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开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逐步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二、主要措施
(一) 提高心理辅导教师专业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依托于一支素质强硬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我校将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心理辅导培训,从培训教师入手,帮助教师丰富自身的心理辅导知识,提高心理辅导能力。
1、利用一切有利机会,选派学校的心理辅导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
2、学校运用专用资金,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订阅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如《大众心理学》、《心理与健康》等,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资料,阅览室、图书室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书籍。
3、在校级相关宣传资料中刊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新动态和新信息,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氛。
4、要求班主任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实践,并及时积累经验和整理、收集相关的辅导资料,以达到促实践求进步的效果。
(二) 完善心理咨询室服务学生
1、继续开放心理咨询室,欢迎学生倾诉自己的烦恼或困惑,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学生,做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导。
2、成立心理咨询教师队伍,有计划、有安排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对来访者做到尊重、理解、耐心、疏导、解惑。
3、在校报以及校园网上开设“知心姐姐”专栏,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辅导。
(三) 遵循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教育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校以学期为段确定辅导教育的重点,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常规教育辅导活动。
2、各班主任根据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年级段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心理辅导教育,每学期择优上交二篇心理辅导记录。
3、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少先队活动有机结合,并要求班主任注重在平时的晨间教育、班队教育、生活的交流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各任课教师和卫生老师也要在平时的学科教育和卫生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辅导教育。
三、每月主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复杂,当今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时刻困扰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比如学生意志脆弱,经不起失败和挫折的洗礼;自我意识较强,以自我为中心,不和群,不善于合作;生活独立能力较差,依赖性较强,不喜欢自己做事,对父母的依赖太多……虽然这些都算不上是很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这些心理上的弱点却也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特别是人格的健康塑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作为学校的心理辅导组织,我们的职责是运用各种有利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发展。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了学生易于接受的广播形式进行自我心理、学习心理、人际心理、生活心理、合作心理、快乐心理、成功心理等各方面的教育辅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心理健康内容,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使心理健康的概念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得到渗透,促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对心理问题的产生起到预防的作用。
201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