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2025-01-09][]
登录注销
相关内容列表:
对备课的一些思考

作者(来源):汪培清    发布时间:2008-02-18

对备课的一些思考

汪培清

备课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一环,但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钻研教材。因为教材是根本,是依据,文本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它是课程标准下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是课程教学资源的主体。如果我们丢开文本,抛开其中的语言、语境、语诣,而盲目追求形式的热闹、资源的拓展、主体的自由,将导致语文教学脱离文本。教学时如果不能紧紧牵住文本这一“牛鼻子”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牢牢抓住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这一根本目标,那将是失败的教学。多年来,我们习惯于用教学参考书和别人的教案备课,习惯于平铺直叙地上课。以致于面对新教材,往往先用新课程理念来设计教法,再用设计好的教法去套用不同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先吃透教材,用好教材。如果我们只会生搬硬套地教教材,那么只会使我们上的课没有深度,缺少个性。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是如何用好这个“例子”,可不是简单的事。要合理正确充分地创造性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是我近年来学习和实践地最深刻地体会。那么我们该怎样钻研教材呢?

一、钻研教材,要有全局观念。

在聆听过专家和教员员的很多评课和教材解读后,我发现专家之所以将教材理解得深,把握得准,能对教材进行再处理,跟他们对整套教材或整册教材的熟悉有关。所以,我经常阅读课程标准,尽可能地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了解整套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握全册教材基本结构,将本册教材的知识点熟记于心,并尽可能了解相邻年级、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点了然于胸。再按照每单元的主题整合组织教学内容,这样在备课时自然就能比较深入地把握各部分内容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处理好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避免了只管局部不顾整体的倾向,整体感更强。

有了整体观念,我们还必须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语文的学科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语文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形成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课的专责。那么我们的教学就要看准目标,集中精力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有了以上两点认识,我们在具体教学每篇课文时就不会偏离目标,让语文真正姓“语”。

二、钻研教材,要吃透语言文字。

要真正上好语文课,必须对每篇课文进行深入细致地钻研。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在课前,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先反复阅读,自己先准确深入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认真揣摩字词句段,理解语言文字的铮铮含义,解读语言文字深层次的内涵,作者的言外之义、弦外之音。抓住课文的特点,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谋篇布局构思立意的真谛所在。在无疑出生疑,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这样,才会对课文了深刻的掌握,才会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思想和语言。再将课文特点与课程标准的目标,学生的学情结合起来考虑,自然能产生精妙的处理文本的设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运用也就更灵活和恰当,课堂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四、钻研教材,要认真做好预设。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教学对象是学生,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学习现状应该是我们要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如果不能熟知学生的动态和状态,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充分,课堂就会经常生成偏差,而面对偏差我们就会手足无措。因此,我在备课时经常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进行预设。预设的重点主要落在文本的重、难点处。因为这些地方为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需要多元解读,可以预设学生学习的多种可能性或可能遇到的种种困惑。每设计一个问题,我就会问自己: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么思考,我会怎么回答?如果学生这么回答,我该怎么评价,怎么引导。比如在备《用冰点火》一课时,我让学生找找文中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比尔博士的处境困难。学生找的词语可能各种各样,我便把他们可能会找的词语一一进行罗列,并对每一种回答进行思考,当学生这样回答我可以怎么评价,怎么过渡,怎么总结。如果学生“我真是太不走运了。”不是要找的词语,我又该怎么引导,怎么追问------经过一些列的预设,就可以胸有成竹地应对学生的各种回答。

   老师的功底如何,将直接影响备课的质量,而内功,有时是看不到的,也无法形之于文字的。内功好的人,即文化修养高的,悟性好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花的时间会短得多,效率就会高,反之就会低,因此我们要努力练好“内功”,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2008.1




网站维护部门:长桥二小信息组 | 学校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360浏览器兼容模式浏览

您是第位访问者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