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2024-12-28][]
登录注销
相关内容列表:
小学中高年级“问题解决”教学的思考和实践2

作者(来源):长桥第二小学 陈春梅    发布时间:2011-05-16

三、“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操作

问题解决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主题,几年来,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实践性探索。

(一)围绕教学目标,统整教材内容

上海市课程中小学标准关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设定是,“能从日常生活与周围环境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进行猜测、探索,通过运算或推理求得答案,加以检验。”现在使用的教材中,问题解决一般不再集中出现,而是穿插在不同内容的单元学习中;问题解决的呈现也不像应用题有典型例题、有序列,相对应的练习也少。在教学前如果能明确一学期甚至几学期的目标,并对这部分内容做一个梳理,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系统,那对教学是大有益处的。

 于是,我们运用了“学期课程统整”的方法,对“问题解决”板块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学期课程统整”是指“学校、教师以国家(政府)的课程方案和标准为依据,把一个学期作为基本时间段,以指定的教科书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其他的多种相关的资源,根据科学性原理和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进行系统与集约化设计,使之成为可以直接实施的教学内容并展开有效教学实践的过程”。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等其它学科资源,系统梳理小学阶段的所有问题解决的内容和知识点,从而对问题解决的教学有一个科学系统的把握。

例如,四年级第二学期的问题解决的梳理。

 

单元与页码

问题解决主要知识点

问题解决主要培养目标

1

复习与提高

 

P10-P13

1)已知每份数和2个总数,求份数差或和。

2)已知几倍多几或几倍少几,求一倍数。

3)三个数量比较,先求中间量,再求第三个量。

4)两、三步复合(行程、工作)问题。

1)会借助树状算图和线段图来分析复合问题的数量关系。

2)知道有些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可以用两步计算解决。

3)初步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将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解答两、三步实际问题。

2

小数的认识与加减法

P35

P38-P40

1)小数加减法一步运算求和、求差。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问题。

 

1)能看懂主体图的提示和表格所提供的信息。

2)会运用估算的技能帮助解决生活问题。

 

3

整理与提高

P62-P65

 

P66-67

P78-P79

1)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

2)增加份数求总数。

3)鸡兔同笼问题

4)用两种方法解答连减问题。

5)单循环比赛中,计算比赛场次。

1)将一定数量看成一份,解决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的生活问题。

2)会用列表法举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灵活使用假设的数学思想。

4)会用连线、列表等方式计算单循环比赛的场次。

根据表格中呈现的目标信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能思考知识的来龙去脉,思考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知识点的落实和能力的培养,做到两者兼顾。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时,可以利用家中三个月中所有的缴费单据,将单据上的缴费数据制作成表格形式。

 

4

     5  

      6

合计

自来水费用

 

 

 

 

天然气费用

 

 

 

 

电费

 

 

 

 

手机费用

 

 

 

 

固定电话费用

 

 

 

 

合计

 

 

 

 

第一步,请学生一起完成表格中可以填写的项目,带领学生经历填表的过程。一方面在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另一方面找到各个数量在表格中的位置;第二步,横向观测,估一估,三个月某一项目大约要付多少钱,再算一算实际要付多少钱;第三步,纵向观测,每月各项费用共需多少元?带200元去缴费够不够;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自觉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技能迁移到了小数计算中。同时,也落实了能看懂表格所提供信息解决问题的目标,落实了用估算技能帮助解决生活问题的目标。通过观察表格,学生之间还能提出和解答很多数学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体验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培养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先梳理好问题解决教学的知识点,在教学前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再站在“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对问题进行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解决问题”的高度上,高效使用好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仿真”的学习,经历问题解决的基本流程,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和能力。




网站维护部门:长桥二小信息组 | 学校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360浏览器兼容模式浏览

您是第位访问者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