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燕勤:作为教师,是传业授道解惑之人。教师的读书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保持经久不衰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要静下心来,用心读书,潜心钻研,才会有所收获,才可以把读书学习与工作、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并从教育教学的工作实际出发,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教师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准备,在工作中探索新方法。
2、黄嵩婕:今天新课程的实施,主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在新的学习方式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由教学的主导者、知识的传播者,学习成果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它要求教师除了要熟悉如何组织学习、开展活动外,同时还要重新学习更多新的知识,扩展知识面,不断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无疑是需要教师读书。只有读书,并且在读书的同时进行反思和实践研究,才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并进而促进教师人生发展和生命成长的最好途径。可以说教师如果不读书就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功底,就没有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自身储备了厚实的知识,才能以“一览众山小“的自信,教好学生。
3、乐茹怡:谈到读书,也许很多人会说读书是学生的事,其实不然,读书不光是孩子们的事,更是教师的一种生存必需。
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如果不想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就要读学术著作,就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学科领域里,使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之一粟。教师的阅读不仅要读有益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书,还要读一些能够让自己修身养性的书。
4、陈小诚:读书---精神食粮
作为教师的我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不断学习的乐学态度是决定教师能给学生多少食粮的基础。读书使人成长,陶冶情操。
我们说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知识的教授需要时时更新不断深化,如对某个知识点该如何教授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借助更多学习资源进行思考的补充,而人生更是一个大课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很多需要解答的问题和指导的方面,调皮任性的学生,上课不爱发言的腼腆孩子等等,他们是一个个待解决的问号,而对于新教师的我们难免会对这些问题无从下手,读书便是吸取前人经验并引发思考,结合实际来解决育人难题的重要素材,开拓了我们思路的同时更丰富了我们的经验积累。
5、王海萍:文中提到“读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品位。它能使我们开阔眼界、怡情养性、精神充实、智慧丰富,使我们加深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远离低级趣味,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确实,读一本好书如同一次远游,从烦嚣中走出,思虑一下子澄明了,这才发现原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很多繁琐的现实困惑都在烦扰着我们,让我们忙乱而不知所措,但抽离那个情境单纯看事情本身,实际上它的体积如同微尘毫不足道,那是书本将我们带到更广阔的空间所致的心境的平和,生活也就像一台关了声音的电视,其中人物复杂但却不再扰你心扉,你能站在更高远的角度看待问题,事情很多时候就这样迎刃而解了,而随着不断的阅读,你的心灵开拓的土地也越来越宽广,各方面的知识随着逐渐的融合最终汇成一条完整的通路,人的思想便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活中的我们不能少了思考,也不能少了读书,精神食粮是我们生存的重要部分。
6、黄凯旋:很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是非常忙碌的,工作之余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需要为家庭腾挪的时间,几乎就谈不上阅读了。没空阅读是大部分教师的现状。除了教科书、教辅书,他们可能不再看其他书籍,这是常见的事情。但这样的后果就是课堂上除了书本还是书本,虽不一定是照本宣科,但也会显得内容贫乏,对于现在接受了大量外界信息的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够的。但读书如果成为一种习惯,要找出时间就会变得很容易。很多人有随身带书的习惯,(如包里、车内)在不经意的等待时间里就可以翻上几页。习惯的力量也能让人觉得一天不看书就欠缺了什么,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找属于书本的时间。而事实上,我们教师也并不见得非要见缝插针才能找出时间。有些时候,没时间只是一个托辞,寒暑假还是有时间的,没有动力和毅力才是问题所在。
郑振铎说过:多读书,常读书,总有好处。不必“手不释卷”,但不可“目不窥书”。我希望自己努力去做到。
7、陈洁:开卷有益,读书的好处特别多。
读书能培养教师高尚的情操,提升人的气质,迁移默化影响身边的学生。闲暇之余,翻开一本精美的书籍,是多么惬意的一桩美事。书中优美的文字,一点一滴影响着人的审美观。与作者思想的碰撞,一次一次洗涤着人的灵魂,对人生产生新的感悟。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的满足,人就会越来越远离低级趣味,成为高尚的人。
读书能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帮助教师获得成功。书会给人许多灵感,当人思维似乎将要枯竭时,读书给人打开了另外一条思维的通道。当工作时遇到问题时,读书把前人的知识经验传递给你,让你获得借鉴。他会让你的课堂更加精彩,对学生的教育更加得法。
读书更能让教师更有深度,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渊博的知识、不凡的见识会让学生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人更具吸引力。
8、陈春梅:读书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消闲方式,也算是我比较重要的学习方式。作为一名教师,不管是人文底蕴也好,学科知识也好,都需要一定的学习积累。
平时我也不把读书作为一种任务压给自己,有时间有兴趣就会多看一些,工作很忙很累就少看或不看。一般都喜欢在休息日的午后,工作日的晚上捧起一本自己爱看的小说、散文集看看。
读书有时也是工作的需要,我要写文章、我要设计教案,这时一半我会寻找一些学科类、教育类的专业杂志或书记看看专家的理论、专家的想法,帮助自己提升专业理论支撑。看了、用了多了之后,专家的理论也会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要胜任教学管理的岗位,还是需要看书,无论是网上还是实体书,很多知识的获取不能仅靠自身经验的积累,还需要很多的间接经验的“拿来”。
读书能启智,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使自己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成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师;使自己理论素养得到提升,党员教师素质整体提高。这样才有可能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管理能手。
9、张卫华:现今的社会处处存在竞争,学生时代的竞争、工作中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在人才竞争中取胜,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力,在学习的竞争中也成为一名胜者。一个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的生命力之根,竞争力之根就是学习力。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生命真正的意义,不断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本领,不断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作为肩负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要把学习跟工作一样要求,一样对待。目前的对教师的工作要求不断在提升,教师们的工作压力也不断在增大,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在这种时候,我们尤其不能退缩,不能让消极、倦怠的情绪消磨了我们的学习意志。我们要把这种工作压力转变成学习动力。在工作中边学习边研究,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习得,在习得后创新,真正体现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我们都要为切实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学习。学校为我们创设了良好的读书环境,每年也结合读书节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去读书,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教师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同时要将读书活动和平时教育教学中的磨课、评课、各类竞赛想结合起来。多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书,这样才会增强解决矛盾的能力,提高和别人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10、施永兰:作为一名教师,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是坦然的,自信满满的,胸有成竹的。而这一切,最基础的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有丰富的教育理念,而读书就是获得教育理念最好的方法。首先,多读书能够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学思路就会宽广,具有创新性;其次,多读书有利于深入的钻研教材,有了深厚的教学理论做功底,在工作中就更加应用自如;最后,多读书能够促进自己的教学反思,关注课堂细节。对教师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学”的方式化解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这是判别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一个标志。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智慧也随之不断增长。因此,我们要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为了更好的反思自己的教学。阅读教育书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你更加关注课堂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