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第二小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备课组计划
一、工作目标:
发挥教研组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以校本培训为学习、实践、反思的平台,提升学校教研水平, 努力营造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的良好教研氛围,遵循学科教学规律,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注重为每个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各项活动,实现我校学生“负责任、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的培养目标。
二、重要推进工作:
(一)德智并重,文道统一无痕渗透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质量观,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以“文道统一 无痕渗透——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认识与实践”为主题,进行相关的教研活动,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渗透途径等方面探索有效落实语文学科育人的相关策略,促进学生德与智的双重提升。
(二)质量分析,层层落实改进教学
认真做好日常考试的质量分析,通过个人反思,备课组研讨等方式,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三)习惯培养,阶段推进以生为本
认真分析年级各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上的不足,梳理出急待培养和改善的语文学习习惯,并根据年段特点制定出系统的、循序渐进的习惯养成目标和评价措施。
三、具体工作:
1、备课:
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时要树立单元整体教学的意识。备课中新授、练习环节要体现对单元知识点的重点关注,新授课、复习课有板书设计。练习课精心设计练习,教案可适当简练。
二次修改重点关注单元德育渗透主题和每课的德育渗透目标是否适切和表述是否科学准确;教学环节中德育的渗透过程描述。
教学反思不少于总量的40%,形式可采用课堂实录式或描述式,着重记录和反思“德育在小学语文中的无痕渗透”的过程或策略及效果等。职初期教师每课都需要有反思,一周至少一篇300字左右教学反思。
2、上课:
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和德育的无痕渗透,课堂教学有小结、有相应作业布置、不拖堂。课堂中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3、作业
(1)根据《教学管理条例》中的规定,组内统一簿本要求(封面、格式等)、作业布置(内容、题量)、批改要求(格式、评价等)
(2)备课组活动时根据学情,对已有的练习设计资源进行改进和完善。
(3)继续推进作业分层设计与布置工作,默写与抄写作业与星级奖励、免做单结合,减少机械性重复作业、周末的练习设计中用三星等级来体现分层。
(4)结合学校德育活动和学科教材中的内容,继续开展中长期作业的设计,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学科创新能力。学期结束按照年级为单位整理上交中长期作业的设计。
(4)日常练习等由组内成员共同分工合作完成。形式可分为单元练习、周练卷、复习卷,总量每学期不超过24份(一般单元卷4份,复习卷期中期末各2份,周练12份,单项4份)。每份试卷的台头统一规范,标识清晰,便于学生排列和整理。
² 字体字号:台头(黑体,小三);卷面(宋体 小四)
² 间距:20左右
4、质量分析:
(1)电子稿:期中、期末质量分析要及时,任课老师一般批改结束后1天完成,组长在2—3天内完成。要兼有数据分析和描述性分析,提出有效的调整措施和补救方法。
(2)考试情况分析本:一学期不少于4次(其中1次为期中,1次为期末),一律用手写。另2次的质量分析,要求分析的单元统一,总体情况一栏中可对命题范围和考核重点进行简单描述;班级的总分、平均分,简单罗列得分率高的题型及原因等。具体例举一栏中着重对错题进行分析,要求举例完整、措施详尽。通过组内交流寻找问题,思考对策,缩小班级差距。
5、辅导:按照学校要求做好义务补习和日常辅导工作。
6、评价:
将日常评价和总结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要基于课程标准,把握年段要求,制定适切的评价目标,创新和丰富评价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
(二)校本研修
本学期研究主题:“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无痕渗透”。
1、磨课活动
围绕主题进行备课组磨课活动。研究如何以语文学科为手段,通过学
科专业的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何改进或完善我们的备课和教学手段,以促进教育为取向的语文学科教育的落实?
具体要求和检查重点:
(1)磨课教师:职初期教师每学期磨课2次,45岁以上教师每学年磨课1次,其余教师每学期磨课1次。每次磨课前教案及时挂网。备课组评课前能进行简单说课。
(2)听课教师:听课前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根据学校教学要求记录完整。听完课要及时进行评课。(包括听课本和网上评课)
备课组长校内语文课不少于12节,总听课数不少于15节。
教师校内语文课共不少于10节,总听课数不少于12节。
(3)本学期组内共有三位老师磨课,两位职初期老师磨课2次,一位老师磨课1次。组内每位教师应完整参与这5次组内磨课过程并进行网络评课。
3、期末上交一份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章和一份教案和课件。
四、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具体活动时间安排:
每月前三周的周一下午14:30—16:30 (遇国假另行通知)
五、形式和方法:
2013年9月
周次 |
地点 |
形式 |
内容 |
主持人 |
参与者 |
1 |
一楼办公室 |
交流研讨 |
1、9月学习习惯的制定和推进计划。 2、磨课时间的安排 3、准备期教材研读,整理德育目标。 |
费丽娜 |
许燕勤 高泠 秦莉 |
2 |
一楼办公室 |
沙龙 |
1、理论研读:学习《作业》。细致了解“作业完成、批改、讲评 ”等基本规范。 2、统一组内作业书写格式、教师批改格式以及试卷整理要求。 |
许燕勤 |
费丽娜 高泠 秦莉 |
3 |
一楼办公室 |
沙龙 |
1、9月学习习惯推进的反馈,制定10月学习习惯推进计划。 2、研讨一年级教学特点。讨论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及评价要求。 |
高泠 |
许燕勤 费丽娜 秦莉 |
6 |
一楼办公室 |
交流研讨 |
1、讨论识字要求及评价,阅读要求及评价。 |
秦莉 |
费丽娜 许燕勤 高泠 |
7 |
一楼办公室 |
交流研讨 |
1、讨论一年级写字要求及评价,写话要求及评价。 |
费丽娜 |
许燕勤 高泠 秦莉 |
8 |
一楼办公室 |
交流研讨 |
1“看拼音读课文识字”单元教材分析,整理单元目标。 2、10月学习习惯反馈,制定11月学习习惯推进计划。 |
许燕勤 |
费丽娜 高泠 秦莉 |
10 |
一楼办公室 |
诊断式 |
单元练习质量分析 |
高泠 |
许燕勤 费丽娜 秦莉 |
11 |
一楼办公室 |
听课、说课、评课 |
1、组内老师磨课评课 |
秦莉 |
许燕勤 费丽娜 高泠 |
12 |
一楼办公室 |
听课、说课、评课 沙龙 |
1、组内老师磨课评课 2、11月学习习惯反馈,制定12月学习习惯推进计划。 |
许燕勤 |
费丽娜 高泠 秦莉 |
14 |
一楼办公室 |
听课、说课、评课 |
1、组内老师磨课评课 |
费丽娜 |
许燕勤 高泠 秦莉 |
15 |
一楼办公室 |
听课、说课、评课 |
1、组内老师磨课评课 |
高泠 |
许燕勤 费丽娜 秦莉 |
16 |
一楼办公室 |
诊断式 |
1、单元练习质量分析 2、12月学习习惯反馈及学习习惯小结。 |
秦莉 |
费丽娜 许燕勤 高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