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2025-04-17][]
登录注销
相关内容列表:
2023学年第二学期长桥第二小学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

作者(来源):教导处    发布时间:2024-03-01

一、背景

1、优质均衡发展评估

2、项目化学习推进

3、课后服务平台常态化应用启动

4.两个区课题结题,新课题立项

二、指导思想

继续围绕本校十四五规划的年度要求,聚焦新课标的贯彻落实,开展课程、教学、评价和教师研修整体协同的综合改革,建设“有情韵的课程,有活力的课堂”,继续优化落实5+2课后服务工作,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丰富学生课程体验,促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促进教师团队的成长。

三、工作目标

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围绕学校培养目标和十四五规划,以素养导向,以育人为指向,调整和优化学校《课程方案》,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推动“项目化学习”和“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流程管理:根据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寻找教师教育教学中“突出问题”,动态调整月度考核重点,加强跟踪、指导,深入课堂和学科组,实施精细化管理。

校本研修:发挥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的引领作用,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开展以“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讨,改变教学理念和备课方式,提升立足学科课程全局,驾驭学科教学的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专业发展:以课程标准为导向,以研究任务为驱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提升单元活动设计和实施能力。

质量提升: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继续以本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为导向,以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缩小校级差距,促进学生发展。

四、重点工作

1.根据区课程建设推进要求迭代学校《课程规划》,在学校课程建设顶层设计的引领下,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建设,学习试点项目化学习,丰富学生课程体验,逐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2.以《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证研究》项目推进为抓手,加强连环推进式组本研修,提升教师单元整体设计与实施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成效,促进课程核心素养发展。

3.加强教学五环节精细化管理,加强分层作业研究,推进优质均衡工作,继续做好“5+2”课后服务,启动课后服务平台常态化应用提升课后服务学生学习活动丰富性和辅导的有效性,有效落实“双减”政策。

五、重要任务

(一)课程建设

1、贯彻落实新课标,夯实国家基础课程 

(1)学校严格依照《上海市中小学2023学年度课程计划》,规范设置三类课程,认真落实“五课两操两活动”。

(2)重视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以课题为抓手,关注课程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单元整体设计理念,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促进“活力课堂”建设,促进学生五育融合发展。

(3)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双减”工作,继续加强作业设计和布置的监督,实行作业公示制度,严格控制作业总量。要求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三至五年级课后书面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之内,并基本能在校内课后服务时间内完成。

(4)继续加强对教学五环节的流程管理和考评,重视过程管理和指导反馈,推进教学五环节精细化管理和校内课后服务工作质量。

2、完善优化拓展课程  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1)继续完善优化以“沪韵校园”为主题的拓展课程,根据课程计划和防疫要求,采取教师走班形式,保证每个年级每周一次,3-4个拓展课程的开设,满足学生的需求。

(2)四年级开设游泳课程,做好游泳课程的动员,重视对教师和学生对过程性管理、服务和评价,努力确保学生游泳达标率在85%以上。

(3)继续加强拓展教研组建设。落实教研组长的职责,每月按时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4)校长室和教导处将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定期巡视,就“课程准备——课程实施——评价考核”评估课程的“满意度”,尝试学校特色课程资源库建设,以保障拓展课程有序高质地开展。

3、“项目化学习”推进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项目化学习推动义务教育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在课程实施方案中落实项目化学习要求。开展分层分类研训,继续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通过专业引领不断更新教师课程理念,学习综合活动和项目化学习优秀案例,成立“项目化学习”试点小组,进行“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方案设计,形成典型案例,推动常态化实施。

(二)教研组建设

主题: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单元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内容:

1、专业学习:

(1)在寒假研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和消化《2022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根据需要回学《上海小学语文学科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和《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为新课标的落实奠定理论基础。

(2)按时参加区、校研修活动,围绕区域研修主题,学、搬、用,提升教材解析能力和课堂实施能力。

(3)继续熟悉并熟练操作设备,能运用希沃、学习智慧平台上等上的各类资源,助力教学。

2、单元整体设计

(1)基于课标的理念和要求,从“设计教”向“设计学”转变,通过设计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搭建学习支架,为学生的素养发展提供与之匹配的学习经历。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更好地回应课标要求。

(2)在研究的基础上,需及时总结阶段研究成果。教研组可通过案例分享,经验交流等形式分享成果,推广经验,辐射所有学科,使研究不断深入,扎实有效。

学校将此项工作列为教学工作重点,纳入重点考核项目进行考核。

2、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

(1)继续进行单元作业和评价研究。研究学情,对照课标,结合配套练习册的练习,设计周练和单元练习,关注题目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思维性。

(2)采用以终为始的设计思路,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将评价嵌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强化教学评一致性,促进学生课程核心素养的养成。

3、连环推进式研课。

基于手册,进行课堂实践研究。继续针对“骨干教师”“成熟教师”“青年教师”“职初期教师”的不同需求,延用新的研课模式开展研课活动。

一研二研方式:演课+上课(顺序可自选);三研方式:上课+录课

三次研课,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提升研课质量。发挥不同教师研课的作用:

骨干教师展示说课,培训指导,引领教师研课;成熟教师,反复打磨,磨出精品;青年教师他人观察,自己反思,共同研究;“职初期教师”规范语言,熟悉环节,再实践演练。

骨干教师展示:一学期一次(全教会,自行申报)

日常研课:

40周岁以下,一学期一次;40周岁以上,一学年一次;50周岁以上,不执教,需听课;职初期教师,一学期一次研课;一学年一次汇报课

研课时,同年级相关老师全程参与,其他老师可自愿参与或观看网课。

听课要求:

教研组长:一学期15节(其中校内本学科12节)

备课组长:一学期12节(其中校内本学科10节)

一般教师:一学期10节(其中校内本学科8节)

活动要求:

1、教研活动由组长统筹,组员参与;骨干引领,深入研讨;分工合作,形成成果,以促进组内团结合作,共同提升,协同发展。

2、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围绕教研计划,精心设计每次教研活动流程、准备教研内容,做好教研总结和反思

3、各教研组按照教研时间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严格按照学校修订的校本研修制度,执行出勤和请假制度(具体教研时间见下表)。

活动时间:

image.png

制度保障

三级管理,层层深入。由分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年段负责人)共同做好监督和考核工作。分管领导需定期深入教研组,了解教研情况,指导教研活动。

(三)师资队伍建设

本学期学校继续为老师提供各类学习机会,创设各级各类展示平台,促进各级各类教师专业发展。

区级:

(1)各类区级教研活动,做好平台报名,层级汇报工作。

(2)配合校长室做好区骨干的学期考核,资料整理、上传,平台审核等工作

校级:

(1)完成新学年课程申报、培训和结业工作;2023学年寒假研修课程结业情况调查、跟踪和反馈。

(2)基于教师需求邀请专家莅临本校培训指导

(3)教学基本功比赛——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知识竞赛(具体内容见实施方案)

(4)安排好学科和班主任的师徒带教,做好师徒带教工作跟踪管理和资料归档工作

(5)配合校长室进行校骨干过程管理和考核工作。

(6)配合校长室做好青年教师导师团的指导、管理和考核工作。

(四)其他工作

1、数学、英语学科周活动

活动前组内协商,组长提前一周撰写好方案(包括活动的目标、主题、时间、准备、步骤或过程、评价、小结等),做好活动的筹备落实、成果展示等工作,务必保证活动有序、有质开展。

2、教务工作

(1)加强对综合学科的管理,加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专用教室的使用效率,做好使用登记。

(2)加强图书工作,定时对学生开放,同时加强图书的借阅流动量。

(3)按要求及时做好了下学期学生书簿和教师用书的征订。 

六、每周工作安排表

1709257424283758.jpg

长桥第二小学教导处

2024.2





网站维护部门:长桥二小信息组 | 学校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360浏览器兼容模式浏览

您是第位访问者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