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2025-02-25][]
登录注销
相关内容列表:
2008学年班主任工作小结

作者(来源):徐月泓    发布时间:2009-07-04

 

 

     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需要嘴勤、腿勤、手勤、甚至还要耳聪目明,现将一学年以来的班级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绩: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针对班级特殊生比较多的现状,这一年来,我把班级工作的重点落实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上,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1、低起点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习惯不好,有的甚至刁钻任性。这时,教育切不可太心急。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耐心,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低,教师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承受、掌握情况,学生才能踏踏实实、步步走好,树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如:为了克服学生作业拖拉的坏习惯,为以后养成良好作业习惯打下基础,我布置作业的量不求多,但是,形式和内容多一些,我在课堂上还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并只提两个小要求:做作业时一不讲话,二不做小动作,只要做到了,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要求低,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这样为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2、强训练

     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而且训练要严格,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耐心。如为养成学生的文明行为,我要求学生说话要轻,走路要轻,室内不乱喊乱叫,不随便撕纸,做操路队要走整齐,午餐要安静、不浪费粮食,见到老师主动点头问好,同学之间不争执吵闹。虽然刚开始时花时多,但这样几次三番强化训练,行为要求已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3、常赞扬    

      一年级的学生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老师怎样的评价。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我平时细心观察,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我对他们的表扬有时是一种赞许的微笑,有时是一次亲昵的抚摸,有时是一句由衷的赞扬,我班的特殊生小张喜欢听老师的赞扬,喜欢给班级做事,抓住他的这些特点,经常给以鼓励,他自然进步了。

4、勤引导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有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要班主任老师的指引和教育。刚开始学校的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学校的生活,我充分利用班队会的时间教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责任》教育,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明白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我管理的想法是目标近一点、范围小一点、内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二)给予孩子班级管理的机会。

     在班级管理中,除了让儿童团的小干部参加纪律管理、卫生管理,我还尽可能的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班组不同层次的管理,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轮流担当小组组长、值日班长都有机会与同学接触,与老师交流、都有机会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三)及时做好与家长的交流勾通工作。

    好多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跟孩子的学习成绩成正比。一年级有相当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过于溺爱的倾向,为此,我利用一切机会和家长接触,电话、家访、每天放学送班时,我及时和家长沟通,分析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努力赢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取得了家长的积极配合,实效明显。

二、不足之处:

    由于孩子们小,我给他们的宽容多于严厉,所以我班某些特殊生学生纪律和学习习惯仍旧不太好。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如争星、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等活动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小主人,继续用耐心与爱心来感化、教育孩子。

      

      

   




网站维护部门:长桥二小信息组 | 学校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360浏览器兼容模式浏览

您是第位访问者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