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模块 我和小伙伴
背景:
今天,我国正面临独生子女社会现象。大量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家庭结构无论在教育方面还是社会化方面既有独生子女有利的一面,也有独生子女不利的一面。在此,且从问题的角度看一看这种特殊家庭结构会给独生子女带来何种负效应。
早在十九世纪初,被誉为美国儿童心理之父的史坦勒·霍尔就提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疾病的论断。以后又有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对此作出大量研究,其不利的一面归纳为:
(1)独生子女是在缺少兄弟姐妹关系的特殊环境中成长的,即在他们的人格形成上缺乏一种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某种影响的兄弟姐妹关系的环境因素。
(2)独生子女其实是童年披着“儿童中心”的外衣,过着“父母中心”的生活。由于被父母保护过度、教育过度,就象给儿童世界围上了一堵墙,使其在大大缩小的世界,按父母的意愿与设计生活着。
(3)在上述情况下,导致独生子女的负面特征是:利已主义、自负、自暴自弃、对已过敏、独来独往的自我中心行为,不合群、对实际问题无能为力,智能高但学业差。
由此看来,独生子女一方面渴望与人交往,一方面却不知如何交往。所以往往表现为任性、自私、自卑、孤独、不合群等。
本模块的辅导活动,将针对上述情况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交往现状,学会交友,体验朋友的情谊,感受群体合作的愉快。
第一课 伸出你的手
活动: 游戏 找朋友
观察 交朋友的秘诀
帮助 小晨学会交朋友
目的: 1。让学生体验拥有朋友的快乐,和没有朋友的孤独
2. 引起学生思索:怎样能赢得朋友
3. 学习大方得体地主动与人交往
4. 在合作的群体活动中培养合群意识
提示: “找朋友”游戏前要讲清游戏规则,以保证游戏对学生的辅导作用。让学生能
真正体会朋友间的情谊和带给自己的快乐。在学生交流秘诀时,要给予充分
的鼓励和肯定。但对那些观点不妥的看法,要给予机智的辅导。重点在于让
意识到,真情的付出是不期盼回报的。教师在整个活动中都要密切观察每个
学生交往状况,对于那些个性孤僻的孩子要多给他们参与交往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去观察、学习别人的交往行为——学习主动、大方地
向别人伸出自己的手。通过这样反复实践,提高他们的合群性和交往能力。
理论依据与参考资料:
一般来说,同伴团体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在学前期,基本上还没有形成同伴
团体。日本心理学家广田君美研究了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把整个过
程分为五个时期:
(1) 孤独期——儿童之间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团体,各自正在探索与谁交朋友(一年级上半学期)。
(2) 水平分化期——由于空间的接近,如座位接近、上学同路等因素,儿童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联系。
(3) 垂直分化期——凭借儿童学习水平和身体能力的高低,分化为统治地位的和被统治地位的儿童。
(4) 部分团体形成期——儿童之间分化形成了若干个小团体,并出现了统帅小团体或班级的领袖人物,团体成员的团体意识加强了,并出现了制约成员行为的规范。
(5) 集体合并期——各个小集团之间出现了联合,形成了大团体,并出现了率领全年级的领袖人物,团体成员的团体意识加强了形成了制约成员的规范。
同伴团体产生是由于人的社会性决定的。人是社会群体的成员,具有交往与归
属的需要。当人离群索居或智育陌生人群中时,会产生孤独、焦虑。作为社会个体
的人,他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与他人相互联系。儿童的同伴团体就能满足儿童交往与
归属需要,这在促进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发生重大影响。如果儿童能遵守团体的准则,
其行为符合团体的标准,则往往得到同伴的尊重和好评。相反,则受到团体的谴责
与批评。
第二课 伙 伴
活动: 想想画画 “我和伙伴的关系图”
找找写写 “伙伴的独特之处”
玩玩乐乐 “运瓜”、“传纸“
玩中领悟 “获胜者的秘诀”
目的: 1. 通过交往关系图,让学生了解自己与伙伴的交往现状,进一步提高自我
认识。
2. 引导学生容纳别人的独特,并能欣赏、尊重他人的独特之处。
3. 感受合作的力量,分享成功的快乐,培养协作意识。
提示: “对号入座”——对每个交往关系图让当事人做好讲解,以了解自己的交往
状况。若某一学生属于《手册》交往关系图之外的类型,他概括起来有困难,
老师要给予帮助。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伙伴的独特之处,对于学生的个人
偏见或带有负面影响的评价,教师要给予机智的纠正。
准备工作: 1.交往状况关系图三张。
2.游戏“运瓜”道具:小球、托盘、篮框等。
理论依据与参考资料:
艾森伯格(N.Eisenberg.etal,1979,1983)设计了一系列的亲社会两难问题,以了解儿
童如何对付亲社会活动。
根据研究结果,艾森伯格等人将儿童对瑁亲社会行为判断为五级水平:
(1)享乐主义,主要表现于学前及小学低年级儿童,儿童主要关心的是朝向自我的结果,而不是出于道德的考虑,是否提供帮助,主要考虑自己当时的利益、以后的报复、个体的需要等等。
(2)注意他人的需要。表现于学前及小学儿童,儿童关心他人在身体、物质以及心理等方面的需要,但这种关心饿表现非常简单。
(3)人际间的认可,表现于小学和中学生,出于好人或坏人的考虑,以及行为和他人是否认可与接受的考虑来判断社会行为。
(4)一是移情,表现于小学高年级儿童和中学生,个体判断包括同情推理、自我反思的角色转换、对其他生命的关系、与自己行为结果有关的积极或消极情感;二是转化(移情和内化),表现大部分中学生,行为判断包括内化的价值、标准、责任、权利与义务等。这些思想还未得到清楚的表达。
(5)强烈的内化。少部分中学生对是否帮助他人,根据内化了的价值观、标准或责任、义务与权利的认识来做决定。
一些研究也指出,道德推理水平较高的儿童表现更多的助人、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和
较少的反社会行为。
与人交往有助于自我形象的建立
由于我们不易于直接观察自己,不容易知道自己所表现的行为是否适当,不容易确定自己能力的高低,就必须借别人的反应作为衡量的依据,将别人当作镜子,把自己的现象反射出来。“我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我究竟有哪些长处?”“我有些什么短处?”“我究竟该做些什么?”“我究竟会有多少出息?”和伙伴来往,使我们找到对上述那些问题的答案,能确定自己的形象。把自己的样子弄清楚了,然后我们方知道怎样的行为,才是和本身情况相符合的行为。
第三课 友情
活动: 听听想想 “大雁归队的故事”
交流分享 “友情是什么”
画画写写 “我交了一个好朋友”
塑造自我 “让朋友喜欢我”、“让朋友需要我”
经验之谈 “与人相处的好方法”
目的: 1。通过活动营造一个温暖、愉快的气氛,意识到友情的重要,朋友的宝贵,
理解友情的真正含义。培养学生会丰富的情感。
2.引导学生发现好朋友的特点,感受朋友给予的快乐,体验好友之间的依恋
之情。
3 在对比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意识到要想成为被人喜爱的人,要改进自身的一些不足,建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4 赢得别人接纳的方法,学会与人交往,引导学生了解与人友好相处的方法。
提示: 在学生交流自己所理解的友情面前,要创造良好的情景,在动听的音乐声中
或在人情温暖的讲述中感受友情的温暖。为理解友情的深刻含义打下基础。
准备工作:1。童话故事的背景音乐
2.每人三颗“感谢之星”
理论依据与参考资料:
友谊是和亲近的同伴、同学等建立起来的特殊亲密关系,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它提供了儿童相互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以及体验情绪和进行认识活
动的机会,为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小学儿童已经横重视与同伴建立友谊关系。
友谊发展表现在亲密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方面。随着人从童年向少年、青年过渡,
友谊的这些特征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塞尔曼(Selman)曾提出儿童友谊发展的几个
阶段:
第一阶段(3——7岁),这个时期的友谊关系还不稳定,朋友只是一个玩伴,友谊
就是一起玩。在这个时期,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儿童间的关系还不能称之为友
谊,而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
第二阶段(4——9岁),单项帮助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
愿望和要求。如果顺从自己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儿童对友谊的
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儿童发展了朋友的概念,认为朋友之
间可以分享,友谊是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朋友间可以保持信任和忠
诚,甘苦与共,他们开始从品质方面来描述朋友:“他理解人,她很忠诚。”认为自己
与朋友的共同兴趣也是友谊的基础,朋友间可以倾诉秘密、讨论制定计划、相互帮助、
解决问题,但这一时期的友谊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第五阶段(12岁开始),是友谊的最高接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朋友的选择性逐渐加强。由于择友更加严格,年长的儿
童建立的友谊关系能持续较长时间。
与同伴交往经验发展了儿童的角色转换技能,有助于儿童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和
社会化的进程。更受到同伴欢迎,更善于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友谊。
第四课 伙伴碰碰车
活动:
观察填写
“校园生活中同学间的碰撞现象”
回忆往事 “你与伙伴在碰撞时的感受”
灭火妙方 “换位思考”、“打电话”
塑造自我 “做小绒绒不做小刺刺”
目的: 1.让学生意识到人际碰撞是难免的
2.人际碰撞是不好受的——要尽可能避免
3.发生碰撞是可以设法解决的——双方的沟通
提示: 1.“真心的流露”——引导学生回忆与人争吵时的不愉快感受,让学生在活
动中得到适度的宣泄。
2.“换位思考”是借鉴了咨询技巧“空椅技术”——感受碰撞后对方的感受,
经过心与心的沟通,理解、宽容对方,以达到解决冲突的目的。
理论依据与参考资料:
空椅技术 (Hot seat也称电椅技术)
佩尔斯(Pers)所创,属格塔式疗法的一种。是让当事人前后变换角色,当事人
先坐在其中一把椅子上,想象另一把椅子上坐着的人。体验自己和对方的情景,并且
在二者之间展开一场对话。然后再交换角色坐到另一把椅子上,体验对方和自己的情
景。以此,使当事人受到心理创伤的的情绪从直接的、自发的和自我暴露的方式解脱
出来,它不仅能解除症状,而且有利于当事人的成长和发展其全部潜能,成为一个
自我信任的人、有自我意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