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七巧板》
              田美琴
| 教学内容: | 有趣的七巧板 | |||||
| 教 学 目 标: | 1、了解七巧板的历史和掌握七巧板的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会利用七巧板拼出有创意的图案。 3、能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理解和尊重他人。 | |||||
| 教学重点: | 能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理解和尊重他人。 | |||||
| 课前准备:  | 布置学生课前了解、收集有关七巧板的资料;师生每人各准备一副七巧板。 | |||||
|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   |   | |||
| 项目 | 演示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 一、启发谈话、自主求知 | 1、出示七巧板 2、用七巧板拼摆的“人物”、“动物”、“日常用品”等图案让学生欣赏。 |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七巧板的知识。 看完了这些奇妙的图形,你们想学习有关七巧板的哪些知识? | 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疑问,阅读老师发给你们的资料。 把了解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 |||
| 二、合作探究 | 
 2、1号、2号三角形大小             (A相等    B不相等)  6号、7号三角形大小             (A相等    B不相等) 3、6号、7号三角形可以拼成      号          还可以拼成      号          4、5号、6号、7号三角形可以拼成            号           6号、7号三角形和3号正方形可以拼成      号             4号平行四边形、6号、7号三角形可以拼成   号     | 七巧板很有趣。下面我们就来对照着七巧板的图形,来了解它的构成。 | 完成探究日记 交流汇报。 | |||
| 三、实践操作 | 七巧板拼摆的“人物”、“动物”、“日常用品”等图案 | (1)依图成形    学生用七巧板自由创作图形并给图形取名字。 (3)编出故事  用几副七巧板拼图。 | 1、学生拼图。  学生拼图。 交流。 四人一组,展开想象,动手拼图。 交流。 | |||
| 四、小结 |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愿意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 交流。 | |||
教学反思:
现代教育学认为,“儿童的智慧在指间上”。拓展课的特点是以实践为主,学以致用,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得到技能的体验,同时学生的成功感也就产生了。本节课,我通过让学生欣赏一组七巧板拼出的美妙图形,刺激学生的创造欲望,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接着让学生介绍有关七巧板的知识,然后,学生对照着七巧板的图形,了解它的构成。最后,给学生开辟了自由的空间,让学生随心所欲地进行拼图创作。人人都动手参与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乐于思考,勇于探索。在拼摆图案时,有的同学想像力很丰富,拼出了与众不同的图案,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形成了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在不知不觉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特别是四人一组用七巧板拼出一个故事,学生情绪高涨,纷纷开动脑筋,拼出了一幅幅有趣的图画,讲出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此过程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建议,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不足之处,整节课在时间的分配上有欠妥之处,即不应让学生在完成“探究日记”时浪费时间,教师要适当进行指点。应将大块的时间放在学生拼摆几何图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