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2025-04-21][]
登录注销
相关内容列表:
2006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6-08-30

长桥第二小学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校本教研活动为抓手,以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新起点,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学常态管理,注重基础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并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拓展课程管理,开发整理突出学校特色的游戏校本课程。

2、在遵循校本教研活动制度上,组织好每次教研活动。将理论学习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上好学科研究课、各级公开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监控,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三、 具体工作:

一)流程管理:

1、备课:

认真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备课要有教学内容、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随笔(不少于40%在备课中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备多媒体的使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知识、认识能力、学校各年级段要培养的学习习惯。各学科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做到发挥集体的作用,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年级组统一教学的重难点、统一课后练习的拓展和预习要求等。

本学期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差异,做到不少于50%的课前修改注重整体结构的设计,注重设计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形成个性化的设计方案,使备课过程成为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教导处将结合教研组一起检查备课2 ---3次。

2、上课: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每位教师必须认真执行课程安排、认真落实学校课堂教学规范,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全体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把课改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学思想上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过程上要趋于开放和灵活;组织形式上要趋于宽松民主;评价上要趋于多元。除关注学生的一般能力外,更要关注学生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信心、意志、毅力等。在学生接受教育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学期教导处继续配合校长室组织教研组长共同深入课堂听好敲门课、预约课、研究课、校级展示课,检查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探讨教学模式、发现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闪光点。

3、作业:

在以往规范学生作业和教师批改方法的基础上做到基本天天清。各位教师也要注意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依据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来精心设计练习,严格控制数量,提倡分层练习。作业布置时要注重口头作业与书面作业相结合,短期作业与中长期作业相结合。

及时认真地批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充练习和帮教。本学期将以各年级统一的作业量和作业要求作为教导处检查作业的重点教导处将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作业2---3次。

4、辅导:

            在各项教学工作中注重两头的辅导,各任课教师加强对优秀学生的辅导(推荐课外读物、拓展知识面、提高能力),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补习(课前指导预习、课中多提问、课后指导复习和查漏补缺)。学困生个案研究要进一步深入,在个案积累的同时,注重帮困矫治方法、策略、途径、方法的研究。学校将对学困生进行抽测,力求目标落实,措施到位,全面提高各基础学科的合格率。

5、监控:

继续进行每两周一次备课组互控;每月一次教研组监控;要及时出好年级组统一的单元试卷,加强检测,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问题,做好试卷分析,并结合问题,做好知识点的弥补工作。教导处将针对起始年级、毕业年级、薄弱班级、薄弱学科作不定期调控并追踪听课、找寻突破口、及时提供相应的矫正改进方案,切实帮助任课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各备课组、教研组作好各自层面上的教学监控资料的收集工作。本学期学校将试卷命题纳入教师基本功考核内容之一。

6、评价:

 学业评价要关注、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变化、进步,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评价,改变轻平时重考试的现象,全面、准确、科学的评价学生学业情况。在进行横向比较的同时,更注重纵向的比较,在分析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还应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不进行期中考试,期末学业评价(除三、四、五年级的语文、数学学科外)只进行学科考查。并可根据《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中的具体要求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和学科要求采取年级组统一的形式进行考查再记录。

二)教研组建设:

      教研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学校教研组要成为优秀教师成长的摇篮,就要坚持研训合一。要认真组织好全组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要善于对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进行评析;要坚持对学科教材进行通篇剖析;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通过自学、培训、研讨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教研组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

继续以上学期“参与”、“合作”、“实战”的模式组织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本学期各教研组要围绕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实效性的活动,活动做到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有中心发言人、教师参加活动有准备(问题、困惑、一得……)。

在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合作下,每个教研组一学期有不少于4节的校级教学研究课。学期初上报教导处,由教导处进行统筹安排。 在听课活动中,做到课前有准备,把听课活动作为推进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对待。课后要评课,善于捕捉教学中的某一环节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在新的理念如何转化为新的教学行为方面多研究、多探索、多实践。及时作出反馈,从听课活动中发现亮点,看到问题,不断改进,推动教学工作沿着良性的轨道发展。

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交流,教师一学期内同学科听课不少于8节,备课组长不少于10节,教研组长不少于20节。

各教研组具体活动时间:

语文:星期二下午两节课后(每月一次)

(一年级:周一下午两节课后            二年级:周二下午两节课后

三、四年级:周二下午两节课后         五年级:周三1230到第6节课)

数学:周四下午两节课后

英语:星期三下午两节课后

综合:星期一上午第12节课

三)重要工作:

1、切实落实“两纲”精神进课堂,将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八荣八耻教育与学校的备课组活动、教研组活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紧密联系。

2、配合区教育局本学期重点推进的拓展课程工作,开发适合学校特点的游戏校本拓展课程,在学期中开展青年教师拓展性课程的教学比赛。

3、数学教研组作好区级科研课题《小学低年级运用学具辅助数学教学的研究》的研究和结题工作。

4、学校要完善对教研组的管理制度,确保教研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教研室和学校教导处要经常深入教师,深入课堂、深入学生,通过听课、查资料、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深入地了解各教研组工作情况。

四)其它工作: 

1、    加强对小三门课程的管理,加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专用教室的使用效率,做好使用登记,组织好各学科的骨干学生队伍,积极参加区级或以上的各项比赛。每周一、三、五中午电脑房对四五年级的学生开放。

2、    各学科本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的宗旨在12月集中举行学科活动月的活动。

3、    在学生自行选择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本学期继续在一、二、三年级开设探究课程。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全校各年级开设兴趣小组活动,要求明确目标,抓出特色。

4、    加强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每5周发放一次学生手册;一学期召开2---3次家长会;一学期召开1---2次学生座谈会。

5、    加强图书工作,定时对学生开放,同时加强图书的借阅流动量。

6、    12月一年级家长展示活动。

三、              每月工作重点:

9月:各教研组、备课组制定计划、进行两纲进课堂的研讨;落实本学期的拓展型课程。

10月:青年教师拓展性课程教学评比。

11月:学校教学质量监控。

12月:学科活动月。数学组科研课题结题。一年级家长展示活动。

1月:期终复习与考试;结束工作。

                           

  

   

                                

1

9/1

教研组长会议;各条制定计划。

2

9/4-9/8

备课检查;各条上交计划;行政随堂听课开始;兴趣小组组队。

3

9/11-9/15

两纲进课堂研讨,兴趣小组活动开始。

4

9/18-9/22

两纲进课堂研讨。

5

9/25-9/29

教研组长会议;发放学生成长手册。

6

10/2-10/6

长假

7

10/9-10/13

拓展课程教学评比;五年级区学习能力测试。

8

10/16-10/20

拓展课程教学评比;作业检查。

9

10/23-10/27

教师备课抽查。

10

10/30-11/3

发放学生成长手册。

11

11/6-11/10

学校学习质量监控;教研组长会议。

12

11/13-11/17

整理长二学习好习惯;准备上交课件。

13

11/20-11/24

整理游戏校本课程。

14

11/27-12/1

学科活动月。

15

12/4-12/8

学科活动月;教研组长会议;发放学生成长手册。

16

12/11-12/15

学科活动月;发放学生成长手册。

17

12/18-12/22

数学组科研课题结题。

18

12/25-12/29

一年级家长展示活动。

19

1/1-1/5

教研组长会议。

20

1/8-1/12

学生座谈会;学习困难学生跟踪测试。

21

1/15-1/19

制定期终复习计划;各学科做好补缺补差工作。

22

1/22-1/26

备课检查;作业检查;期终考察与考试。

23

1/29-2/2

各条结束工作;家长接待;发放学生成长手册。

                                                                                                                          长长桥二小教导处               20068




网站维护部门:长桥二小信息组 | 学校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360浏览器兼容模式浏览

您是第位访问者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