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分析
1、延时服务升级,全国推行“5+2”
上学期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要求,学校在宣传、组织、人员分配、活动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初期的尝试和落实,在不断动态调整中,基本确保课后服务地有序和安全。本学期,在课后服务的内容上进一步优化,融合“体育活动”、“减轻学业负担,加强作业管理”等要求,采取相关措施,加强相互协调,更合理分配作业的时间,控制书面作业总量,针对不能在校内完成作业的同学,需寻找原因,思考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学生当天消化、巩固所学。提高学生在校作业完成率。
2、“双减”政策出台
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落实“双减”政策,除做好延时服务外,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上学期,我们遵循区“切实减轻学业负担,加强作业管理”的要求,我们对教学五环节中的“作业”制度进行了修改,在过程管理中进行了重点检查和跟踪,要求各教研组潜心研究“单元作业设计”,把握好作业布置的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实践性等方面的要求,科学合理布置作业。我们语文团队的老师率先启动,并在《2021徐汇区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试卷案例评选活动》,获得了区二等奖。本学期,需进一步加强“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以点带面,提升每位教师的作业设计素养。
3、三项课题区级立项
上学期,我校申报的三个课题,均得以在区级立项。其中,两个被立为一般课题,一个被立位规划课题。三个课题均指向教学研究,和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尤其是陈校长领衔的《 小型公办小学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活力课堂实践研究 》,乃是十四五规划中教学板块的重点内容,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指引和抓手。上学期,各教研组学习了解《活力课堂基本特征》,“活力课堂”三级指标,也修改了研课观察指标,突出了对“活力课堂”的关注。各教研组老师在听、评、改课中初步探索了“活力课堂”的实施策略,为这一校级课题的开展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这学期,将进一步加强实践探索。
4、建校30周年校庆
二、指导思想
围绕本校十四五规划的年度要求,依托“区1号工程”、“紧密型学区化建设”、“牵手校””等项目,开展课程、教学、评价和教师研修整体协同的综合改革。在“高品质优化基于核心素养的区域课改实践体系研究”项目的指导下,建设“有情韵的课程,有活力的课堂”,深化作业研究,落实5+2课后服务工作,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丰富学生课程体验,促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三、工作目标
课程建设: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和十四五规划,优化“阳阳”拓展课程,打造四板块课程中的精品课程,丰富一校一品特色项目的文化内涵。
流程管理:继续完善教学流程管理,通过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单元作业布置、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强化要求,推进教学有效性的落实,保障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校本研修:围绕立项课题进行实证研究,提高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有活力的课堂”建设。
专业发展:借助“学习共同体”,云录播教室,校“导师团”等平台,继续发挥骨干引领、指导作用,加强校际联动,岗位练兵,提升信息化支撑课堂教学、教师研修的效率与品质,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改进、教师专业发展,
质量提升:保持目前的教学质量,能基本达到区域平均水平。
四、重点工作
⭐做好“5+2”延时服务,落实“双减”政策
根据《教育部 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28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义务教育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关于学生课后服务的要求,对放学后有意愿留校参加课外活动和晚托的义务教育学生,提供免费课后服务,为确有需求的学生继续提供免费的课后服务,进一步解决家长的实际困难。(详见《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课后服务主要包括做作业、自习、阅读以及科普、文体、艺术、劳动等各类素质教育活动,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进一步丰富义务教育学生的校内课外生活。
在不增加总课时、全面落实课程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指对工作日:周一到周五)开展课后服务,每天不少于2小时。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到晚上6点。
五、重要任务
(一)课程建设
1、努力夯实基础课程
(1)学校严格依照《上海市中小学2021学年度课程计划》,认真落实国家统编三科教材使用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根据新学年市课程计划精神,调整本校方案及计划,确保三类课程规范设置。
(3)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做到专课专用。认真落实“五课两操两活动”,不得随意挤占或挪用体育与健身课时和体育活动时间。
(4)重视作业质量的同时,严格按照市教委精神,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三至五年级课后书面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之内,并基本能在校内课后服务时间内完成。
(7)加强对教学五环节的流程管理和考评,着重加强作业设计和布置的监督,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8)继续落实好学校四项基本习惯,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具体情况落实《长二学习习惯细则》,做好课前吟诵习惯儿歌。
2、系统优化拓展课程
(1)继续完善优化“弄堂情韵”和“民间游戏”拓展课程,根据课程计划和防疫要求,采取教师走班形式,保证每个年级每周一次,3-4个拓展课程的开设,满足学生的需求。
(2)根据写字等级考要求和本校校情,继续在三和四年级开设书法班。
(3)继续加强拓展教研组建设。落实教研组长的职责,保障每月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4)校长室和教导处将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定期巡视,就“课程准备——课程实施——评价考核”评估课程的“满意度”,以保障拓展课程有序高质的开展。
3、积极推动探究课程
在“分管领导——教研组长——专职教师”层级管理网络下,进一步发挥专职教师和学科组长的引领作用,探索优质的探究课程实施策略,提高我校拓探究型课程的教学质量,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
(二)教研组建设
主题:继续以“学科教学手册”研制为任务驱动,以连环推进式研课为抓手,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活力课堂实践研究”的实证研究。
内容:
1、专业学习:
(1)认真消化区域教研内容,继续认真学习《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和《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认真进行教材解读和手册文本的撰写,提升教材分析能力。
(2)组织观看网课视频录像,学习教学教法,提升课堂实施能力。
(3)学习网课的拍摄、制作,提升信息技术能力。
语文大组每月1次,一学期不少于5次。(调整为周四下午)
语文备课组每月3次 一学期不少于10次。(1-3周一、4-5周四)
数(周二)、英(周三)、综合大组(周五)每月2次,一学期不少于8次。
探究、拓展、道法组每月1次,一学期不少于5次。
2、手册研制
(1)依据进程,确保数量。按照各教研组三年规划,有质量的完成一个重点单元的修改。
(2)强化合作,重视质量。各学科以团队形式,围绕主题开展手册教学研究。组长引领组员,骨干带动团队,师傅带领徒弟……通过汇报、展示、评比等形式,保障研究的质量。
(3)注重成果,及时总结。在研究的基础上,需及时总结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组可通过案例分享,经验交流等形式分享成果,推广经验,辐射所有学科,使研究不断深入,扎实有效。
学校将此项工作列为教学工作重点,纳入重点考核项目进行考核。
2、连环推进式研课。
以“手册”为指导,运用“课堂观察量表”和“课堂反思工具”优化连环推进式研课活动,研究《学科教学手册》的实施和“有活力的课堂”建设。
3、继续进行单元作业和评价研究。基于学情,结合配套练习册的练习,设计周练和单元练习,关注题目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思维性。
要求:
1、教研活动由组长统筹,组员参与;骨干引领,深入研讨;分工合作,形成成果,以促进组内团结合作,共同提升,协同发展。
2、各教研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修订的教研活动制度,严格执行出勤和请假制度。
3、三级管理,层层深入。由分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年段负责人)共同做好监督和考核工作。分管领导需定期深入教研组,了解教研情况,指导教研活动。
(三)师资队伍建设
本学期学校继续为老师提供各类学习机会,创设各级各类展示平台,促进各级各类教师专业发展。
区级:(1)各类区级教研活动,做好平台报名,层级汇报工作。
(2)配合校长室做好区骨干的学期考核,资料整理、上传,平台审核等工作。
校级:(1)完成十四五信息技术课程申报、培训和结业工作;2021年暑期课程平台结业。
(2)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和资金支持。
(3)教学基本功大赛——板书设计(具体内容见实施方案)
(4)安排好学科和班主任的师徒带教,做好师徒带教工作的协议签订,跟踪管理和
资料归档工作。
(5)配合校长室进行校骨干过程管理和考核工作。
(6)配合校长室做好青年教师导师团的指导、管理和考核工作。
(四)其他工作
1、一年级学习准备期
围绕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师生情感的教育目标,结合“小学低年级主题式实践活动”课程,制定《长桥第二小学一年级准备期活动方案》,完善4周的学科准备期和综合活动准备学习内容,从“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做好准备期工作,让一年级小学生能从心理、生理和学习上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2、语文学科周活动
活动前组内协商,组长提前一周撰写好方案(包括活动的目标、主题、时间、准备、步骤或过程、评价、小结等),做好活动的筹备落实、成果展示等工作,务必保证活动有序、有质开展。
3、教务工作
(1)加强对综合学科的管理,加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专用教室的使用效率,做好使用登记。
(2)加强图书工作,定时对学生开放,同时加强图书的借阅流动量。
(3)按要求及时做好了下学期学生书簿和教师用书的征订。
(4)认真做好期中、期末等学业能力诊断的考务工作。安排好监考、巡考、广播的人员,安排试卷命题、打印、分发和装订工作。
六、每周工作安排表
月份 | 月度重点工作 | 周 次 | 具 体 工 作 | 备注 |
9月
| 1、新生准备期活动 2、开学准备工作 3、第一次备课检查 | 1 | 1、教学领导小组会议 2、教学工作会议(教研组长会议) 3、一年级学习准备期教师会议 4、一年级新生家长开放日活动——新生家长会和新生综合活动 | 周三开学 |
2 | 1、教学计划解读 2、课后服务安排、社团报名 3、学期准备工作检查(个人教学计划) 4、连环推进式研课申报 | |||
3 | 1、拓展课、社团活动开班 2、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制定与上交 | 中秋节 (周六上班) | ||
4 | 1、备课组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并上交
| 中秋节(周一、周二休) 工作日3天(周三、四、周五) | ||
10月 | 1、连环推进式研课 2、第一次作业检查
| 5 | 1、一年级准备期教师交流总结会 2、一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 (准备期成果汇报展示) 3、教学领导小组会议 | 工作日5天(周日上班) 周五放假(10/1)
|
6 | 1、教学工作会议(教研组长会议) 2、综合学科评价 | 工作日2天(周五、周六上班) | ||
7 | 1、学生作业检查、反馈 2、校骨干展示(乐茹怡) | |||
8 | 1、语文学科活动 2、期中练习命题 3、校骨干展示(洪佳琦) | |||
9 | 1、完成阳阳日常学习评价手册 2、期中练习审核 3、校庆筹备和展示 | |||
11月
| 1、连环推进式研课 2、成长(阳阳)评价手册检查
| 10 | 1、3-5年级期中练习和阅卷 2、期中质量分析(教师) 3、教学领导小组会议 | |
11 | 1、 3-5年级期中学习能力诊断情况反馈(教研组长) 2、 填写并发放学生成长手册 | |||
12 | 1、语文学科周活动 2、教学工作会议(教研组长会议) | |||
13 | 1、校骨干展示(陈洁) | |||
12月
| 1、连环推进式研课 2、第二次备课和作业检查 | 14 | 1、教学领导小组会议 2、校骨干展示(储婷) | |
15 | 1、教学工作会议 2、作业第二次检查和反馈 3、教学基本功比赛 4、教师上交期末考核卷、复习卷 | |||
16 | 1、期末命题布置 2、个人教学小结撰写 3、校骨干展示(王华) | |||
17 | 1、综合组教师期终评价 2、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 |||
1月 | 1、连环推进式研课 2、听课研课情况检查 3、阳阳评价手册 4、成长手册(等第制评价+评语) | 18 | 1、撰写并上交教研组小结 2、听课研课检查 | |
19 | 1、期末考查、考试 2、备课检查 | |||
20
| 1、期末质量分析 2、结束工作、上交各类资料 | |||
21 | 1、一年级期末评价 2、填写并发放学生成长手册 3、布置寒假工作 4、资料归档 |
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