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2025-04-20][]
登录注销
相关内容列表:
长桥第二小学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8-02-18

长桥第二小学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目标,加强科学管理,深化二期课改,以“互动教研、互动课堂”为主线,开展教学实践探究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搭建教研组活动平台,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发挥教导处对学校教学的研究、指导、服务和管理的功能,加大对课堂教学研究的力度,根据学生的现状,注重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改进,努力提升科任教师专业素养和整体课堂教学水平。

2、继续以学校骨干教师为基本力量,通过多项活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评价的转变。

三、学期重要工作:

1、围绕学校科研课题,各学科校本教研活动以学科的教学策略使用为主要研究方向,目标制定明确,内容设计合理,争取活动效益上台阶。

2、开展全体学生争做“长二习惯福娃”活动。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学校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各学科有每月的重点整改内容,做到平时有记录,中段、期末有反思。

3、多手段创设学校数学校园文化,全体学生争做“长二智慧福娃”活动推进数学重点学科建设。

4、在初步已完成的6项校本拓展课程设计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学习领域、扩大学生的实践体验,在期末有更多的拓展课程基本呈现。

四、 具体工作:

一)流程管理:

加强教学流程管理,严把课堂教学关、严把质量分析关。

1、             备课:

 

常规要求

检查重点

教学目标

1、  根据区教院的学科要求有学期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

2、  三维目标分开制定(根据区级要求可略作调整)。

3、  有重、难点,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

1、  正确把握所教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

2、  根据教材内容,有“两纲”渗透,用不同颜色笔标出。

3、  根据不同课型,教学环节要求清晰。本学科教学5年以下者各环节之间要有过渡语言。

4、  语、数、英学科根据每个不同的教学内容自行设计适合我校学生的补充练习。

5、  有整体板书设计。(语、数、英、自然)

1、  练习设计在备课后集

中体现,各备课组一致。

2、  本学科教学5年以下

者要求详案。

两次修改

针对班级情况、学生情况进行课前及时修改。

1、  用蓝笔标出修改内容。

2、  总量不少于50%

课后反思

1、根据《教后10记》开展及时展开课后反思。力求在教学策略和方法等方面总结出有效的实践经验。

1、  全学期不少于教学设

计的40%

2、  300字以上的反思不少

于全学期的25%。(可与当月叙事案例研究相结合)

备课余量

随时有两周以上余量。

 

一学期中,教导处将通过定期与随机方式检查备课2 ---3次。检查重点见表格。各备课组长作好备课电子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学期结束上交教导处。

2、上课:

 

常规要求

检查重点

课前准备

1、根据教学设计准备好相应的媒体或黑板。

2、两分钟预备铃及时到岗。

1、两分钟预备铃及时到岗、不拖堂。

2、教学流程清晰、完整,有小结、有作业布置。

3、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有措施有记录。

课件使用

 

1、  根据学校购买的媒体光盘,新授课有选择地使用不低于50%。并作好记录。

2、  熟练、合理使用教学设备,使教学直观、生动。根据教学内容自制PPT,期末上交1个优秀作品。

教学方法

1、有针对性,要考虑全班各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让全班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教学过程

1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全程参与。

2维持好课堂秩序,避免因课堂秩序问题而引发的各种教学问题。

3根据各学科每月学习习惯培养要求推进工作。对学生做到有布置、有记录、有反馈。

本学期教导处继续配合校长室共同深入课堂听好敲门课、预约课、研究课、校级展示课,同时根据表格中的重点检查教师课堂教学的执行情况,发现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闪光点。

3、 作业:

 

常规要求

检查重点

作业量

1、一、二年级基本无书面回家作业。

2、三——五年级语数英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

1、作业不超量,班主任作好协调工作,作业要求一致。

2、簿本封面整洁、学生作业完成态度认真。

3、批改及时规范,订正批改不遗漏。

簿本要求

1、  对簿本的安排各备课组统一要求。做到封面整洁,标识清楚。(全部敲图章或教师手写)

2、  每次作业开头第一行写好日期。订正在教师批改下两行开始,并注好“订正”。(练习册不做要求)

3、  各备课组作业要求、作业量一致。中高年级作文有目录。

作业形式

1、  完成教材配套练习外,可适当补充练习。(练习设计要求见备课)

2、  作业设计可分层。(数学学科在备课中用红笔标出)

3、  各备课组统一设计中长期作业,集中于一本簿本体现。内容以知识拓展、兴趣探究为主。

批改要求

1、  批改及时、规范(备课组统一要求)。对学生的典型错误要有记录有研究。杜绝作业不批现象。

2、  学生订正后的二次批改要及时,做到不漏批。

教导处将通过2---3作业抽查、学生调研等活动全面了解学生的作业负担与教师的练习设计、作业批改等情况。

4、 监控:

 

常规要求

检查重点

平时练习

1、  备课组内成员共同分工合作完成。

2、  形式可分为单元练习、周练卷、复习卷,总量不超过每学期20份。

1、  不超量。

2、通过学生试卷的收集整理检查教师是否全批改。

3、  质量分析按要求完成。

质量监控

(校级)

1、  形式一般分为单项、综合。

2、  时间一般为期中,了解学生当前簿弱环节,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对薄弱学科、薄弱班级跟踪测试。

期末考试(查)

1、  低年级口试提前进行。

2、  笔试按要求分年级集中进行。

质量分析

1、  质量分析完成及时,教师在批改结束后一天完成、教研组长在第二天完成。

2、  质量分析有数据、量化和描述性分析,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3、  重点分析好监控、单元、期终试卷(一学期不少于4次),并结合问题,做好知识点的弥补工作。

整理提高

1、  在各科教师的指导下,全校学生作好试卷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复习提高提供原始资料。

各备课组、教研组作好各自层面上的(周练、单元)教学监控资料的收集工作,并于学期结束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上交教导处集中保存。

5、 辅导:

 

常规要求

检查重点

辅导目标

1、  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从情感教育着手,耐心细致,力争全面提高各基础学科的合格率。

2、  拓宽优秀学生学习视野,提高学科学习兴趣。

1、  义务补习及时到岗。

2、  辅导记录完整。

3、  学困生辅导效果显著。

辅导时间

1、学困生每周一次义务补习,平时课余多帮助。

辅导要求

1、  对学困生课堂教学多关注,作业辅导重基础,方法讲解多耐心。平时作好记录。

2、  对优秀学生的辅导要注重拓展,介绍一些相关读物等。

6、评价:

 学业评价要关注、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变化与进步。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评价,改变轻平时重考试的现象,全面、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学业情况。教师要认真填写《学生评价手册》,对学生多鼓励、和家长多沟通。综合组的老师要善于在平时有意识地多观察学生,分阶段地把按学校要求填写评价手册。各学科学习习惯培养的情况要在手册中加以体现。各教研组也要在平时活动中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学生成长评价标准,建立并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二)教研组建设:

各教研组、备课组要围绕学校区级教科研课题《基于多元文化背景学生的教学新实践之研究》开展校本研训活动。活动形式由各教研组、备课组根据自身需求自主安排,可以由理论研读、交流,主题式教研活动、三课二反思、教学叙事案例交流等活动组成。本学期起在语文二、三年级备课组作试点,提倡同学科不同年级备课组轮流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切实提高活动效益。

1、研究课要求:

每节研究课有研究主题(1、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策略 2、学科教学策略使用)

研究过程:

1)第一位教师准备教学设计,提前于公开教学一周挂校园网“课堂教学研究”下。

2)集体讨论,由第二位教师(执教者)修改教学设计,提前于公开教学两天挂校园网“课堂教学研究”下。

3)上课、听课。(同学科必须听研究课、邀请专家参与)

4)评课。第一位与其余教师针对两个研究主题,根据实际教学效果进行1500字书面评价,于公开教学后两天内挂校园网“课堂教学研究”下。

2、听课要求:

1)听课之前从校园网了解教学设计。

2)记录好每次的听课过程,对课堂的评价用红笔标于听课本的右栏。

3)每次听课按要求写好台头。在听课记录本第一页目录中写明课题、学科、执教者等情况。

4)听校级研究课当天填写好评价表,上交教导处。

5)综合学科对本组内的老师至少互听一轮的课。

3、对教研(备课)组长的要求:

1)  每次活动教研组长要提前做到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

2)  每次活动过程中根据教师的发言安排好相关记录。每次活动完毕有考核。

3根据校级科研课题开展学科子课题研究,对课题的研究进程及实施步骤记录于工作手册。组织好每学期的校级研究课。期末收集整理研究课全程上交教导处。

(语文:每年级1节;数学:2节;英语:1节;综合:3节)

4备课组长每月听组内每位老师的课一节(每学期校内不少于10节,总节数不少于15节),做到多交流,多探讨,提升组内整体水平。教研组长每月有选择的听取各年级的家常课(每学期校内不少于15节,总节数不少于20节),并与教师、备课组长多交流、多指导。

4、对教师的要求:

1)每位教师参加活动要有与主题相关的准备并积极参与活动,每学期校内听课不少于8节,总节数不少于10节。

2)每位教师可在备课组长的安排协调下出好学生的练习卷。

3每位教师每月撰写一篇教学叙师案例研究(可以结合学习习惯培养、教学策略使用撰写,每次不少于1000字);每学期至少参与一次备课组或教研组研讨课,上交教学设计或评课资料;每学期末上交一篇比较成功的学习习惯培养经验总结;上交一个制作比较成功的学科PPT课件。

5、对校骨干教师要求:

学校骨干教师要在教研组的各项教研活动、科研活动中起好带头示范作用。根据学校要求作好每学期的学科讲座,上好教学示范课,及时与结对教师听好随堂课,辅导好该教师的一节公开课。

6对实习教师要求:

    认真完成每周的听课活动,积极讨教教学实践经验。完成期末汇报课。

各教研组、备课组具体活动时间安排:

语文:周二下午1430—1630(单周大组、双周小组)     

数学:周一下午1430—1630

英语:周四下午14301630                        

综合:周一上午第一、二节课

三)学习习惯养成推进

(一)学校:

1、期初安排学校整体推进的学习习惯四条带齐学习用品、回家作业按时完成、两分钟准备工作好、课堂纪律保持好),在学生中宣传争做“长二习惯福娃”活动。

2、期中根据各班级推出的每月学习习惯推进好的学生(挂校园网)、各教研大组每月推出的学科学习习惯推进好或者进步明显的学生,综合评定“长二习惯福娃”。

3、期末再一次评定“长二习惯福娃”;教导处召开学习习惯培养经验交流会。

(二)教研组:

1、根据学生状况和上月习惯推进效果,每月制定3条学科重点推进学习习惯。

2教研大组根据每月推出的学科学习习惯推进好或者进步明显的学生,综合评定期中阶段“长二习惯福娃”;以教研大组为单位,召开学习习惯中段(成果、困惑、困难)交流会。

3、期中,期末再一次评定“长二习惯福娃”。

(三)班级:

根据学校推进的四点习惯培养要求,每天做好“长桥二小学习习惯养成检查表(班级)”的纪录工作,每月根据记录评选学习习惯推进好的学生,上报教导处。

(四)任课教师:

根据各学科每月3条重点推进学习习惯,做到平时每周纪录好“长桥二小学习习惯养成学科检查表”;期中阶段对半学期工作小结、反思,在教研组范围交流;期末阶段对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经验学校范围交流。

四)数学重点学科建设推进

1、结合大队部红领巾广播进行每两周一次的数学小故事广播。

2、开展全体学生争做“长二智慧福娃”活动。各年级每周有一次揭榜竞赛活动。每星期一负责教师将数学问题公布于告示栏中,学生思考后可以将答案告知任课教师,尝试答对者在单元试卷中加分(95%+5%)。

3、各年级重点了解一位数学家,学习数学家们对科学追求不畏艰辛、不怕失败的坚定信念。

4、学生的学科活动,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设计不同的任务型数学活动(校园中的图形)。

五)其它工作:

1、    每周五下午1230—第一节课结束,让学生自行选择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参加学校开设的各类拓展课程。任课教师作好资料的积累。

2、    加强对综合学科的教学管理,做好体煅达标工作。提高专用教室的使用效率。组织好各学科的骨干学生队伍,积极参加区级或以上的各项比赛。

3、    11~13周,各学科以年级组为单位设计学生喜欢的学科活动项目,进行竞赛活动。

4、    加强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每5周发放一次学生手册;一学期召开1---2次家长会;一学期召开1---2次学生座谈会。

5、    继续深化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认真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灵活多样的专业技能训练和比赛活动。(4月份开展换位解答试卷活动)

6、    组织好各类区级教学类比赛。(建襄杯、东二杯、汇师杯)

                           

月份

教师教学重点考核内容

周 次

                                

 

 

2

1)  备课检查

2)  个人教学

计划

3)填写每周学习习惯表

1

 

1)  教学工作会议。2)教研组、备课组制定学期活动计划并上交。

3)学校拓展课程安排。4)备课检查。5)个人教学计划上交。

2

 

1)行政随堂听课开始。2)各备课组、教研组上交教学研究课内容与周次安排。36项校本拓展课程设计定稿。

 

 

3

1)  叙事案例

2)  电教使用

3)  作业检查

4)  填写每周

学习习惯表

3

1)拓展课程会议。(安排庆六一节目)

4

1)综合组校本教研听评课活动。

5

1)学生作业检查。2)数学组校本教研听评课活动。3)骨干教师示范课。

6

 

1)语文组校本教研听评课活动。2)叙事案例交流。3)填写并发放学生成长手册。4)教学工作会议。

 

 

4

1)叙事案例

2)电教使用

3)备课检查

4)填写每周学习习惯表

 

7

 

1)综合学科知识普及活动。2)英语组校本教研听评课活动。3)青年教师专业技能比赛。

8

1)备课检查。2)骨干教师讲座。

9

1)期中教学监控与反馈。2)学习习惯培养中段交流。

10

 

1)填写并发放学生成长手册。2)综合组校本教研听评课活动。

3)叙事案例交流。 4)教学工作会议。

 

 

5

1)叙事案例

2)电教使用

3)备课抽查

4)填写每周学习习惯表

11

1)数学学科竞赛活动。

12

1)语文学科竞赛活动。2)骨干教师讲座

13

1)英语学科竞赛活动。2)数学组校本教研听评课活动。

14

1)完成第二阶段校本课程设计。2)备课抽查。3)叙事案例交流。

15

1)教学工作会议。2)语文组校本教研听评课活动。

 

 

6

1)  电教使用

2)  作业检查

3)  填写每周

学习习惯表

16

1)学生座谈会。2)作业检查、反馈。3)新教师汇报课。

17

1)制定期终复习计划。2)教师上交自出期末卷。3)语文、英语学科口试。

18

1)学习习惯经验交流会。2)综合组教师开始期终评价。

19

1)各科期终考查、考试。2)结束工作、上交各类资料。3)教学工作会议。

                                                                                                                        长桥二小   教导处      

20082




网站维护部门:长桥二小信息组 | 学校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360浏览器兼容模式浏览

您是第位访问者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