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一个苹果
教学要求:
1、了解志愿军战士间的深情厚谊,学习我军指战员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简要复述课文。
3、朗读课文,默写最后一节。
4、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固执”、“诱人”、“动员”、“翻来覆去”、“迸出”等词语。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简介时代背景。
1. 出示课题,齐读。
2. 本文主要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生在某防炮洞里的动人故事。
二、检查预习。
1. 自由朗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 检查朗读。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到哪些人?(8人)插图上分别画的是谁?
2.讨论、讲解。
火线运输员——在前沿阵地负责运输的战士。
司号员——负责用军号进行联络、传达命令的战士。
步话机员——负责用步话机进行联络的战士。
四、默读课文,指导分段
一个苹果在这些人手中转了几圈?该如何分段?用“∥”作上记号。
五、提出突破口
1.导入
18课我们是按填写的主要内容简要复述课文的,这篇课文,我们要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简要复述课文。
2.出示问题:
火线运输员在怎样的情况下递给“我”一个苹果?这个苹果在哪几个人的手中传了两圈,结果怎样?
二、解决突破口
1.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第一个问题。(极其干渴的情况下)
2. 默读课文,请你用直线划出描写防炮洞里每个战士干渴的句子,然后读出感情。
3. 请同学根据描写战士干渴的句子,逐一详细说说战士的干渴程度(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说明了什么?)
交流:
▲连长:
整整七天,我没有喝过一口水。我的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
烟熏火燎——嗓子干得冒烟了。
整整、早就——好几天没有喝过一口水,还要指挥战斗。
▲步话机员小李:
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口子,脸上都是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好几道——不止一道,说明多
血口子——口子:破裂的地方。裂开的地方有血,血已经干了,成了血口子。
深陷——陷得很深,脸色不好
写步话机员的干渴,为什么要写嘴唇上的血口子?(因为他天天守在步话机旁向上级汇报战斗情况,要不停他说话)
所以,他的干渴还表现在声音的——?(沙哑)
▲伤病员小蓝:
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黑黄——又黑又黄,没有血色。ABAB,表示非常黑黄,具体写出了难看。
干得发紫——嘴唇也没有血色,干得好像凝固了。
(由于被炮弹打断了右腿,失血过多。)
▲火线运输员:
侧面描写:在火线上跑来跑去,比我们还艰苦。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着的。
▲同样是写干渴极了,但是作者是从不同的角度写的。
写伤病员小蓝,作者抓住了——?(脸色,嘴唇)
写步话机员小李,作者抓住了——?(嘴唇)
写连长,作者抓住了——?(喉咙的感觉)
所以,干渴,不仅能从声音反映出来,嘴唇、脸色、喉咙的感觉也能反映。同样写脸色,一个是劳累,一个是病态。同写嘴唇,也不同。
4. 战士们这么干渴,那他们想不想吃这个苹果?(想吃)
5. 请你用“~”划出想吃苹果的句子。
6. 交流:
连长: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10个、20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小蓝:拿起苹果正要吃。(从拿到张嘴,说明有点迫不及待,想吃。)
运输员:(擦得很干净。)
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儿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
(1)出神——因思想过度集中而发呆。他想吃,但感动:连长自己不吃……
(2)回头看了看——?(犹豫)
(3)又看了看——?下决心,觉得伤员小蓝躺着,伤势严重,干渴极了,所以他比自己更需要吃这只苹果。
(4)齐读,体会。
由此看出小李也想吃苹果,但他没有吃。
7.出示句式,创造性地说说大家都需要吃苹果,为什么都不吃。
认为 比自己更需要吃苹果,是因为 。
(谁) (谁)
8.师: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这么需要吃这只苹果,都这么想吃这只苹果,为什么转了一圈,大家都没有吃呢?(因为他们都认为别人比自己更需要吃这只苹果)所以,苹果你递给我,我递给他,转了个圈,还是完整的一个。
9.师:这种在极其困难的场合,战友间关心别人胜于关心自己的感情就叫阶级友爱。
板书:阶级友爱
这种精神在第三段中也能体现。
10.指名读第三段的第2节。(一人读一句)
思考:你体会到阶级友爱的感情吗?(都只咬了一小口,还剩下大半个)
这么渴,既然吃了,为什么只咬一小口?
每个人都想多一点给别人,都宁愿自己难受些,也不愿看着别人难受。
这是多么崇高、今人感动的阶级友爱之情啊。
11.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动,齐读最后一节。
12.当苹果转了两圈还剩下大半个时,防炮洞里为什么变得“格外沉静”?
(在极其干渴缺水的情况下,战士们互相谦让,苹果转了两圈还剩下打扮个,回到连长手中,因此,战士们被这种互相间的关怀所感动了,所以防炮洞里变得“格外沉静”。)
13.这一节写了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在——?(流泪)
同样写流泪,作者的写法一样吗?
不一样,小李→泪珠
别人→擦眼睛
我→喉咙的感觉
迸出——?突然发出,涌出
表明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这一节写作上可以借鉴,同一个意思,可以采用不同的写法去表现。
14.齐读最后一句。
为什么骄做——?身为连长,为战士们具有的这种先人后己、关心他人的品质而自豪。
为什么幸福——?是他们中的一员,感受到了温暖。
六、熟读二、三段。
七、简要复述二、三两段。
八、总结
1.写作上的启发:同一个意思,可以采用不同的写法、不同的角度去表现。
2.学会了根据问题简要复述课文。
九、布置作业
板书:
连长:
整整七天,我没有喝过一口水。我的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
烟熏火燎——嗓子干得冒烟了。
整整、早就——好几天没有喝过一口水,还要指挥战斗。
步话机员小李:
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口子,脸上都是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伤病员小蓝:
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火线运输员:
侧面描写:在火线上跑来跑去,比我们还艰苦。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着的。
《一只苹果》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课文,写了一群战士在极其干渴的情况下,谁也不肯吃苹果的事。课文写得美,有景物的美,人物的美,让学生在朗读交流中体会文章所描写的各种美是这课主要的教学思路。因此,我从初读读懂课文入手,让学生首先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和写作顺序,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细细品读,用心去体会课文所描写的这么多人的行为美。体会是因人而异的,因此,不要求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能用心去读书,用心去品味,能品多少就多少,最后在全班的交流中再让全体学生产生一次思想火花的碰撞,从而加深每个人对课文的理解与领悟。我利用课本的资源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人说些什么,学生通过设身处地的想与说,加深对课文的领悟,从而体会人与人之间那种互助的美好品质。
在教学中,学生初读课文的环节处理得比较好,我用了三道题目让学生自己去选择一题来说,学生很轻松就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在后面的读与悟中,学生也很认真地读与品,品出了文章中人物的心灵美。其实,这篇课文美的地方很多,这又红又圆的苹果也很美;这篇课文的语言文字很美;意境也很美;我想,在备课时,我这个语
在课堂教学,学生的朗读训练也非常重要,这也是我的这节课的欠缺所在,我想,今后的朗读训练还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