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中高年级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孙 菲
长期以来,小学音乐课因为课程本身的特点和教师认识上的误区,几乎所有教学任务都是在课堂中完成的,音乐课后不布置作业似乎是天经地义。然而,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给课堂教学带来显著的变化,其中之一是课堂教学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必须实现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的开放,而科学合理地设计音乐作业就是将封闭的课堂拓展至课外、将封闭的教学时间延伸至课后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音乐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音乐学习方法,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行之有效的布置音乐作业不仅可使学生扎实、牢固地掌握小学音乐的有关基础知识,并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把完成音乐作业变成愉快的活动,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团结协作,个性和谐发展。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小学音乐的根本所在。同课堂教学一样,音乐作业在布置时要注重趣味性,多形式、多手段,特别要选择一些本身具强烈吸引力的事物,这样学生就乐于去完成这项课外作业,发挥了他们主观学习的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符合我们学校中高年级学生的音乐作业呢?经过本学年的尝试与探索,我做了以下作业的尝试:
一、活动型作业
随着课堂教学活动性的增强,音乐的课后作业也应该向活动化发展。通过活动,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增进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扩大音乐视野,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
1、观看相关的音乐剧、音乐会、健康音乐CD、各个盛大节目的文艺晚会、奥地利童声合唱CD、六一儿童节晚会等。观看之后填写记录表,老师及时讲评,对完成作业情况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差的学生多鼓励,不增加学生负担,不影响学习情绪。
二、研究型作业
当前的教学要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探究,提倡研究性学习,布置音乐课后研究型作业是在音乐课中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尝试布置研究型作业,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习惯,体现了音乐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1、通过网上查询等方法收集资料,了解作曲家及乐曲,下载有关下一课主题的资料。
2、收集有关一个主题的歌曲或图片,如“革命歌曲”、“四季”、“动物”,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
三、创造型作业
创造型的作业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作业带来的乐趣,不被作业所束缚。设计的作业分节奏创编、动作创编、旋律创编和歌词创编等。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作业的种类,也可以自己完成或与小伙伴合作完成。当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所掌握的音乐素养的不同,在作业设计时不同年级的作业有不同的要求。如中年级的作业常常以节奏创编、动作创编等简单的形式出现,而高年级的作业以旋律创编和歌词创编居多。
当然,音乐作业的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不能盲目布置而导致增加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更要注重设计作业的层次性,让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音乐知识和音乐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音乐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有效的音乐作业,可让学生比在课堂中多出数倍感受音乐的审美体验,不仅拥有了一颗被陶冶、净化的美好心灵,而且激发学生终生喜爱音乐的热情,使学生们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