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2025-01-08][]
登录注销
相关内容列表:
一年级新教材教学有感

作者(来源):方丽琴    发布时间:2007-09-11

一年级新教材教学有感

数学新教材较旧教材而言,有很多的优势,如:提倡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这段时间的听、评课和上课活动,我发现数学新教材还有另一个特点:知识点落实的低龄化,即:原本在旧教材中要到中年级再学习的知识点,新教材的编排中在一、二年级就出现了。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新教材知识点密集了,难度也增加了。面对着一年级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和思索,我觉得还是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知识点让学生多操作,多体验,通过一些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当我把这些理念落实到课堂实践中去的时候,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以下是我执教一年级新教材《认识时间》一课后的感想:

²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低年级教学应结合各种活动、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在《认识时间》这节课中,我较为注重让学生看看、说说、做做……,使学生学得愉快而主动。但是,在考虑设计的合理性方面仍需动一番脑筋。比如:我让学生为时针、分针涂上自己喜欢的不同的颜色,并让学生上台介绍一下,然后再将时针和分针装订到钟面上,当然,这对学生认识钟面和钟面上的时刻是很有帮主的,学生对这一活动非常感兴趣,通过操作与介绍,和时针、分针成了好朋友,但是,这一环节耗时太多,以至于后面的某些环节由于时间关系只能 “缩水”。其实,这一操作环节如果能设计得更精炼些,会更合理。比如:让学生涂一根指针的颜色或事先将指针装到钟面上去,这样,后面的环节就不会受影响了。

²       注重细节处理有利于好的理念的落实

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有人看见一只幼蝶在茧中挣扎,出于好心,小心地把茧剪掉了一些,让它爬了出来,但没过多久,这只幼蝶就死掉了。原来,幼蝶在茧中的挣扎是一种锻炼,让身体更加结实,使自己得以生存。过去,在教育中,我们也常无意识地做出这样的傻事,剪去了学生的拼搏和磨砺,也窒息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现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较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去经历、去感知。在这节课里,明确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的联系与区别是重点,也是难点,我通过情境设计、合理的板书设计,让学生观察、讨论,使得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认识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但是,在板书设计上可考虑得更周全些。如:完整地板书“7点——7”,这样可能对学生正确表述整点时刻多些帮助,总是说7点或7时点的现象可能会少些。

²       通过多种感官协调作用,注重感性认识的培养

我们的数学新课标中讲到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感。我认为,数感的外延是很大的,可以是对数的感性认识,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的感性认识,也可以是对数学知识的直观的、感性的认识。在《认识时间》这节课中,我注重让学生感知1小时,通过观察、操作,调动不同的感官体验,体会分针和时针分别怎样转表示经过了1小时。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感知整点时刻,同时又为学生后一课时学习“几时半”打下了伏笔,因为学生能够理解了1小时,再理解半小时就方便多了。但是,我没有抓住这个机会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这是今后再教学时间这节课时应引起重视的。




网站维护部门:长桥二小信息组 | 学校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360浏览器兼容模式浏览

您是第位访问者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