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2025-01-09][]
登录注销
相关内容列表:
经验学习:以“温馨教室”建设为抓手,探索提升学生幸福感的新途径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2-03-17

我校是一所创建于1999年的普通五年制小学,随着近几年闵行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员大量涌入闵行区,使我们这个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生源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学生中大约27%来自就近入学或本市户口的学生、大约70%来自农民工子女,大约3%来自上海市儿童福利院。

由于农民工子女家长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较差,因而很容易造成与教师交往的矛盾;加之校际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许多老师为了自身的面子,为了学校的考评机制“不懈”地努力,压力很大,这些压力往往又下移到学生身上,造成学生较重的学业负担;其次学校没有对口的“优秀初中”,学生的升学压力、择校现状使学生的精神、心理压力加重。

在一次调查中发现,有半数的学生把考试获得好成绩得到教师的表扬作为自己高兴的事,10%的学生为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而苦恼,还有3%的学生为在学校里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凡事要听老师的,而感到“不开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这里所说的教育人的环境,其实主要就是学校的班级文化。

一个学生一天在校的时间大约为八小时,除了课间、室外活动,大约有六小时在教室里度过,“教室”俨然成了学生的又一个“家”。

如何使水泥白漆的教室变成一个充满温馨,充满生命力的环境?如何让学生置身于家一般的温馨环境、积极乐观地接受新知识、新理念?如何使温馨的教室成为沟通师生、生生、家校的“彩虹之桥”?

一、布置“温馨”,让幸福写在教室里

“幸福”是心里欲望到得满足时的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幸福感”是一种个体内心的体验,幸福的体验首先离不开温馨的物质环境。当然这种“温馨”不是豪华的装潢,它更多体验在人文关怀上,温馨教室关注的是“人”,尤其是学生,环境以人为本,环境为人服务,环境为人所需。

1、“雨具娃娃的家”

滴滴答答,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天雨了,四4班的周诗佳发现同学们的伞总是湿答答的,也没地方放:有的放在窗台上,有的放在椅子底下,还有的塞在了课桌里……弄湿了簿本不算,有时还绊倒了同学……

“教室里能否设立一处专门的角落放同学们的湿雨伞呢?班会课上她的提议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可是湿答答的伞怎么放?放在哪才整齐呢?这又成了同学们的讨论的焦点。最后在这位心思细腻的女孩的倡议下,小李从爸爸的小卖部拿来了塑料大箱子,小周拿来了珍藏的精美的迪斯尼卡通粘纸,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它装扮一番,还取了一个充满童趣的名字——“雨具娃娃的家”。

四4班的这个创意在学校“我的教室我的家”评比中获得了“最佳创意奖”,其他班级的老师、学生也纷纷开动脑筋,从班级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

于是 “失物招领袋”诞生了:把班级里“马大哈”们遗失的橡皮、尺、红绿领巾……尽收囊中,等着主人的认领;“爱洁小管家”诞生了:那里躺着洗手液、餐巾纸,因为学校农民工子女较多,为了让班中的同学都养成卫生的好习惯,就有同学拿来了家中的洗手液和餐巾纸……

这是学生纯洁心灵的印证,这是学生智慧火花的凝结,这是学生爱班如家的体现,温馨教室的创建就是要将爱送到每个孩子的心田,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了解学生的生活,把温暖和爱心送到他们心里。

2、“温馨小书吧”

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先生曾经说过:“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亲近文学的方式就是阅读……”曾几何时,我校就是一个阅读的贫穷村落,因为缺乏阅读也是一种贫穷。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我们学校的大多数孩子渴望见到色彩斑斓的图画书、情节跌宕的故事书,奥妙无穷的科幻书……

就这样,教室的电视机下的柜子被学生们装扮一新——“温馨小书吧”诞生了:柜子的左侧门板上以英国童话故事人物——花格子艾玛为背景,因为我们的学生想让自己的阅读打破常规,变得五颜六色、遐想联翩;右侧门板则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有的是“阅读借记卡”记录着哪个同学什么时候借的书,有的是“好书推介会”把最新放入的好书向大家推荐,有的则是班级“读书明星”的读书方法介绍……

小书吧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有的是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有的是同学家里带来的、还有的是学校六一节赠书的礼物……

每到下课、午间休息、放学的时候学生们总爱三五成群地翻看小书吧的书,触手可及的经典书籍、轻松随意的阅读方式,诗意温馨的阅读环境成了教室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雏鹰特色墙”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一个整洁、美观的教室,不仅让学生赏心悦目,还能让师生通过墙上交流,奉献爱心、与人分享、从而产生温馨、愉悦的幸福感受。一2“聪明豆”儿童班的“豆豆收获园中”记录着学生自己获得进步的一点一滴;四1“小蜜蜂”中队的“蜂蜜台”上呈现的是学生获得的表扬信;2010年2月刚开学没几天,五4班的小琪发生了交通事故躺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教室的墙上多了一个“心语心愿墙“,上面粘贴着同学们折叠的千纸鹤,纸鹤上写满对小琪的祝福“加油啊,小琪,一定要坚强!”“我们在这里等着你回到教室”……上面还公示着老师、同学对他的捐款,大家将每一个心愿串连在一起,拼成一颗大大的红心,温暖着小琪和小琪父母的心,也温暖着教室里38颗心。如今,小琪毕业了,可每到节日他还会在父母的陪伴下回来看看老师,看看曾经帮助过他的母校。

打造“温馨”的物质环境,从从点点滴滴的班级小事中从学生的实际需求中挖掘其美好的情感与温馨的情愫,这才是班级的美丽、班级的精彩、学生的幸福!

二、点燃“温馨”,让幸福写在笑靥上

营造一种民主、温馨、和谐的班级育人环境,不仅要有整洁、舒适的硬环境,更主要的是和谐、温馨的软环境。教室是学生学习、交往的重要场所,一个灿烂的微笑、一句真挚的问候、一段暖心的祝福、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拉近师生、生生间的心灵距离,让彼此的心靠得更近,让彼此的误会尽释前嫌。

1、“花婆婆讲堂”

花婆婆是谁?她是童话故事中的人物,一个种植幸福、传播幸福的人,可现在她走到了现实生活中,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每周二中午是我们学校雷打不动的“花婆婆讲堂”,花婆婆就是那群给孩子们讲述童话的老师:她们中有的教语文、有的教数学、有的教美术、有的教体育……虽然所教学科不同,但是她们的心愿是相同的——那就是给学生带去笑声、给学生带去经典。于是《让路给小鸭子》、《逃家小兔》《一头老驴的梦想》……在学生心中扎根,在随后的“想想说说”环节,学生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儿福院的小芸说道:“一直以为自己是最不幸的,生活在儿福院,原来社会上的爱这么多,原来快乐这么简单……”

有位作家曾经说:“童年听到的声音,是成年后的方向。”我们的老师就在这娓娓讲述的过程中把快乐带给学生,因为学生的快乐就是老师的幸福。

2、“午间俱乐部”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于是在少代会代表的提议下,我校的“午间俱乐部”应运而生,内容丰富:周一“快乐130”开展读读课外书活动、周二“快乐230”开展讲故事活动;周三“快乐320”开展新闻交流活动;周四“温馨425”开展棋艺活动;周五“快乐515”开展游戏竞赛活动。

这时候的教室没有了老师的身影,有的是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有的是学生滔滔不绝的议论,有的是小辅导员(高年级的学生)悉心耐心的讲解,有的是不绝于耳的笑声……

“哈哈!哈哈……”教室里的笑声,拥有让积雪融化的温暖,拥有让每个学生敞开心扉的力量,拥有让误会冰释前嫌的神力……

3、“幸福来敲门”

温馨的教室离不开师生、生生、家校的配合,其外延是温馨的家庭、和谐的家校关系。于是我校组织老师开展“幸福来敲门”活动,开展一对一爱心结对,针对班级中特殊学生上门关心:五1班小张是个单亲孩子,父亲又不幸患上肾积水,老师知道后不仅上医院看望孩子的父亲还主动将孩子接到家中暂住,给他买这买那;二3班小强是个眼睛有些疾病的学生,经常请假看病,老师经常买了礼物上门探望,还为他补缺补漏……

为此,学校教工之家里一面面凝聚着家长感激之情的锦旗告诉我们:老师很热情,家长很感激,学生很幸福!

的确,教育是一种幸福:幸福地教、幸福地学,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在无痕化的过程中引领每一个学生一心一意去追求本来就应该属于他们的幸福。正如我们王浩局长提出的闵行未来愿景:让闵行区的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班级文化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无声的教科书,它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营造温馨教室,在师生共同、全身心地投入下,学生进步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同学关系融洽了、师生关系亲切了、家校关系和谐了……它让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环境中心灵获得感悟,境界得到提升,从而形成蓬勃向上的力量。

来源:闵行区航华二小 张雅萍




网站维护部门:长桥二小信息组 | 学校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360浏览器兼容模式浏览

您是第位访问者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