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叙利亚的卖水人(第十册)
[教学目标]
1、理解“稚气未脱、驻足而观、幽幽怨怨、破财而饮”等词语的意思。
2、能区分文章的主次内容,根据过渡段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布局谋篇的特点。[MS1]
3、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叙利亚卖水人的的聪明、可爱、充满浓浓的人情味,感受叙利亚纯朴的民风。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叙利亚卖水人的的聪明、可爱、充满浓浓的人情味,感受叙利亚纯朴的民风。
[教学准备]:
教学媒体
学生预习要求:
1. 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哪两部分内容。
2. 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MS2]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了解游记的这种文体特点
板书:游记 风土人情(印象深刻)
出示两张沙漠图片、出示成片的果林和水果图片,了解叙利亚的风光。
[MS3] 3、听了老师的介绍,如果你到叙利亚去旅游,回来后写一篇游记,你会写什么?(沙漠等风景、特产等)
4、新加坡女作家尤今的曾到过叙利亚,写了一篇游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叫做叙利亚的卖水人。(齐读课题)
1、从题目入手,了解文章主要写的是“卖水人”。
2、根据过渡句理清文章的两部分内容。
交流出示:过渡句:最令我难忘的,倒不是这些又便宜又好喝的水果汁,而是那些卖水人。
3、抓住“不是……而是……”引导分清文章主次内容。
l 交流
师:从这一组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中了解到作者重点要写的不是这些又便宜又好喝的水果汁,而是那些卖水人)
4、引导用“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来说这过渡句。
交流:虽然这些又便宜又好喝的水果汁令人难忘,但是更令人难忘的是那些卖水人。
总结:我们用上两组不同的关联词表达了同一种意思。
[MS4] 三.学习1-3小节,感受“水”的特点,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1、抓住过渡句中“又便宜又好喝”一词,引导联系上文了解作者怎么把这一点写具体的。
划出作者写水果汁的便宜和好喝的有关语句。
2、交流:(出示)
·原来,他们卖的,不是糖浆冰水,而是新鲜的水果汁。最常见的,有——橙水、柠檬水和萝卜水。
·这些新鲜果汁,价格便宜得叫人难以相信。比方说:一杯用4只鲜橙榨出来的果汁,才卖新币7毛钱;一杯以5条萝卜压成的萝卜水,才卖新币9毛钱。
出示词卡:价廉物美(齐读)
师总结:让我们重点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跟着作者一起去了解一下叙利亚的卖水人。
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感受卖水人的聪明、可爱和浓浓的人情味。
(一)分节读文,了解写了哪几位卖水人。
师:出示第一部分中——(“不论……”的句子)
师:这么多的卖水人,作者怎么来写的呢?
交流(媒体出示)卖橙水的 卖萝卜水的 吹笛子的
(稚气未脱的年轻人)卖柠檬水的
理解:稚气未脱
l 理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选择所写的内容的。
交流(媒体出示) 有固定摊位的 没有摊位的
卖橙水的 卖萝卜水的 吹笛子的
卖柠檬水的(稚气未脱的年轻人)
师:在叙利亚用这些方式卖水的卖水人很多,所以作者说——
(二)、学习第5节,感受卖水人的聪明。
1、 自读:
2、交流板书:出尽奇招 装饰摊位
适时指导朗读
l 出示媒体(装设摊位的)
适时理解“驻足而观”。
3、想像表达,引导感受游客的好奇,理解“破财而饮”在此处的诙谐之意。
出示:远远望去,大街两旁有许许多多五彩缤纷的摊位,我心想
。我好奇地走到一个摊位前
,于是,我 。
4、交流,指导把话说清楚,说合理。
联系上文,理解“破财而饮”的意思,
5、感受卖水水人的聪明,会做生意。
板书:聪明 吸引
[MS5] (三)学习第6节,感受卖水人的可爱。
1、在叙利亚的大街小巷作者还遇到了一些没有固定摊位,边吹笛子边做生意的卖水人,作者说这些吹笛子的卖水人是最可爱的(板书:最可爱)
2、默读第6节,圈圈画画,说说从哪里感受到他们的可爱?再同桌交流。
l 集体交流。(适时出示图片、音乐)
l 引读:
适时出示:
浸浴在笛子柔美的声音里,喝着从铝壶里倒出来的冰冷的酸橙水,你会觉得,整颗心都凉了起来。
l 体会“凉”字的妙处。
l 师:引读。适时理解 “凉”——
3、有感情朗读这一节
这时,作者对吹笛子的卖水人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呢?(板书:喜欢)
(四) 学习第七小节,感受卖水人浓浓的人情味。
l 作者从一位有摊位的卖柠檬水的稚气未脱的年轻人身上感受到了叙利亚的卖水人有着浓浓的人情味。请你自己读读第7节,说说你从哪里体会到这份“浓厚的人情味”
l 交流:
出示:喝到第三天时,他竟对我们说:“你们晚上喝的,不必付钱。反正,我也要收摊了!”
为什么短短的这句话,却让作者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
(引导联系第一部分的内容谈自己的理解)
出示——卖水人浓厚的人情味,也叫人感动莫名。(板书:感动。)
(五):学习最后小节:
师:出示:君子国里的人,(个个都以自己吃亏让人得利为乐事——出示)。
他的质朴与友好,让尤今感动莫名,难以忘记。
五、提升理解叙利亚朴实的民风
出示:最令我难忘的,倒不是这些又便宜又好喝的水果汁,而是那些卖水人。
师:在这句过渡句中加上几个词,把他们的令人难忘之处说清楚吗?
出示:最令我难忘的,倒不是这些又便宜又好喝的水果汁,而是那些(聪敏、可爱、有着浓浓人情味 )的卖水人。
师总结:作者选取了几位卖水人,用具体的事例让我们感受到的叙利亚的朴实的民风。
六、总结梳理作者在材料安排上的内在线索
学到这里,请大家再思考一下,课文第二部分中写的稚气未脱的年轻人,也是有摊位的,为什么把他单独写一个小节?
交流后总结。
板书:
游记 风土人情(难忘)
叙利亚的卖水人
(尤金)
出尽奇招 装饰摊位 聪明 吸引
吹笛子 可爱
稚气未脱的年轻人 浓浓的人情味 感动
( 难 忘 )
教学反思:
上学期我们分析自己学校和年级学生的实际状况,就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通盘考虑,梳理出知识点和教学重点难点,以表格的形式加以系统明确的呈现。这使我们能深入理解课标精髓,从宏观上(即全册的内容架构与编排体系)把握整体,来制定系统的教学目标。并能站在中观(单元或主题内容)的角度找准关键,合理删减教学内容,比如本单元中我们根据“能根据文章的记叙顺序,结构特点给课文分段”;“圈划关键词句,边读边思,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景色和叙述的事情,正确感受文中蕴含的情。”这两个统整知识点,将《火烧云》和《叙利亚的卖水人》作为精讲课,《荷兰的花》、《蝴蝶泉》为讲练课,而《冰城》则作为复习课。使教学重点突出,训练由教到扶到放,层层深入。
不过,要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还必须从微观(每篇课文或每课时的教学)上有效落实。立足教材,优化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某一环节的设计,使课内外知识自然融合,学习方法与探究统一,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互相结合,训练和感悟的有机渗透,实现训练功能的最大化。
比如,对于“能根据文章的记叙顺序,结构特点给课文分段”这一知识点的落实,我采用的策略是以过渡句为抓手,精心设计教法,使其能在“三维目标”的落实上“一举多得”。我先从题目入手,了解文章主要写的是“卖水人”。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题目往往是文章的中心和重点所在,从题目中可以把握文章的重点。然后让根据过渡句理清文章的两部分内容。这不仅仅是在复习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在指导学生分段要有依据,利用过渡句作为分段的依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着抓住关联词“不是……而是……”引导分清文章主次内容。学生从这一组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中了解到作者重点要写的不是这些又便宜又好喝的水果汁,而是那些卖水人。这与课题中了解到的不谋而合。再次印证了关注课题,从课题中获得各种信息,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是至关重要的。最后引导用“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来说这过渡句。这不仅仅是在复习四年级关于关联词的知识,同时也在训练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辨能力,以及对关联词的正确运用。
语言训练虽然是语文课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缺乏过程,缺乏整体,缺乏人文内涵的训练是机械的,无意义的。好的语言训练是以人为本,训练中包含感悟。本课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以理解内容、体悟情感为经线,以语言训练为纬线,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互相交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本文是一篇带有浓郁异国风情的游记。它具有尤金文章的独特的风格,那就是把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了写人叙事中。在整篇文章的叙述过程中,作者都充分表达自己对叙利亚卖水的难忘之情,这种感情的表达与描写紧密结合。写人记事是本文的明线,学生可以直接从语言文字中读到,而叙利亚卖水人的聪明、可爱、人情味这条感情线索是一条暗线,是融合在作者的写人叙事中的,学生是不容易读到的。我的教学策略是以这条情感线索为主线,串连起课文第二部分的学习。引导学生读文品句,圈划关键词句,边读边思。在此过程中设计的学生活动,指向的是学生概括、想象表达、朗读等能力的培养,目的是逐步理解课文所描绘的景色和叙述的事情,体会到叙利亚卖水人的的聪明、可爱、充满浓浓的人情味,感受叙利亚纯朴的民风。
因此,我觉得统整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统整,也是三位目标的整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整合,训练和感悟的整合,教师引导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整合------以课程统整的意识活用教材,用活教材,在以指定的教科书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其他的多种相关的资源,根据科学性原理和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进行系统与集约化设计,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2010.5.31
[MS1]本单元的统整知识点是训练学生能根据文章的记叙顺序,结构特点给课文分段。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充分关注本文的结构特点。让学生知道分段要有依据,不能猜段。要注意分段的标志。之前学生根据时间变化,地点变换、事情的发展顺序,过渡句分段。
[MS2]课前预习,这是感知课文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一步。这一步让学生根据过渡句的提示、教学重点、课后练习,先整体粗略地感知课文,了解重点词语的字面意思。将学习习惯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合二为一。
[MS3]位于中东的叙利亚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有些陌生,它的炎热和干燥是学生无法体会的。而正是因为这个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造成了“叙利亚的卖水人”如此受人关注的原因。基于我校学生信息获得来源比较少,让他们搜集资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为难,因此在导入环节里,我插入了叙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图及一些叙利亚旅游风光图片,还配上相应的文字说明,目的是想让学生领略叙利亚的异域风情,使学生对这个国度有所了解。与此同时,我结合课文第一节简介叙利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为叙利亚的卖水人的出现打下伏笔。
[MS4]过渡句学生曾经接触过,对于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也是了解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对旧知的复习,回复,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获得一种新的建构。利用过渡句作为划分段落的依据。运用关联词转换过渡句,既复习巩固四年级学习的内容,又帮助学生区分了课文内容的主次,一举多得。
[MS5]理解词语这一知识点很小,也很普通。学生理解的方法接触了很多。但本课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我“小题大做”,设计了一系列学习活动。自读,交流归纳,感情朗读,想象表达,联系上下文,感受。这一环节中知识是不言而喻的,学生查字典就能了解词语的意思。但通过读句、想象、表达,学生对于“出尽奇招”、“驻足而观”这两个词语的理解已经超出了“词义”的本身。而理解的过程展开得比较充分,而且参与的面大,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程度高;对于卖水人的聪明、会做生意的情感目标,学生感受充分。三位目标就这样巧妙的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