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教学效果
徐菊
小学语文课堂练习是师生为完成教与学既定任务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作业的设计显得格外重要,要尽量摆脱陈旧、呆板、单调的模式,使题目新颖、有趣,让学生愿意做、喜欢做。那么,如何设计课堂作业呢?我从以下作了一些尝试:
一、激发兴趣 ,学习 简要复述方法,有效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积极动因,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捕捉“兴奋点”,无疑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大仓老师》的演讲辞简洁、幽默,让学生上台演一演。学生很感兴趣,马上踊跃表演,把大仓老师的灵活、幽默表现得活灵活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对大仓老师的兴趣。接下来,学习简述大仓老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兴趣盎然。学生把大仓老师问什么问题,他的学生如何回答,春美有什么异议,大仓老师如何面对、如何解决一一提炼出来。再根据板书将之前的事简要复述出来。从中,学生知道在简要复述时,先要理出事件的线索,再提炼关键的内容,这样,简要复述时就会清楚明白。本来这堂课,简要复述是很难复述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二、突出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特点。
每篇课文有教学重点,每堂课也有教学重点,老师要着重讲,学生更要很好消化,只有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幅名画的诞生》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特点。文章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上,而忽略对文本表达形式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写作上的特点能帮助学生更立体地了解写作的方法,最终达到合理迁移的效果。“想一想:作者列举的三个时间与叙事顺序之间的关系。”这一练习重在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特意写清这三个时间的用意的。学生在预习时,通过划表示时间的词语能初步了解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的。但很难关注到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时间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之间是有关联的。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对文章的写作顺序的理解会跟深入——叙事的文章有时事情的发展顺序与时间顺序或地点转化顺序是一致的。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我请学生回忆与本篇文章结果相同的课文(详写事件发生原因,略写经过)。经常这样比较就能让学生获得更多写作上的经验。
在完成这道题的过程中,既突出了课文重点,又让学生学会了迁移。学生明白了学习这一课的重点内容,也知道了写作方法。
三、形式多样,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的能力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是四年级地二学期第六、七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四、培养创新能力,继续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需要,课堂练习设计也要为这个目标服务。如:《笛声》续写“笛声又响起来了。你听…… 你瞧……” (提示:这是谁吹奏的笛声?笛声是怎样的?)这是一个想象续写训练。结合练习提示,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可以描写聂守信吹笛的场景,也可以描写他与老木匠二人合奏吹笛的场景。老师可适时指导学生运用文中已有的描写笛声的词句来体现笛声的美妙,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对于人物表现的写法,老师可引导学生从动作、神态方面进行想象描写。这样的写话练习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关注针对不同的描写对象的特点应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这样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受到启发,充分发挥想象,展开创造性思维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跟练习的重复次数并不简单地成正比例关系,这就要求课堂作业的设计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重视和把握作业设计方法,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和学习能力,真正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