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学会包容 、亲历成功——完善健康人格
长桥二小 黄凯旋
案例 :
对象:三年级,该生美术作业拖沓,易心理偏激,自控能力较弱。
1.常与同学闹矛盾,冲动性格,斤斤计较。
2.有双重性格且孤立,不愿(能)与同学友善交往。
3.上美术课,他不是忘带美术材料,就是一个人做其他事情,或者偷偷讲话。
4.接受不了公开批评,有逆反心理,甚至跟老师冷战。
分析:
究其原因:
父母忙于打工,平时对他缺少照顾。家长与学校老师也缺乏畅通的交流渠道,教学方式很单一,对孩子期望较高,却放任自流,学习自理能力较差,父母很少与他做学习和感情上的沟通和交流,家庭亲情有一定的缺失。外部环境的遗憾慢慢改变了他的性格,他渴望亲情、友情,但不知道如何去获得,他内心希望成绩能提高,但自知基础太差无从下手,他想改变但“劣迹”反复太多,老师没有那么多的耐心等他自律,他也有爱好但只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深埋在内心世界而外表“独立特行”,对人冷漠,自作成熟。
1、了解情况,与学生共同分析现存问题。
生:同桌碰到我了,他经常这样的,所以我跟他上课打闹。
生:我帮老师监督同学上课的纪律不好吗,不好就要批评呀!
生:我工具忘带了,没法画,为什么不能看卡通书啊?
生:同学的书不小心掉地上,我只是踩了一脚啊但还是帮他捡了嘛!
……
2、谈心方式消除他对老师、同学的敌对情绪,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创造好的客观环境。 (1.)通过面对面交流,使他懂得:A.上课跟同学打闹两人都是不对的,再分别找出自己互相打闹的思想根源,分析这样做的“得与失”哪个更多一点,学会在课堂上要“自我克制”。B.帮助别人进步是很好的行为,但我们需要的是能在指出同学缺点同时真心帮助同学的人,上课这段时间对每个同学来说都是很宝贵的,学生的课堂任务主要是学习,纪律
(3)请一位愿意帮助他的同学,下课多跟他聊聊天,给他一些同龄人的学习、生活方面的建议,平时上课前提醒他带好该带的工具,让他体验同学之间的友情。
3、平时关注他的言行和举动,多沟通,消除彼此距离感,上课多让他参与活动、多鼓励、集中他的注意力、一旦发现反复立即再疏导教育。
结果:
能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能不偏激的处理同学矛盾,较自觉完成自己的作业,虽有时还要反复,但在约束自己的课堂行为上明显有了进步,在小组各项评优的活动中也不拖后腿了,自身的改变给他带来了心理上的喜悦。
小结:
关注学生精神层面与健康心理动态靠一堂课是决不能完成的,老师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
上课发生的表面现象,而更有价值的是关注学生“为什么这样”背后的精神层面的“隐性的东西”。教育最终就是为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服务的。今后,当老师发现同学有违反纪律或有不良习惯的时候,不能就事论事的批评一通了事,而应该注意从思想(心理)层面上进行沟通和交流,甚至跟踪教育使其心悦诚服,心情舒畅,从而有效的避免孩子孤单、叛逆的产生,及早培养他们拥有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