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模块
我快乐
第一课
情绪气象台
背景:小学生的情绪特点表现为直接、强烈而不稳定,故容易产生苦闷与困扰,他们往往不善于用言语表达情绪,也因此常常产生一些过激的想法或行为。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情绪,有助于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情绪,最终妥善把握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活动:体验快乐“相声、笑话、漫画”
幸福回忆“令人欢乐的一刻”
画画写写“不愉快的人或事”
学会观测“情绪气象台”
学会表达“生活情景中的各种情绪”
目的:通过活动,营造一个欢乐的氛围,并引导学生体验处在不同生活情景中的人所呈现
的喜怒哀乐;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用词汇表达自己情
绪。引导学生在平时关注自己的情绪。
提示:1本课活动重在体验与领悟,切忌单纯地玩玩笑笑,应最大限度地发动学生人人投
入,去感受。
2可要求每个孩子收集有关情绪的生活现象,促使他们不仅注意到自己在生活中情
绪的感受,也能关心别人的情绪感受。
3在“体验快乐——相声、笑话、漫画”的活动中,也可选择动画片段等其他手段来
营造快乐的气氛。但其前提是这一手段能切实达到营造快乐气氛的目的。因此,在选择、确定这部分内容之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确实能给予学生快乐体验的内容。
4“令人欢乐的一刻”和“不愉快的人或事”两项活动都要注意安排交流,促使学生在
宣泄自己的感受的同时,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感受。
5在“观测情绪气象台”的活动中,要让学生了解到人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6通过“学习用词汇表达生活情景中的各种情绪”的活动引导学生去领悟“对于同
一件事,人们的情绪可以是不同的。”书上的插图中的人物表情会限制学生的感
受角度,在活动时可仅以文字形式表述事件,先避免接触插图。
7活动后可建议学生多多关注自己和身边的他人的情绪变化,将活动内的体验延伸
到活动外。
准备工作:
1. 能给人快乐体验的相声、漫画或录象片段。
2. “情绪气象台”的图片或投影(书上第五页)。
3. 文字表述“遇到下面情况,你会感到怎样?”中的8种情况,可用卡片、投
影等。
理论依据与参考资料:
情绪的体验、宣泄及表达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满足的反映。在人际关系中,情绪起着信号作用,人们通过喜怒哀乐等情绪,来交流彼此的思想、愿望、需要、态度等。小学生由于自身的情绪发展还不完全,对他人的情绪的认识和体验能力不是很强,所以经常不能作出适当的反应。同时,学会对情绪的识别与判断也是控制自身情绪的必要条件。
把自己的快乐、愉悦与他人分享;烦恼、痛苦与他人分担,是一种心理宣泄的需要,对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整自己的情绪、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等都有益处。
第二课
拥有快乐好处多
背景:当学生遇到挫折时,低落的情绪往往使他们选择放弃努力,而畏难情绪常常是学生难以获得成功的原因。大多数学生尚未意识到快乐、乐观的情绪会带来成功。因此,引导学生感受快乐对成功的影响,能促使他们遇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活动:观察体验“快乐的魔力”与“不快乐的感受”
感受交流“快乐”与“不快乐”对学习的影响
唱唱跳跳“幸福拍手歌”和“快乐体操”
目的:在活动中体验“快乐”会给人带来幸福感和积极的行动,有助于获得成功;“不快乐”
让人感到难受,使人行动消极,难以获得成功。
提示:1在活动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灿烂的一面和记忆自己生活中有激
情的往事。侧重体验“校园是可爱的,老师是可亲的,学习是有趣的”这些符合
孩子校园生活经历的正向感受。
2在体验“快乐的魔力”与“不快乐的感受”时,要注意强调对两者不同感受的体验,
切忌作价值的判断和评论,这一活动如把握不好,较易变成一场思想教育活动(尤
其是后者),在组织和辅导时要注意避免。
3在感受交流“快乐”与“不快乐”对学习的影响时,要注意让每个学生体会面临同一项学习任务时快乐和不快乐的不同感受。将重点放在体验快乐“好处多”上。
4活动即将结束,让学生唱唱“幸福拍手歌”,跟着范晓萱的《健康歌》跳跳舞,活动将又一次沉浸在快乐的气氛里,让学生尝试各种诸如唱、跳、笑等表达快乐的方式,进一步体会快乐感受,懂得表达快乐。
准备工作:
1.《幸福拍手歌》、《健康歌》(或其它合适的曲目)的录音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2.粘贴式“快乐”与“不快乐”的图标,文字可以逐一贴上去。
3.第8页上的几句关于成功的话可以做成小卡片,作为小礼物增送给每一位学生。
理论依据与参考资料:
情感对行为的调节作用
心理学认为,在成功与失败中,情感对行为具有调节的作用。他们说,心情舒畅,则思路广、行动快,学习的效率高。相反,意志消沉,情绪波动,则可能产生“混乱的行动”会影响成功的获得。
心理的不安定是成功的不利因素,它是以紧张的情绪为特征的恐惧的反映。引起不安的刺激有两种:外部的刺激和内部的刺激(如思考、情绪、生理的欲求)。刺激被感知,意识到威胁的危险性,并对这危险性的程度不相适应,从而产生不安。对刺激反应的强度,决定于刺激、困惑和威胁量的大小。反应的时间长短,则依存于唤起刺激的持续性。
不安又容易在行动上出现差错。经研究发现:
一.追求成功的动机低、不安倾向高的学生,学习效果差。
二.不安倾向高比不安倾向低的学生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多,差错出现得多,学习成绩差。
三.不安倾向高比不安倾向低的学生思路乱、创造性差。
学生学习上的心理不安定,一是由于课题本身直接引起的,二是由于经验“泛化”而来的。比如,从过去的考试失败而引起恐惧,产生不安。
对成功的指导
对学生的评价要恰如其分。当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的评价不相吻合时,容易动摇学生的主观认为成功的可能性。当两者的评价一致时,可以避免心理上的“内耗”,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减少顾虑,集中精力。这都是获得成功不可缺少的。
不能以失败来否定学生所追求的成功的动机。因为动机和效果虽然有着因果的联系,但不好的效果不一定由不好的动机所产生的。以失败否定动机会挫伤学生追求成功的积极性。
要消除学生心灵中失败的“余悸”。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追求高目标才能取得高成功。学生如果只是追求避免遭到失败,所确定的目标常常是带有消极色彩的。学生奋斗的目标的确定,是受过去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影响着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医治学生失败的创伤。
第三课
想法不同,感受就不同
背景:研究表明,引起青少年烦恼的事件,大多集中在学校生活方面。学校生活己成为影响青少年情绪最重要的因素,也往往是其喜怒哀乐的根源,对其学习成效及人格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学生在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时,往往表现得一筹莫展,不知如何从根本上调节自己的情绪,他们急需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帮助自己。
活动:情景观察“举手发言”、“选举干部我落选了”
自我调节“寻找快乐”、“合理宣泄”、“欣赏自己”
学习分享“快乐是我们的加油站”
投射问卷“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 通过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积极的想法会带来愉快、积极的情绪;消极想法则会带
来不愉快、消极的情绪。情绪是靠想法控制的。介绍几种基本的调节情绪的方法。
提示:1.这项活动运用的是ABc理性情绪治疗理论的原理。可通过大量的生活事例让孩子辩析、领会,注意以正向感受为主,努力保持乐观的态度。
2.在活动中还要注意发现一些些情绪消极的学生,需在课后了解原因并给予个别辅导。
3.情景观察“举手发言”、“选举干部我落选了”活动开始,可先回忆上次活动的体验: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可能产生不同的情绪。第一个“举手发言”的情景,可安排一个小品,让学生观察不同想法之下的不同情绪,同时,其他学生也可以随时补充,表达自己的不同的想法及其带来的情绪。这样能避免学生的想法过于集中,影响体验的质量。第二个“选举干部我落选了”的情景,则可以通过学生畅所欲言,来进一步引导大家领悟“你怎样想,就怎样感受。”及“快乐不快乐,全在你自己”。
4.在自我调节“寻找快乐”、“合理宣泄”、“欣赏自己”的活动中,要注意鼓励学生 的积极有效的调节方法,对于某些不够理智的方法可就其不良的效果作出提醒,避免对其他学生的误导。对部分学生表现出的问题不要在活动中直接指出,可在活动后进行个别辅导。
5.要重视 学习分享“快乐是我们的加油站”这一环节,充分引导学生回忆以往的快乐带来的感受和对自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不良情绪的影响,在学生内心作一个比较。重点放在回忆快乐。
准备工作:
1.
教师要了解学生常用哪些方法排除烦恼,便于在和学生交流中作引导。
2.
准备情景小品。
3.
活动前,可布置学生收集快乐情绪对自己或别人的影响的事例,可放在上一次活动结束时布置。
理论依据与参考资料:
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从小能对对周围环境、对他人、对自己抱有正向感受、愉悦感,宽容别人也不苛求自己,这将为整个人生发展奠定积极的心态。
“每个人都想要快乐,但却不一定都能得到快乐。甚至有时求乐不得,反得痛苦,这是怎么回事呢?事实上,只有一个人能决定你的快乐或痛苦,那就是一一你自己。”
快乐与烦恼取决于你自己——这是理性情绪治疗的基本信念,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Ellis)于1955年所创。他强调认知的重建,藉以克服个人自我贬损的价值体系又获得更合理、更宽容的生活哲学。他认为自己是自己情绪的主宰者,我们可改变修订自己的想法来消除情绪障碍。通过解释、证明、放弃,重建这四个阶段去除非理性想法,建立合理的信念。这种自我分析、自我统合的过程,正是最好的自我教育。理性情绪治疗理论的学习,可增进学生情绪的稳定性,惜助“认知情绪行为”的方法帮助学生接纳自己的感觉,增强自信心,使其能常保持愉快的心情,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这样,在面对不利的情境或危急情况时,就不会对现实做出不当的情绪反应。故此,这种以理性的方式来控制情绪、减低情绪困扰的教育是十分符合青少年发展的需要的。此外,它是对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但因其所采用的方式多为具体的、教育的,本身就是一个教育模式,因此比其他的方式更适用于教育情境中,培养理性独立思考能力,接受自己、不苛责他人的生活态度,成为一个自我充分发展的人。
理性情绪治疗的核心论点
艾利斯认为,引起情绪结果(C)的,并非事件本身(A),而是个体对些事件的想法(B)。我们平时所产生的焦虑、沮丧、敌意等情绪结果,并不是事件引起的,而是由想法产生的。这就是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艾利斯还认为,情绪在质上是一种态度,情绪不但导源于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而且还会由于这些观念的凝固而持续下去。因此我们可以经由改变我们的想法来改变、控制情绪,惜着改变、修正我们的想法、内部语言来减少自我贬损的负面情绪,消除情绪困扰。只要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想法,就能使自己过满意的、自我实现的生活,可以学会在任何情境中都能平和、快乐地生活。因些理性情绪治疗是一种人格理论,也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它强调自我接纳,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信念、理性的思考和稳定的情绪,并提供多种自助技术。
理性情绪治疗理论的教法与应用
1
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感受?如何表达它们?它们是如
何产生的。
2.利用游戏、角色扮演、故事、寓言等形式,鼓励学生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在情绪治疗中体验哪些情绪是适当的,哪些是不适当的、过度的,以及懂得理性
情绪和非理性情绪的区别。
4.消极情绪从何而来?——非理性观念。
5.结合生活情境,进行实例练习,驳斥非理性思想,建立新的理性思考,再体验、
再实 践,以加深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和运用。
6.运用视听教材介绍生活中理性情绪哲学。例如电视片、生活情境的录像、录音制品
等。
7.进行个别咨询,心理辅导教师和暂时情绪不佳或有严重情绪困扰的学生进行交谈,
寻找其沮丧、消极的根源,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挫折乃至不幸、厄运。
指导他们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
8.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着重了解学生的需要、主要的情绪困扰,增进其理性思考能
力。
9.不鼓励学生讨论自己的过去,应重视的是学生的现在。让学生学会如何驳斥、放弃
这些引起困扰的非理性想法,而非探究这些想法的来源。
10.心理辅导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善于思考的老师、学生的朋友、示范者、催化员,向
学生示范如何运用所学技巧并鼓励学生从误区中突破,去改变,去获得新的经验。
投射
所谓投射是指个体把自己的态度、观念、欲望、情绪、兴趣、性格等人格特征,不自觉地反射或转移到外界事物或别人身上的一种心理作用。
第四课: 快乐在我手中
背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学生可能已经意识到情绪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想法。然而,对于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快乐不快乐全在于你自己”的信念。相对于领悟而言,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的自我调节的训练更需要辅导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这将是本模块的引导的目标和能否使学生进行自助的关键。
活动:玩一玩“扫地雷”(了解与排除不良情绪)
学一学“换一个角度想,快乐自然来”
练一练“让我们帮助他们快乐起来”(情景事例处理)
找一找“增强自信的自我谈话”
目的:在上一课“怎么想就怎么感受”的基础上,建立“快乐不快乐全在于你自己” 和“情
绪是可以调节的”信念,并学会用改变想法去排除不愉快。
提示:1除了领悟“情绪受想法控制”的道理外,更要注重如何改变想法的“自我调节”的操
作训练。可启发学生收集在校园、家庭生活、人际交往中的那些令人自卑、难堪、受辱、过分内疚、伤感、愤怒等消极情绪的生活情景事例,用角色扮演、空椅技术、出金点子等多种形式与手段让孩子操练。辅导教师要特别注意运用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技术,关注、引导孩子,有效地排除心理困扰。
2练一练“让我们帮助他们快乐起来”时,要注意强调目的是帮助别人高兴起来。
自己和小组练习的时候,要多采用几种形式,调动学生的投入热情。如:角色
扮演、锦囊妙计大比拼等。
3在帮助了别人之后,可安排一个环节——帮帮自己,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方法来帮助自己从不良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如果现在再遇到这样的事,我会这样想----
4在练习自我谈话时,可设计一些即兴的情景,先给学生一些感受,再引导他们练习自我谈话。要注重实际的运用和操作,不要空谈空念这几句话。
准备工作:
1.“扫地雷”游戏的挂图。
2.设计一些课堂即兴情景,如误解某个学生、突然宣布换课、突然宣布进行考试
等,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情绪,并练习自我对话。
理论依据与参考资料:
自我概念是可以改变的
拥有正向自我概念的人,无论在待人还是处事上,都产生成功的经验,他们从外界得到回馈,使得他们从成功经验中提升了对自己的看法。反之,则有正相反的循环效果。因此,相信自己终会成功的人,往往比较容易成功。
既然自我概念是可以改变的,同时正向的自我概念能形成良性循环,因此,下面提供自我概念的改变方法:
1.拥有较切合实际的期望:纵使别人真的比你行,你应该以自己的成长来评价自己,而不是以别人的标准来衡量。当你了解自己比以前更进步、更好,就应该满意了。完美是一种理想目标,但是如果要求自己一定要达到,那就对自己太不公平了。
2.有一个较切合实际的自我认识:不切实际的自我概念常常是由于对自己的过分苛求所引起的,认为自己比实际情况还差。我们不能不顾自己的缺点,但也不能忘了自己的优点。别人的苛责、打击、批评也会造成不切实际的自我概念。重新评估自我及他人对自己的回馈,才能拥有合理的自我概念。
3.要有改变的意愿:要改变自己的自我概念常常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光想不做是无法达到目标的。
4.拥有改变所需的技能:从相关的书籍,或师长、辅导员、朋友或专家等处得到资料和建议,并不是所有的资料和建议都有用,但这是从中筛选到适合自己的机会将增加。
能和自己愉快相处的人,脸上充满微笑与满足,身体也轻松自在,他们
只是为着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快乐。所有的幸福、宁静、满足与和谐,源自于自我接纳,如果要寻找宁静与快乐,那么,更需要接受的还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