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永兰:《做
当我拿到《做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那么教师的幸福是什么?读完它,给我感受最深的是: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是人民教师崇高的劳动!当然也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
究竟应该怎样做一名
《做
我认定脚下的这条路,立志于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用真善美去启迪一颗颗心灵,辛勤地将科学与文明移植给学生,用爱与微笑把幸福注入学生的心田。
2、黄凯旋:读《细节培养,决定孩子的一生》有感
序言中说过:细节决定品质,细节决定差异,细节决定成败。作为班主任、更是家长,我看了作者在无数细节上的独特关注,值得我去学习反思的地方很多。我想除开独生子女的特殊性之外,我们作为孩子的教育者自身的问题的确存在很多。
文中有四个方面的细节阐述,我觉得要达成书中的这些要求,还是很有难度。毕竟,还有个前提不容忽视,个体也有差异,在承认差异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实践一下。
正因为一切的成功来源于细节的从小培养,所以我认为培养孩子的关键第一条就是“凡事从小培养”。孩子就是小白鼠,你给他指了条什么样的路,他自然会顺着走下去,通常不会出现大的偏差。但关键还在于家长的恒心指数,毕竟优秀人才的培养不是普通人随意就能做到的。主客观原因很多,但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应该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基本标准,是必须要为之努力的。所以不管我们是什么角色都要记住好习惯早养成而且是越早越好。
第二条:“长期坚持”。这个观点多数人是不会反对的。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据说至少需要26天来训练。我要强调的是孩子本性是贪玩的、多动的,健忘的,靠他自己自觉这个概率应该不大,这个时候作为
第三条:“灵活应对、面对现实”:就如我校的校情一样,人与人是有差异的,后天可以改变一些东西,但要把一个人的“精气神”全改到趋于完美,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前几天微信上看了一篇文章——《我的女儿叫23号》,我看了觉得很有一些现实意义,从一个班赶到另一个班,卷子,练习册,一沓沓地做。最后身体先扛不住了,还引发了肺炎。病好后,孩子的脸都小了一圈。可期末考试的成绩,仍然是23名。几次三番地折腾下来,女儿的脸越来越苍白。而且,一说要考试,她就开始厌食,失眠,冒虚汗,再接着,考出了令我们瞠目结舌的33名。于是作者悄无声息地放弃了轰轰烈烈的拔苗助长活动。恢复了她正常的作息时间,慢慢的她又回到了23名。是啊,我们回过来想想,如果拥有健康,如果拥有快乐,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又有何妨。
作为父母、老师,都希望孩子成才,但努力过后终需要面对现实,孩子或许只要能够成人也就该知足了。所以,善待孩子、适时调整,给孩子寻找到最合适的路,这是父母和为师者一直需要思考的。
3、潘燕瑜:(注:
体育课堂如何渗透德育
温家宝总理说:“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作品格、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端正一言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体育教师工作是一项平凡而艰巨的劳动,整天站在操场上,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刮风下雪,夏天烈日当头等等。古人说“学不可以已”、“学无止境”;我们今天同样可以说“教不可以已”、“教无止境”。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生机才能产生生气。因此,教师必须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和激励学生。不管是早操,还是上课,训练队训练,教育学生要积极的应对,而不是敷衍了事,在教学进程中,我会抓住时机,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上课和训练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在课下充当他们的好“姐姐”,从点滴关心他们,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踏踏实实的训练。充实他们,也充实自我,充电他们,也充电自我。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4、陈洁:读《治一校若烹小鲜》一书有感
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校长卞松泉的这本《治一校若烹小鲜》则让我眼睛一亮,让我想到这是这位名校长的治校之道,应该值得一看。“治一校若烹小鲜”的形象比喻,将卞校长治校过程中的“大气”与“心细”勾勒得形神备至。作为一名校长,在管理中既要有一种对大局的把握和对理想的执着,更要有一种对细节的雕琢和对品味的追求。 “以人为本仔细做”。在学校管理中,首要关注的就是每一个教师。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公平、公正又不失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是教师对工作环境的基本要求。校长要多走入教师群体之中,倾听教师心声,征求教师意见,再作决议,这样才能得到绝大多数教师的支持。此细节之一。任何年级、班级、及教师个人在工作中取得了成绩,要勤表扬,多鼓励,此细节之二。教师或者其遇到了困难,不管校长能不能帮助解决,要学会理解和倾听,并给予适当的关心,此细节之三。对于影响学校发展或是不能落实学校相关工作要求的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与其交流,适时提出适当的要求,此细节之四。读到卞校长“关注每一个教师,温暖每一个心灵”的这句话的时候,不由感觉到对校长提出的要求何其之高啊!
“教学质量扎实做”。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学校要将主要精力用于抓教学。在教学管理中,首要的是要抓好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让教师生活在集体之中,无论是教学常规,还是教学研究,大到学科,小到年级,有一种团队的归属感和工作的层次感。校长要带头钻研业务,努力精通教学,身体力行,引领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与其坐而论,不如起而行”,此其二。要深入教师课堂,从微观把握教师的教学动态,根据客观实际调整学校教学管理思路,此其三。要激励教师改进教法,参加教研,增进实效,整体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此其四。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学校特色的核心目标在于育人,学校必须明确办学的方向。首先要创设一种育人的校园文化,大到学校建筑的整体风格,小到班级的一个角落,甚至是厕所和垃圾箱,都要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统一进行规划和设置,处处体现出教育的智慧。要象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理解学生,作为一名校长,学校最优秀的学生和最调皮的学生,除了知其名,更要导其行,让优者成才,让顽者成人,此其二。要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要坚信能力比分数更重要,此其三。要放手让学生去管理,只要学生能够掌控的时段和空间,就要尽量减少教师的“干涉”。此其四。
思想决定方向,细节决定成败。读了这本书之后深深感受到卞松泉、何学锋、钱丽美等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名校长,除了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之外,他们对每一项重点工作的全面考量,对每一项中心工作的细节琢磨,更是保证其有效实施管理的重要保证。《治一校若烹小鲜》中介绍的打虎山路小学的成功办学经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5、陈春梅---《志高者能远行》读后感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校长的引领。作为改革创新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鲍贤俊校长带领教师们集体努力,上使海市交通学校成为了上海市的职业教育的窗口单位,各项改革和发展工作都是本市和全国的职业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深化教学改革中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在整个过程中,鲍校长也经历了种种艰辛:上任之初,学校根据需要整体搬迁;学校要做大做强,他一破围墙,组建了教育中心、他二破围墙,组建了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他三破围墙,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终身教育、职前教育职后培训等多元化办学体制,努力谋求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丰田、上海通用、上海大众等院校、企业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牵头组建了跨行业、跨企业的校企合作的上海交通物流职教集团。
作为学校发展的领航人,鲍贤俊校长始终引领教师们执著追求教育的卓越。他让课程成为活细胞:带领教师们从打破专业界限开始,整合课程、让学生们选择自己能决定的课程进行学习、他推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惊人的化学效果、他教育学校教师把好的做法拿出来和大家集体分享,一共研制开发了60种教材、他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研究能引领教师成长,引领学校发展,他带头写论文,带头开发研制教学用具,并获得了一致的认可。
当谈起学校这种令人惊喜的变化,鲍贤俊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永不满足于现状,也永不脱离于现实。是的,基于学校的现状,思考问题,制定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小步、稳步前进,遇到问题不轻易放弃,而是迎难而上,去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面对新生事物,主动研究,心中永远将学生和教师的利益放首要位置。这些,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保有的良好品质。争取做一个也能让学生、让家长感叹“幸好遇到”的好老师。
6、乐茹怡:《小学数学新课标案例解读》读后感
在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标案例解读》这本书之后,我感受颇深。要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爱数学必须进行改革用新课标的标准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思路。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作为教师要通过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获取知识,这也是新课标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当前课改中教师们努力追求的。
教学中,我们还要本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知识。还是“100以内数的认识”中,创设数数的情境“自己的小组大约有多少根?能数出小组里有多少根小棒吗?”“能数出全班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在数数过程中,学生会自然产生“要把10根捆起来„„”“够10个十了就是100,可以把100根捆起来„„”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估计的能力,又使学生通过小组里的合作,培养了学生团体合作的意识。通过这样的教学组织,使学生自己经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主动获取了知识。
当然仅仅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劳动,它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时机,不同的环节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有心人,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他们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获取数学知识,使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有趣。
7、刘玮:读《教书没烦恼》有感
在读《教书没烦恼》这本书之前,让我感觉作为老师的我有不少烦恼。在看了这本书后,让我还发现了不少的学生烦恼。那怎么才能让我们都可以少一些烦恼呢,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学会赞美,但这真的很难。
其实,打心底里说:我们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赞美!好的话谁不愿意听?当领导表扬你时、同事们给予肯定时、当你得到一个信任的目光,听到一句鼓励的话语,往往会充满自信,热血沸腾。你的心里一定会很美、甜滋滋的,我们将心比心,何况是天真可爱的学生呢?所以当学生知错能改时,我们应该给这位同学勇于认错的精神,给与掌声的鼓励。
尤其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当老师表扬他坐得端正时,他会坐得更好,坚持得更久;当老师表扬他像个小老师,带领同学念儿歌时,他会更积极;当老师表扬他吃饭吃的好时,他会吃得更香……这就是小孩子,他们需要表扬,渴望赞美,
孩子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进步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赞美。比如孩子今天教室打扫得非常干净,能帮其他同学解决困难……我都会及时表扬,肯定进步。这样会让学生认为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他,如果孩子认识到只有他表现得很好,才
8、许燕勤《志高者能远行》
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层次差别较大,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鲍校长大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从打破专业接线开始进行课程整合;提出选择什么课程,由自己决定;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通过这样的指导,一些“老油条”最终变成了“宝”。
这使得我想到,我们的生源同样参差不齐,差别较大。面对种种困难,学校也在想方设法开展研究。我们曾经也有将课程进行统整的想法,有开展怡趣和寻趣课程落实,让学生能够自己选择课程,我们在教学中也存在着分层教育的思想和一些尝试。但要将这些孩子都变成“宝”,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而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教师在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兴趣以及特点的基础上,满足孩子发展的需求,加上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和恰当的方法,这样才能实现每一学生将来都是“宝”。这需要我们付出长期,坚持的努力。
鲍校长谈到用人是一门艺术,即要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要在心中装着他们。
一所学校,一个班级要进步,发展,离不开人。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必定有其独特的地方,有其个性的需求,有的会很彰显,而有的就需要人们去发现,去挖掘。作为教师如果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和长处,并将其发扬,让其有自我发展更好地可能,那样对其来说无论是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一定会倍增。学校组织的四个主题活动,节日系列教育,小岗位的设置,以及各种社会实践,外出比赛,甚至做基本的行为规范教育都是让学生体现个性,展示自己的时间。我们可以把一些活动和日常的管理做得更好一些:热爱劳动的可以做好班级清洁工作,喜欢文艺的就可以在艺术节上大展身手,热心助人的可以让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细心的学生可以做好收发报刊的工作……哪怕人们眼中一无是处的孩子,也许他的好动,也许他的调皮,可能会成为你班级中小小保管员或者课代表。也许有的是其长处加以发挥,有的则是挖掘其内在的特点,诸如仔细、细腻、勇敢等等。总之,教师就要做好有一双慧眼的发现者,有一双大手的牵引者,有一张巧嘴的激发者,让每一个学生愿意为这个集体作出自己的贡献。要做到这一些,教师心中就要装着他们,了解其个性需求,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机会,绞尽脑汁引导他们,让他们有所发展获取成功。
9、张卫华: 《志高者能远行》
《志高者能远行》的作者为上海交通学校校长鲍俊贤,该书记录的是一位校长从1983年留校成为一名教师,乃至成为一名校长,几十年带领着学校的教师在职校教育的领域一路走向成功得心历路程。在书的开头篇章《角色的转换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年的命运是什么?人生的际遇大抵如此:无数的选择与被选择,无数偶然的因叠加起来形成必然的果。个人的成长,伴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镌刻着时代的烙印,是偶然,也是必然。大浪淘沙,挫折与考验不可避免,但无论在哪里,无论做什么,只要有理想,有目标,并坚持自己的方向,就为成就自我奠定了基础。” 鲍校长将此作为开篇,其目的显而易见,他是要告诉我们,立志是踏入事业的大门的开始,勤于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你。因此,立志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有多大的志向,就会有多大的成就。没有什么是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志向,很可能就能有什么样的事业。“人生志向决定人一生成功顶峰”,只有有远大志向的人才能对人生抱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乐观态度,才能对工作抱有无限的热忱,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此书的作者虽然是从校长的角度著书,但是对于我们学校的中层干部来说读了之后觉得颇有收获:
1. 合理的定位。鲍校长所管理的是一所职校,在当前高学历就业的恶劣竞争环境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跟他的合理定位不断创新和世界接轨是由密切联系的。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我们学校近几年的变化。这些变化的产生和我们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培养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师们为之而努力奋斗付出的艰辛密切相关。所以说好的领导者和一个团结、进取的团队决定了一个学校的成功。
2.工作务实但要创新。工作务实,要有创新的突破和活力。务实多为量的积累,创新才是质的飞跃。务实基础上有创新方可形成特色。讲务实更求创新的原则,能打破不思进取,墨守成规,死水一潭的工作状况。作为学校的中层我们要牢牢抓住“执行”这个关键,贵在执行,活在创新。执行过程中面对困难积极想办法解决,在管理中提出新的思路和方式,做一个智慧型管理者。
10、黄嵩婕:多鼓励学生
好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人曾经这样说过:“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美,
所以我们要善于赞扬和感谢他人,而不要轻易批评他人。”现实生活中许多事例也告诉我们,
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责难和赏识,方法不同,结果也大不一样。经常鼓励学生,用赏识和赞
许的目光关注学生,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怎样鼓励学生呢?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诱导学生多说自信的话。总而言之,课堂上通过不同的方式鼓励学生,孩子们学习越来越起劲。在教师的正确诱导与培养下,时间一长,学生自然会养成用自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意愿的习惯。如果我当时狠狠地批了她一顿,她也就会破罐子破摔,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在课堂上不仅请积极举手的孩子回答问题,更应该给了那些胆小自卑的孩子更多的机会,这样既培养了自卑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让那些在课堂上活跃的孩子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关照他人。学生之间也愿意相互帮助,也可以避免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成绩好的小朋友不愿意与成绩差的小朋友合作。当一个教师真正爱学生时,他的注意力将不再放在学生错误的行为上,而是放在自己所喜欢和欣赏的行为上,赏识就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发生了。在我们真诚地赞扬学生时,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显示出友好合作的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当我们充分相信学生时,学生才会相信自己。对学生不要总是说“你能做好吗”之类的话,而一句“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好”,变批评为赞赏,会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
赞赏要从小处着眼,积极鼓励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如果我们只关注学生的最终期末考试和开学考试成绩,而忽视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会使学生索性不去尝试每一个微小的努力,因为他一下子看不到长远的目标,会缺乏耐心和意志力。这学期,我班转来一个学生,可以说没什么英语基础,只认识26个字母,和一些简单的如cake,bus之类的很简单的单词,要让他背诵四年级的单词或做语法练习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次默写他都是“鸭蛋”或者不及格,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要求他放学留下来,我为他义务补习,没想到下课连他的人影也没找到。第二天,原本我想恨恨的批评他一顿,给他一点“教训”。但在这天上课的时候,似乎是他知道自己做错事了,听的比平时认真,当我在教授bus driver这单词时,我问:“Who can read it?” 由于这个单词比较难发音,许多学生都在下面轻声的读,不敢举手。就在这时,我看到小郑同学把手举的高高的,声音响亮真确的读出了这个单词。我及时给与他鼓励,“Well done”让学生们一边拍手一边说“Good,good ,good, you are good.”我看到他轻松的笑了笑,没有刚上课时那么紧张,课后,我单独找他,我温柔鼓励他说,虽然你的基础不是很好,但是如果你上课认真听讲,你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学好英语的。老师觉得你能行的,你相信自己能行吗?他用力的点点头,当天放学他就自己到办公室来找我背单词。更让我感动的是,第二天早上,他居然自己到我办公室说,
人们常说:“泥鳅要捧,小孩要哄。”作为学生,他们不可能有成人的那份成熟和自信。在其成长过程中,更需要关怀、鼓励和必不可少的赞美。虽然鼓励也不一定是灵丹妙药,但很多时候,它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确实是无容置疑的。
11、王海萍:《学校课程计划编制实践指南》之学习体会
说实在的,原先对“课程计划编制”的认识只局限在三类课程的课时编排上及简单的说明,重视不够,认识不足。认真学习了《学校课程计划编制实践指南》一书后,豁然开朗,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如何科学合理的编制学校的课程计划。通过学习让我认识到:
首先:编制前要对课程进行背景分析。
此书详细介绍了课程编制的意义、内容、方法及相关的案例分析,具有可学行。
其次: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要一致。
此书详细介绍了如何编制目标,如何设计与目标一致的课程结构,且以6所学校为例,做了详细的编制介绍。如以育才中学为例,基于“三自”培养目标设置了三类课程结构。从中感悟到各类课程的设置都应围绕着“三自”目标的达成,但每一类课程又应有其侧重点、关注点。
再次:对课程的编制要有实施与评价。
书中详细介绍了多样化的实施方式及管理保障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评价要关注目标的达成度,要关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全过程,还要调动评价对象的主动性。
通过学习,知道了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不是一个人拍脑袋凭空编出来的,是要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背景后,从目标到结构到评价经过科学合理的符合学校实际的编制,且需要反复多次的修改论证后才能编制一份好的课程计划。虽说困难很多,但我们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会带领学校的团队认真学习此书,编制一份相对合理的符合校情的课程计划。
12、汪培清 : 《课文细读:指向文本秘妙》
我们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语言表达的方法,体会作者思路,学习文章结构等,在阅读中学习写作。语文课程是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必须指向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只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说、怎么写的形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水平。”
很多时候我们上课前跟教材只打了个照面就去看参考书,结果就被教参、教学设计集萃之类的参考书先行遮蔽了自己的解读,没有实现自己的文本细读。读法决定教法。有什么样的细读姿态就有什么样的阅读教学。我曾尝试对四年级的课文《中彩那天》和五年级《林海》两篇课文进行文本细读,在解读过程中发现,要发掘一篇课文中隐藏着的秘妙不是那么容易的,看似熟悉的文字,要从“结构”“章法”“语言”“基调”“顺序”“句法“主题”等等中去读出点东西,再写出来,就有些茫然和混乱,好像没什么好读的。
读了《课文细读:指向文本秘妙》后,使我深受启发。它以“语文”的视角,对每篇课文的文体特征、结构特点、表达特质、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读,并抓住课文的重点语段作聚焦式、深拓化的分析,揭示其潜在的文本秘妙,把握其核心教学价值,还通过具体、翔实的课堂教学实例,形象生动地展示重点内容的教学实施过程,形成了“文本扫描”、“重点聚焦”、“教例快递”三个板块相互衔接、融为一体的完整架构。其间,还适时渗透一些写作学、语言学、文章学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了文本秘妙发现的路径,我重新审视我的细读文稿,进行了更深入细致地解读,经过十几稿的修改,终于比较像样的完成了两篇文本细读。
13、杨芳
我重点学习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让每个孩子都“闪亮”》。
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班级里总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或是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不怎么好;或是安静内向,胆小害羞。每当要表演课本剧的时候,他们总是会落单。于是在一次表演课本剧的时候,问题又暴露出来了,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吵着想加入表演,可是却处处碰壁,同学们都不欢迎他,于是这个孩子开始局促不安,小脸蛋也红了起来。。。。。。
这些细节
在这个故事当中,教师设置了各种奖项,有最佳语言奖,最佳表演奖,最佳主角,最佳配角,最佳创意,和最佳道具奖。正是这些奖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这些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挖掘自我的优势,找到自身的闪光点,在过程中树立信心,提升自信度,激发了高度的学习热情。由此,联想到我们自己的学生,虽然外来务工子女的人数很多,可是,在他们中间,也一样有幽默搞笑的孩子,有善于模仿的小机灵,有各种各样的小达人,也许他们在某一学科上的本领不算强,但是他们有他们的特点,关键在
此外,这位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互相合作,取长补短,使学生能多维度的欣赏同伴,在这个过程的当中,学生们又学会了与人相处,增进同学友谊,培养平等意识,体验共同进步,分享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平等,更民主,更有利于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因此,让每一个孩子都“闪亮”,这是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努力挖掘学科育人的功能,有责任让每一个孩子做学习的主人,体会学习的乐趣,主动学习,走向知识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