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撕贴画的最大特点就是立体感强、装饰性强,这与金山画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金山画在撕贴画入门教学中起到的就是良师的作用,笔者希望借助金山画在色彩与造型上的独特成就来指导学生快速的掌握撕贴画的入门方法,消除学生初学撕贴画期间产生的畏难情绪。教会学生自己利用金山画这根“拐杖”,找到两者在审美上的共同点,培养学生兴趣,吸取金山画的创作理念,运用到撕贴画上,先求形似再求创新,以此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最终让学生走上独立自主的创新之路。
关键字:金山画 指导 撕贴画 入门
一、问题的提出
背景:儿童天性爱动手,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在经过低年级长期单纯的绘画教学初级阶段之后已不满足于现状,渴望获取更“高级的”或更能体现其年龄水平的艺术手段。撕贴画教学正好可以填补这阶段学生的心理诉求,因其对手脑的协调能力、创造性要求也更高,特别是能给予他们新鲜感。小学生的撕纸造型多以自我的内心感受出发,撕贴画教学活动正好符合小学生的这种心理,使他们自觉地将自己的内在的发展需求和教学活动相吻合。但以往我们的撕贴画教学往往缺乏系统化和循序渐进的科学指导与理论支撑,主观化、经验化、随意化教学占主导地位,使学生“画”的质量也一直处于浅层水平,教与学都出现了瓶颈问题,对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并有效、深入、持续开展这一活动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思考:金山画(注:“金山农民画”,以下都以“金山画”作为简称)是一种本地比较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她对描绘对象的造型把握和色彩处理具有独特的审美观点,在透视上也能突破常规,有儿童画的稚拙美感,这种创作方式也是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与审美特点的。另外,作为上海地区的一门乡土艺术,如何在新时代下传承和发展,通过一些有效途径让金山画与我们的学习生活链接起来,这也需要我们这些艺术课程的教师不断的尝试和实践。所以由金山画作为撕贴画入门教学的素材,也许可以让初学者克服畏难情绪、有效降低学生创作上的难度,使之在有意无意间让学生把握一些基本的用色和如何造型的方法,缩短“入门”时间,以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二、研究的历程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研究内容:撕贴画的最大特点就是立体感强、装饰性强,这与金山画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金山画在撕贴画入门教学中起到的就是良师的作用,笔者希望学生通过对金山画进行直观的颜色、造型等的研究可以学到很多有益经验,既能缩短教学磨合期、培养学生兴趣,又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扎实的为将来自己创作打好基础。
研究目标:本课题将重点在“实效性”上作一些实证研究,期待归纳出一些实践经验和展示一些成果。
(二)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本课题从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止,我们共经过了三个实践研究阶段。
1、准备阶段
(1)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观察,分析撕贴画教学试行一年来的现状,借事实材料发现存在的弊端,提出研究课题。
(2)收集资料,研究方案的可行性。
(3)申报立项。
2、实践阶段
(1)建立课题研究的具体进度表与教学计划。
(2)拍摄学生制作撕贴画过程中的典型步骤过程。
(3)让学生制作的撕贴画作品参与外界的比赛,获得外界的专业评价。
3、总结阶段
(1)汇总各类撕贴画作品、金山画素材及学生实践照片。
(2)汇总本课题实施前与后各一年间比赛成绩,作出数据统计图。
(3)对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初步形成我校的校本课程,并撰写出研究论文。
三、研究的成效
(一)金山画作为素材指导小学撕贴画入门教学的研究方向
借助金山画在色彩与造型上的独特成就来指导学生快速的掌握撕贴画的入门方法,消除学生初学撕贴画期间产生的畏难情绪。教会学生自己利用金山画这根“拐杖”,找到两者在审美上的共同点,吸取金山画的创作理念,运用到撕贴画上,先求形似再求创新,以此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最终让学生走上独立自主的创新之路。
(二)金山画作为素材指导小学撕贴画入门教学的学习流程的归纳
我们课题选用的题材非常广泛,凡是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都能入画,与金山画所画题材一样体现出浓厚的生活化气息,各年级按照年龄段划分不同的作品制作标准。(注:考虑到学生差异性,只设最低制作标准)(课题实施范围:三——五年级)
年级 |
创作主题 |
(最低)作品制作标准 |
技法 |
三年级 |
动物、植物、水果等 |
制作出线条流畅、色彩和谐的单个物体 |
撕贴 |
四、五年级 |
建筑、静物、人物等 |
构图完整的画面(包括背景) |
撕贴 |
本着从易到难的学习规律,我们对学生的整个学习(实践)过程作了分层要求,并归纳了入门教学的“五个过程”。
1、感知撕贴画的审美特色和制作方法
(1)通过让学生欣赏和讨论,感知撕贴画具有的独特装饰美感,使学生意识到撕贴画的“色彩搭配”与“造型设计”造就了她的艺术特色。
(2)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掌握撕贴画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撕纸”和“粘纸”
技术,让学生明白撕贴画作为一门工艺美术,每一道手工制作工序质量是否精良都会直接影响到画面的整体创作效果。
2、感悟金山画与撕贴画存在的审美共性
(1)通过欣赏金山画,让学生找到其绘画特色:色彩鲜艳、纯度较高,多用对比色,
造型图案化,画面强调装饰性。
(2)通过比较金山画与撕贴画的画面效果,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色彩处理和造型设
计上,使学生自己去发现两者都存在强调装饰美感的共性,培养学生学习自信。
3、以金山画作为范本进行撕贴画初创
让学生知道,因为存在审美共性,大多数金山画都能“改编”成撕贴画作品,教师灌
输这个理念,可以给学生予一种找到了一把学习上的“金钥匙”的感觉,会给初学者一个很好的心理暗示。
(1)根据金山画的绘画特点,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寻找适合撕贴画初学者临摹的具有典
型性特征的金山画范本。
(2)在以临摹金山画为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一定的细节上的创作空间,
通过让学生尝试“画、撕、贴”的整个撕纸制作过程,积累学习经验,体验初创的乐趣。
4、以金山画作为参考进行撕贴画自创
(1)根据学习规律,为让学生能扎实的打好学习撕贴画的入门基础,先让学生选择比
较简单的单个形象(物体)进行尝试性“改编”,要求学生体现自己在色彩选择和造型设计上的想法,最后再结合创作后的师生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之前所学经验。
(2)在积累了多次改编单个形象(物体)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参考金山画原作的同
时,让学生初步尝试整个画面的自由创作。教师配以二至三人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边讨论边实践,在不断失败和总结中摸索撕贴画的自创道路,最终让学生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作撕贴画的成熟经验。
5、撕贴画创作作品展示、比赛
(1)通过以上四个学习过程,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撕贴画的入门技法,体验到了学习的
艰辛和乐趣,虽然学生的作品还不是很完善,但是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在金山画这门艺术的引领下,学生的自信心会更强、创作撕贴画欲望会更高。在各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师生一起组织习作“汇报展”,在“互展、互赏、互评、互改”中,再次激发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积极性,起到强化撕贴画创作学习中的愉快体验。
(2)另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渠道是参与比赛,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态,比赛获
奖是一种直接获得外界肯定的积极信号。教师可以适当采用“以赛促练、以赛代练”的激励手段,让学生在一定的压力和兴奋并存的心态下,在比赛中找到优点、发现不足,不断磨练自己的撕贴画技艺,最终达到技术和创作水平的螺旋式提升。
(三)金山画作为素材指导小学撕贴画入门具体教学技法的探索
结合主题创作的学习过程,现以“建筑”为例简单归纳如下:建筑主题是四年级的撕贴画创作练习之一,(在学生初步学会撕贴画的基本操作方法后)让学生通过欣赏、领悟、临摹金山画中各类不同造型和风格的建筑,参考其用色和构图方法,并使用到撕贴画的创作中。
备注:作为课题实验前和后的不同教学效果对比,附两张表格作为参考。
A表格为实施本课题之后所规划的教学计划之一。
B表格为未实施本课题之前所规划的教学计划之一。
A表格:
撕贴画入门教学活动项目之“建筑” | ||||||
目录 |
金山画(借鉴对象) |
撕贴画(借鉴者) | ||||
阶段 |
类型 |
课程内容 |
色彩特点 |
造型特点 |
学习目标 |
实践要求 |
一 |
欣赏 |
普通建筑 (例:小型建筑) |
1. 色彩简洁 2. 屋顶与墙面对比度强 3. 黑白灰使用较多 |
1. 造型简单、几何形概括 2. 具有不规则性,没有“透视学”的约束 |
1. 尝试欣赏金山画 2. 感悟金山画创作特色 |
能比较正确评析金山画的色彩、造型特点 |
二 |
临摹 |
特色建筑 (例:东方明珠等大建筑) |
1. 暖色调为主 2. 色彩纯度高 3. 对比色使用较多 |
1. 图案化处理、比较夸张 2. “平面”特征明显,自由“编辑”画面各要素 |
1. 能参照金山画对象,找出所匹配的彩纸颜色 2. 能模仿金山画对象画出建筑造型 |
用撕贴画技法临摹金山画中的一幢特点鲜明的建筑 |
三 |
自创 |
设计建筑 (例:大型建筑群) |
1. 色调统一 2. 色彩层次更趋丰富 3. 明度对比度大,立体感强 |
1. 强调整体建筑群效果,弱化细节 2. 多以直线设计造型、给人稳定感 |
1. 根据金山画用色规律,给自创的建筑配色,并能找到相应彩纸颜色 2. 根据金山画建筑造型特点,自创完整的建筑群 |
借鉴金山画的色彩和造型特点,用撕贴画技法自创一幅完整的建筑群画面 |
B表格
撕贴画入门教学活动项目之“建筑” | ||||
阶段 |
类型 |
课程内容 |
学习目标 |
作业要求 |
一 |
欣赏 |
普通小型建筑 |
参考儿童画中的单幢建筑的色彩和造型处理,寻找一些技法规律 |
多收集儿童画中的建筑图 |
二 |
欣赏、创作 |
大型特色建筑 |
找到撕贴画范例中用色和造型规律 |
1. 临摹一幅儿童画中的建筑图 2. 参考教师撕贴画范例,自由创作 |
结论:以上两份表格只是课题实施前与实施后的两个教学过程中各选取的某一片段,从这前后两份表格可以看出实施课题前的“B表格”在“参考对象”和课堂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及最后的“作业要求”都存在概念模糊,过程不易操作和缺乏细节上指导等的问题,违反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在实践新课题后的“A表格”中(吸取了前一次的不足)教师较注意解决初学者的“入门”问题,用递进的方式解决行进中的困难,让学生有章可寻。
(四)金山画作为素材指导小学撕贴画入门教学的实效性
成果——
1、更新了学生滞后观念,提高了学生参与兴趣
通过大量的图片、范例欣赏和实践演练,使学生了解了两者都是以个人的兴趣、生活环境、社会资源为创作基础,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意志、动手动脑等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宗旨的一门综合艺术课程。改变了大部分学生认为金山画是没有技术含量,只是象儿童画那样随意涂抹的一个美术冷门项目,是不务正业的“乱画”。认识到了金山画是可以很好为撕贴画课程服务的。
2、找到了撕贴画和金山画之间交流的切入点
(1)综合性:撕贴画和金山画都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在学校美术教育中,两者艺术对于青少年视觉识读能力(视觉感受能力、视觉审美能力、视觉解读能力、视觉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具有无可替代的正迁移效应。完成一件现代撕贴艺术作品其涉及面可谓融绘画、设计、制作于一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艺术课程特征。它将理性与直觉、审美与生活、情感与表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益于实现艺术教育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步发展这一总目标。
(2)生活性:人性化、即兴化、随机化、休闲化。现代撕贴画和金山画艺术都以现实生活为主要资源,凭灵感、意念、现有质材,可以手法夸张、随心所欲地即兴创作,既传统又时尚,能满足当代学生追求个性、放松自我、实现自我的需求。
(3)装饰性:孩子在观察时是不会象美术家一样,去讲究视角、讲究结构、讲究比例、注意整体的协调。而绘制金山画的主体人群是日出而做的农民,复杂的透视构图和色彩理论知识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必须要掌握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怎么想就怎么画才是最重要的。两者对形象的处理和表现都是平面化的或是概念的。这样就使他们的作品在表达时,形象就会产生夸张、强调、形变。也就是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稚拙、朴实、生动的原生态风格,具有极强的装饰性。
3、促成了撕贴画活动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各方可以验证撕贴画课程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教师可以掌握撕贴画教学计划和目标的实现情况,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促进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达到的能力和水平,激励每个学生的发展,促进学习。
(1)对学生的评价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访问、问卷、成长资料袋中作品分析等。①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学生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学生对金山画在撕贴画教学中是否发挥了较大作用的认可度数据和各类认知反馈信息。②成长资料袋评价:用成长资料袋等方式收集学生这一年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反思、伙伴的评价,指导教师的评价等。③学生作品分析:通过对学生早期和后期作品画面和获奖所获等第的分析,了解学生一年来在以金山画作为素材指导撕贴画入门教学实效性上是否取得实质效果。
(2)对教师的评价
在撕贴画入门教学活动课程中,对教师的评价主要针对教师的事业心,对学生的爱心、教学态度和教学创意等进行评价。以下是对教师的主要评价指标:
——是否热爱撕贴画活动课程教学,是否具有不断学习、探究和提高艺术教学方法的意愿,设计的课程教学方案是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意。
——是否善于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行为表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作出恰当评价,并通过评价使学生的学习保持持续的热情。
——是否能在撕贴画与金山画之间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让学生克服初学时的为难情绪。
——是否经常组织各类比赛,提高学生兴趣,以赛促练。
4、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比赛成绩
对照本课题前后两次教学实践效果来看,实施课题研究后,教学效率和作品质量优秀率得到较大提高。另外,通过实践,学生的一些隐性的发展也得到锻炼,如:手脑协调性得到加强,美术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在实践中也得到体现和发扬。
A表:
实施情况 |
教学时间 |
觉得撕贴画无从下手 |
能准确领会老师上课所讲 |
用了多长时间学会自创 |
喜欢撕贴画课程 |
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 |
未实施 |
一年 |
68% |
56% |
9周 |
63% |
25% |
已实施 |
一年 |
22% |
89% |
6周 |
92% |
78% |
B表:
状态 |
校级 |
区级获奖 |
市级获奖 |
汇总 | |||||
实施情况 |
比赛时间段 |
展示活动 |
一等奖 |
二等奖 |
三等奖 |
一等奖 |
二等奖 |
三等奖 |
获奖次数 |
未实施 |
一年 |
3次 |
1次 |
2次 |
2次 |
无 |
无 |
2次 |
7次 |
已实施 |
一年 |
5次 |
4次 |
5次 |
无 |
1次 |
2次 |
1次 |
13次 |
效果——
通过本课题的实证研究,对于实践者自身及学生均取得了一定收获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
(1)通过这样的课题研究,使教师更清晰了依托金山画指导撕贴画入门教学所具有的独特教育优势,明确了今后撕贴画教学的导向。
(2)有了这项实验研究成果的良好反馈,等于有了一个立足点和追求点,使教师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细化、内化实践中的内容选择与过程设计等。
(3)帮助我们教师加强了对于这些艺术课程的重视度,使我们能立足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促进这方面的思考更趋理性、科学性和具有不断探索性。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1)学生知识的获得不再是只靠教师经验的随意和有限的传授,而是给予持续性、阶段性、全面性技术指导,使学生更易摘得成功的果实。
(2)金山画的介入,使学生在撕贴画的“投入与产出比”上避免了许多无谓的时间浪费,更重要的是还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比赛获奖),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真实体现。
(3)逐步学会采用“依托、借鉴、初创、自创”的理性“取巧”的学习模式。
四、建议与思考
本课题着眼于用实证的方法解决撕贴画入门教学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从作品效果来看,本课题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反馈。但课题研究本身也具有一些局限性,需要在以后实践中不断去拓展一些内涵。例如:金山画是一门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但在本课题中仅涉及到色彩与造型两个方面的研究,可以说仅仅是从技艺层面发掘了金山画与撕贴画的共性,甚至还可以说是只完成了一个大型课题的“上篇”部分,因为文中并没有重点研究两者在人文精神方面的表达,没有做这方面的文章。其实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两者都是我国不同地域流传很久的民间艺术,特别是撕贴画艺术在北方一些地区已传承了几百年历史。两种艺术在传承本地特色、体现民风民俗、宣传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具有同一性。虽形式不一样,但表达的内涵是一致的,因此,在本课题取得一定的进展下,可以继续尝试突破艺术表象,研究一下两者在新时期人文精神表达方面的共性。从而为保存和弘扬民间美术培养一大批赏识者和享受者,让更多的学生在不可避免的文化接触环境中更加热爱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激励昂扬的民族精神。当然以上这些文字都仅仅是一个构想,现实问题有许多,如:两者具体人文共性在哪里?如何使这些文化共性在新时期得到优化、传承和发扬?适合小学生做这个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在哪里?这些都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作者:长桥第二小学 黄凯旋
参考文献:
1.作者:张杰 标题:浅谈满族撕纸艺术教学 文章来源:吉林省通化县快大茂镇中心小学(网络上)
2.作者:刘岩 标题:快乐纸艺快乐学—美术校本课开发有感 文章来源:海小家园(网络上)
3.作者:姜秀权 标题:农村初中版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研究 文章来源:《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 第11期
附:课题研究期间得到教育学院科研员欧钧佑老师、教研员严蔚老师的多方协助,在此表示真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