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背景
提起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屋前屋后的空地上、田埂边、弄堂里玩跳皮筋、捉迷藏、造房子、丢沙包、打弹子、拍电报、跨大步等游戏。十几年了,这些游戏场景都成了我们脑海里所特别珍藏的美好回忆。可如今的孩子,虽说物质条件是我们那时所无法比拟的,可以玩电子游戏机,玩各种电动玩具。但他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骄娇之气十分严重。可以这样说,他们什么也不缺,就缺意志品质。
中华民族绵绵如长江之水的历史使我们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爱国、创新、能吃苦,这既是个人应该具有的素质,也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所必需的精神品格。
“二期课改”在体育上的新理念是:健康第一,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传授与体验,自主与合作相结合;注重学习内容具教育性、健身性、选择性和趣味性,注意架设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的桥梁。很明显,这些体育发展目标与民间体育活动的内涵就象是钢琴曲的伴奏和旋律一样和谐统一。而七宝悠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优秀的民间传统游戏,所以,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我一直在尝试以强大的民族精神为动力,以民间游戏活动为载体,引导孩子们锻炼身体,开发多元的智能,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实施意义
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可谓丰富多彩。从材料提供上看,常常有纸类游戏、绳类游戏、棍棒、石子类游戏、布类游戏、泥巴类游戏等。这些民间游戏是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游戏活动,是劳动人民积累生活经验创编而成的,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具有生动的趣味性。趣味性是游戏的生命,兴趣是孩子们创造的源泉。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就是由于它有着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奇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是主动的,他们可以自发的玩,可以自已制订和改变规则,使情感得到宣泄和释放,尽情地享受游戏的愉悦。
第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孩子们在何时何地都可以三三两两、三五成群地玩。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草一满堤”。比起一般体育游戏,它形式多样,一种游戏多种玩法。
第三,内容的广泛性。民间游戏内容广泛,无所不包:跳皮筋、爬竹竿、跳绳子、跳房子、滚铁环、抓特务、贴膏药、红绿灯、丢沙包等,可发展儿童跑、跳、投、攀爬、滚翻、平衡等各种活动能力,在自制“器械”的过程中更是能锻炼学生智慧。这样丰富多彩的内容给孩子的生活增加了神奇的色彩,开拓了广阔的游戏天地。
第四,对社会交往能力的促进性。民间游戏使学生有机会三五成群一起游戏,通过互助协调、模仿开展活动,并学会自已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已的情绪和行为,有机会对那些“处于沮丧或不幸状态”的伙伴给予同情和帮助。在游戏中,每个人轮流担任角色,又锻炼了孩子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有利于提高团结合作、乐于助人、遵守规则等积极的社会化行为的能力。
第五,增强竞争能力。民间游戏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安全、轻松、活泼的良好环境,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干预。当他们能顺利地玩游戏时就增加了自信心,在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基础上,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得到了挖掘,有竞争就有失败,在玩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面临失败的可能,但成功对于每个人的机会也是平等的。他们一般都能在不安中继续参加游戏,承受挫折的能力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在游戏中慢慢的形成,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体会失败,也可以感受成功,正是这种情感体验,促使孩子们主动地去迎接激烈的竞争在点滴的成功中增加对体育的兴趣,提高能力,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活动目的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传统游戏,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综合发展。
2. 在动脑、动手中,培养学生对游戏的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潜能。
3、使孩子的生活更加精彩,使孩子的体力、想象力、创造力、交往能力、审美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开发。
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民间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2、在游戏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学会做人的道理,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3、在传承、发展、创新的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
4、进一步促进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了解,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1)能够以传统游戏项目为载体,进行创造性思维,再创编。
(2)经历从收集资料、学习尝试、创编开发、过程。
三、课程安排:
低年级游戏教时安排
游戏内容 |
方法指导 |
目的 |
脚尖脚跟脚尖踢 |
学生双手叉腰,边念儿歌边跳,“脚尖”(右脚尖朝后点地),“脚跟”(右脚尖朝前点地),“脚尖踢”(将右脚尖朝左前方点地,接着向右前方踢)。第二边换左脚,依次反复进行。 |
训练左右脚的协调能力。 |
炒黄豆 |
学生两人一组或多人,游戏开始后,学生手拉手,唱童谣,唱完后一起手拉手侧身翻转,或转180度或转360度。 规则:游戏者要随着童谣节奏一起侧身翻转,没翻或手断开为输。 童谣:炒黄豆(上海话)炒、炒、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头。 |
培养游戏者的合作和身体协调能力。 |
木头人 |
学生在场地上围好圈就地坐下。游戏开始,学生一起念游戏童谣,念玩以后每名学生摆出不同姿势,而后固定不能动,先变动姿势者为输。 规则:只要发现有一名学生动,游戏结束,动的学生表演节目,然后继续游戏。 童谣: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 |
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
金锁银锁 |
两个学生把手举高,搭成一个山洞的样子,其他同学一边唱着“金锁银锁嘎拉拉拉一锁,蚂蚁爬过捉牢算数!”的儿歌,一边依次穿过“山洞”。歌声停住,“山洞”大门会突然锁住,被关的学生只能退出游戏 |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
☆造房子 |
游戏规则:在比较平坦的长方形地面上画上楼房(一般是4层),依次将小方砖踢入每层楼房,按照楼房格子的安排进行单脚或双脚跳跃,回到起点为完成。小方砖必须踢入指定楼层才算有效,跳跃时单双脚不得踩线,跳错楼层必须重跳。胜负依据完成建造各层楼的时间进行比较,用时少者列前;用时相当以重跳、重踢次数少者为胜。 |
这个游戏不光考验体力、还考脑力,小方砖或小沙包怎么扔、扔在哪里,都是有“讲究”的。 |
抢四角 |
五人玩,四人站在四个角落,一人在中间,然后喊1、2、3, 四人必须移动位置,在移动时,中间一人乘机枪占一个角落,动作慢的人站到中间,然后继续进行游戏。 |
锻炼腿部肌肉,判断能力。 |
挑蹦蹦 |
找一根大约半米的细绳系成一个大环,然后把这根系成圈的线用双手撑出一个花样,在由另一个人把双手的指头放进这个花样的合适位置接过绳,结果在另一个人的手里又变成另一个花样。绳子松开为输。 |
培养学生的手指灵活性。 |
脚底搬搬 |
两至四人围坐在一起,伸出自己的双脚。一位学生按顺序触摸每个学生的双脚,边摸边念童谣,当念到“脚”时,学生将要被触摸的那只脚立即缩回,如果没有及时缩回,而被摸者的手碰到,就算输,继续伸脚,如果缩回就算赢,脚就不能在伸出来。游戏接着进行,一直玩到只剩下一只脚为止。收回双脚快的为优胜,最后剩下的一个为败者,终止游戏一次。 规则:摸脚者同时要伸脚,按顺序摸别人的脚也摸自己的脚。 童谣:脚低脚低搬搬,一搬搬到南山。南山北,种小麦,小麦西,开飞机,飞机到,快缩脚。 |
锻炼学生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动作的灵敏性。 |
切西瓜 |
几位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做“大西瓜)。一位学生做“切西瓜”,边念儿歌边绕着圆圈走,并做“切西瓜”的动作,念到最后一个字时,将身边两位学生拉着的手切开,然后站在被切开的位置。被切开的两位学生则必须立即朝不同方向跑一圈,在回到原位,先到达者既为再次游戏的“切瓜人”。 |
培养学生对游戏的兴趣。 |
捉“龙尾” |
游戏者中选一人当“龙尾”,一人当捉“龙尾”的人,其余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拉住前一位的后衣摆接在“龙头”后面做龙身,最后一人当龙尾,龙头带着龙身左右移动跑,让龙尾躲避捉拿。注意龙身不要脱节,如龙尾被捉,要自动退下,倒数第二人自然成为龙尾。 |
锻炼学生灵敏的反应能力。 |
红、绿灯 |
请一名学生背朝众学生做开灯者,站在场地的另一面,学生朝前任意行走可做各种姿势或动作。当开灯者大声说“红灯,绿灯马上开灯”并转回头时,游戏的学生必须立刻如木头人一般静止站立,直至开灯者再转回头。若此间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将被请出。游戏反复进行,谁能坚持到最后一个则为胜者,然后由胜者当开灯者。 |
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及反应能力。 |
钩花 |
手拉手围成圈,把一个的脚搁两人双手连接处,旁边一人则把脚搁在那人的腿上,依次下去,然后拍手唱儿歌转圈,先坚持不住把脚弄下来的人出局 |
锻炼动作协调性及腿部力量。 |
拍手歌 |
你拍一,我拍一,大家一起做游戏。你拍二,我拍二,饭前便后要洗手。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同学去爬山。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娃娃写生字。 你拍五,我拍五,我们一起去跳舞。你拍六,我拍六,考试一定要得优。 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朋友去旅游。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同学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人人都有好朋友。你拍十,我拍十,完成作业要及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编,只要压韵) |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
拍纸片 |
买一张16开大的上面印着各式各样小人的硬纸,有西游记的,有变形金刚的,有三国演义的...将它们一小张一小张的剪下可以按图案内容比大小.(一般越稀少的图案级别越大);也可以比看谁能将洋画拍翻背. |
培养学生的兴趣。 |
老狼老狼几点钟 |
由一个同学做老狼。老狼在里边喊1点钟或其他时间,如喊到10点,老狼开始抓,同学必须逃到规定地方,如被老狼抓住为输 |
锻炼学生机智、灵敏的反应能力。 |
四、课程实施:
要让学生在探索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过程要遵循“完全放开和学生自主”的原则。教师的指导仅仅是提出活动的要求,主要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和开放的创编过程中锻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实施过程主要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选出一项游戏——造房子(由于篇幅有限,将以此项目为例,但基本上每种游戏的研究方法类似),进行初步介绍学习。让学生明白这个游戏不光考验体力、还考脑力,小方砖或小沙包怎么扔、扔在哪里,都是有“讲究”的。………最重要的是,师生共同研究确定拓展方案,并发动所有同学收集资料。比如回家后向妈妈、邻居家阿姨、姐姐请教学习,上网查资料,广泛收集跳的动作和样式。
第二阶段——拓展课上一起讨论资料,并学习基本的活动方法。要求同伴间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不会造的同学也跟着一起学。通过请教和交流共享,同学们了解到在比较平坦的长方形地面上画上楼房(一般是4层),依次将小方砖踢入每层楼房,按照楼房格子的安排进行单脚或双脚跳跃,回到起点为完成。小方砖必须踢入指定楼层才算有效,跳跃时单双脚不得踩线,跳错楼层必须重跳。胜负依据完成建造各层楼的时间进行比较,用时少者列前;用时相当以重跳、重踢次数少者为胜。学生在这一阶段完成了基本动作的学习,加深了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第三阶段——分组创编。要求将收集到的造房子动作进行整合创新,逐渐汇编成几组较完善、有趣的玩法。如道具可以用捡到小方砖或者石块,也可以自己做好小沙包。房子的造型,最后的一扔可以向后扔,弯腰扔等增加难度等等。这一阶段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互相启发,群策群力,能加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阶段——集体游戏,完善游戏,评价游戏。这个阶段各组的创编已基本成型,但为了能在班上名列第一,可进一步激发大家练习的兴趣:如可以想出各种美化的方法,如在沙包的形状、颜色、花纹上着手;也可以帮助学生推翻和优化原有的形式。最后,师生通过自评和互评一起说说每组游戏的锻炼价值以及体现了哪些民族精神,同学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五、课程评价的设想:
评价的依据
1、激励性原则:
这里的评价注重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点滴进步、取得的经历进行肯定,通过评价去强化学生积极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因此在评价时遵循“激励原则”,让学生可以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去发现创造的快乐。
2、多元化原则:
评价的内容是多元的,注重评价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态度,(参与度、积极投入的程度),也关注他们活动后在原有自身基础上的收获与体验。
3、师生共评的原则:
在这个课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评价的对象,他们也是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围绕课程的目标,主要从作品、设想等体现创造力方面进行显性评价,而教师的评价则可做到多角度,多侧面,如: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发展水平等,每一次的评价结果都将被记录在册,以便于一个阶段结束时给予学生一个客观的总结性评价。
评价的形式
1、 标志物评价:借鉴少先队争章的做法,用具有直观形象的卡通粘纸进行即时评价,引起学生关注的兴趣。
2、 展示与交流评价:学生与教师在同一平台进行交互学习,既锻炼自我表达能力又能帮助同伴进行创造思维。
3、 成长记录册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体现学生学习的发展和成长。
六、预期效果:
1、通过民间游戏拓展课的学习教学,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2、能大大丰富同学们课间十分钟及中午休息时的活动,并将这些游戏延伸到校外。
3、逐步收集、开展和完善民间游戏项目(如:跳皮筋、捉迷藏、造房子、丢沙包、滚铁环、踩高跷、拍电报、跨大步、贴膏药、红绿灯),并被全校学生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