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背景下,以全国、市、区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培养“求真”、“尙礼”、“和乐”毕业生为目标,以学校“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为引领,以校本化德育为工作主线,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工作重点:
1. 以校本德育课程、月度行规导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校本评价的完善。
2. 加强德育管理梯队建设,推进学校少先队工作,推进全员导师工作,完善“阳阳文明集体”、“阳阳快乐集体”、“阳阳好少年”评价制度,提升德育队伍教师素养。
3.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融合教育、劳动教育等,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活泼成长。
4.推进校本化家长学校机制内涵建设,完善三级家委会工作,加强与社区的良性互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主要工作:
一、以校本德育课程、月度行规导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校本评价的完善
(一)校本德育课程
以“阳阳”德育课程完善为抓手,以民俗课程为重要突破口研究,结合“阳阳”开心列车及“乐匠坊”、“乐绘坊”、“乐唱坊”学习空间打造,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月活动,让学校的文化走廊、校史厅、宣传窗、红领巾广播台等,成为学生互动交流、提升素养的平台。
(1)以“阳光心情 照亮生活”为主题,开展校园心理季活动(2月——6月)
(2)以“汇劳动,汇阳光”为主题,开展劳动月活动(3月4日-4月1日)
(3)以“传承民俗体育,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开展体育节活动(4月7日——4月30日)
(4)以“阳光少年绽风采”为主题开展艺术节活动(5月6日-6月5日)
(5)根据阳阳课程的活动内容,继续开展元宵节活动,清明祭英烈活动,“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六一儿童节活动,端午节活动等。
(二)行为习惯
1.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目的,注重行规的三级管理培训工作(德育领导小组——大队部——班级),做到日常行规明确要求,日常评比有反馈,行规不足有教育。
2.以“宣传教育——多维评价——表彰激励”的导训机制,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重点的引导,调整月度行规导训内容,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并与日常行为规范的评比相结合。
3.根据上述两项的综合打分,每月为行规优秀班级发放流动红旗,并与评选“阳阳文明集体”挂钩。
4.做好管理培训工作。
培训时间:2024年3月1日 面向全体教职员工 讲解阳阳好少年评选的要求
2024年5月24日“促学生行为规范养成小妙招”经验交流
5.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阳阳好少年”的评选机制。
(三)打造校本评价的展示空间
结合“阳阳”开心列车及“乐匠坊”、“乐绘坊”、“乐唱坊”、“乐创坊”学习空间打造,让学校的文化走廊、校史厅、宣传窗、红领巾广播台等,成为学生互动交流、提升素养的平台。
二、完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教工作,形成学校心理教育活动特色
1.开展各种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廉洁教育等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提高认知,形成自护意识和能力。
1)安全教育:做好开学初的安全周教育,心理安全辅导,小长假前后安全教育,消防安全、社会实践安全教育以及日常锻炼与疾病预防教育。
2)心理健康:开展心理月活动,做好个别化心理辅导。
3)特教工作:在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同时,通过参与特教比赛提升指导能力,为做好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化辅导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做好工作。
2.优化班级“快乐阳阳”评选活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季活动与学校特色德育活动的结合。
3.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特教工作校本化建设。
三、推进全员导师工作,提升德育队伍教师素养,促使班级管理趋于精细化
1.推进全员导师工作,做好导师与学生的日常互动工作,走近学生,亦师亦友。
2.学习、运用、完善“阳阳文明集体”、“阳阳快乐集体”评价机制,促使正副班主任在工作中运用更加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方式方法,成为快乐校园生活的良师益友。
3.结合班主任工作课程化、项目化培训,邀请专家做班主任工作专题辅导报告,进一步提升班主任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艺术性。
本学期学习的主题是“以专业力量助德性成长”。
四、探索校本化家长学校机制内涵建设,完善三级家委会工作,加强与社区的良性互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1.充实家委会队伍,借助三级家委会平台,为学校建设出谋划策,并充实家长志愿者队伍。
2.完善各年级家长开放日交流活动,让家长能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并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3.开学前完成对入学新生及重点学生群体家访的全覆盖,并做好家访后记录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协同家长做好个性化辅导方案,用好上海教育、上海学校心理、上海家长学校等新媒体资源,结合实际普及防疫安全、开学准备、心理健康、焦虑解压、危机干预等家庭教育指导信息。
4.利用家委会力量,一起充实春节民俗课程的内容。
长桥第二小学
202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