曲。我连忙定了定神,认真观察了数图:原来,我一味的求数字简单,却很巧合的将两个数图中的数都设计成了相连的了。看着全班同学一副宛如发现了新大陆般的神情,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还又戏可唱!于是,我一边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出题验证,一边仔细观察数图并飞快的转动着脑筋,想着怎样与后面求若干区域内的数和求全部区域内的数的两个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在师生积极思维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进行小组交流的时候,小y他们小组的同学不光谈了他们的验证结果,还说出了一个在举例验证过程中他们的新发现:外围三个数中的一个中间数的一半正好写在这个数对面的角上。这又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发现,这个发现正好可以帮助孩子们解决这堂课中的一个学习难点:给定外围的数求全部区域内的数。于是,我抓住机会很快在黑板上写下了这组数图,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发现去尝试练习:
第一题学生们很快就能找出中间数是14,它的一半是7,填写在14对面的角上,然后再根据7一会儿就找准了答案。第二题是3个连续的双数,孩子们也用迁移的方法较快的找到了规律,完成情况相当的好。
此时,孩子们探究的兴趣高涨,效果也很好。于是,我又把从特例到一般的研究也统统交给了孩子们。孩子们利用特例上找来的规律虽然不能一次成功的解答数图,但也不需要一次一次的去试,直到成功为止了:像这个数图,中间数是9,它的一半在4和5之间,所以用4或者5去试,孩子们也能很快找出答案了。
在孩子们的探究、练习中,下课铃声不知不觉的响了。孩子们还不愿离开教室,还沉浸数图中,还沉浸在自我成功的喜悦中。
就这样,整堂课将原本按部就班的教学思路改成了学生们的探究活动,可以说是在我不经意的巧合中圆满的画上了句号。同时,这堂课留给我的思索又很多。面对着孩子们,要不要怀疑他们的能力?面对着新教材,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是与孩子们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怎样利用好手中的教材,怎样利用好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怎样利用好孩子们探究的热情,怎样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探究能力……都是值得我深深思考的: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观念是一种静态的、片面、机械的。仅仅把数学当作以练为主的“思维训练的体操”,这样往往造成学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如果我们把这些抽象的、冰冷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具体可操作的、富有生命力的知识,相信我们的学生会非常的热爱数学。
本节课通过学生发现的巧合展开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做到了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避免空对空的教学,同时又将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模型,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一种新的传道授业方式正逐步为我们广大教师所接受,这就是数学活动。数学学习不应当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应当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己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对知识进行建构,并发展探索和创新的意识。数学活动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活动来获得知识。让学生“动”起来,通过眼、耳、口、手、脑的多渠道的接受,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活动中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还能形成一定的能力。学生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获得的东西不是别人硬塞的,而是自己的,这才真正称得上是有价值的东西。因此,动手操作活动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法宝。
另一方面,瑞士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意味着培养创造者…而不是只会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的人。”因此,教师还要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从多角度、多方向地去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异心理并从中发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喜新、好奇、具体的形象思维占优势,而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以及比较性以及稳定性都比较差等的特点,去有意识的设计一些适合学生自己发散思维的材料,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陈 春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