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寒假将至,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贯彻落实“两纲”教育,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营造安全、温馨、健康、快乐的假期氛围。
一、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未成年人寒假工作领导小组,王海萍校长任组长,陈洁、张卫华、许燕勤、陈春梅、傅全红、施永兰任组员。
二、学校工作要求
1、学校放寒假前要进行家长接待,印发《告家长书》,将学校寒假工作的计划、要求告知家长, 得到家长理解和支持,指导家长合理安排子女假期生活,切实履行监护人责任。
2、学校做好中小学生假期健康和安全教育工作的宣传,放假前集中开展一次健康和安全教育专题活动,普及安全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未成年人自助、自护、自救能力。明确要求学生不进入网吧,远离“黄”、“赌”、“毒”。围绕“反对邪教、崇尚科学”的主题,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拒绝邪教。
3、学校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学习节日文化;培养未成年人关心父母、孝敬长辈、感恩社会的意识,真实表达自己感激与祝福之情;注重对未成年人文明节俭习惯的培养,学习宣传环保节能知识,倡导节能环保理念。
4、学校利用春节前后的时间开展家访活动,要特别关心各类特殊学生,要在生活、经济、心理上等给予指导和帮助,丰富他们的寒假生活。
5、学校开放体育场所供学生活动,适当开展各类有益的小型活动。要指导学生利用假期,结合实际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提倡与小伙伴一起锻炼,养成运动好习惯。
6、学校在寒假前要对化学物品、重大财产等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必须做好假期值班工作。对突发事件要妥善处理,及时上报。
三、学生生活:
(一)活动主题: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活动主线:
开展以“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为主线的系列活动。通过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和创新多样的活动手段,引导学生理解民俗文化、实践文明节俭、学会孝心敬老、懂得关爱他人。
(三)具体内容:
1、制作一张“节日小报”
●活动目标:以班级为单位,制作一张电子版“节日小报”。
●参与对象:小学一至三年级同学,开展画一画“我们的节日”活动;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以小组结伴方式制作一张电子版“节日小报”。
●相关要求:
(一)以春节、元宵为背景,以班级为单位制作一张符合学生特点的电子版“节日小报”。
(二)开学后,将制作的电子版节日小报上传给班主任,班主任收齐上交到大队部,再进行挑选发送到至“心域网”活动专栏。
(三)开学后,学校推荐三篇电子版“节日小报”上传至徐汇区教育信息网,参加评比。
●版面题材推荐:(仅供选择,可以拓展)
回乡探亲的学生能采集家乡的游戏、民谣、民歌、戏曲小调,工艺手工制作等,为丰富学校的一校一品做贡献。
2、读好一本课外书
●活动目标:
每人读好一本课外书,以电话形式与小伙伴进行交流。
●参与对象:一——五年级学生。
●相关要求:要求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书本,进行阅读,将自己喜欢的片断或者有趣的内容,通过电话形式(或伙伴交往)告诉自己的伙伴。
3、开展一次社区服务活动
●活动目标:以“假日小队”或班组为单位,开展一次社区服务。
●参与对象:三——四年级学生。
●相关要求:
(一)遵循安全第一和就近、多样的原则,在居住点所在社区、居委开展社区服务活动。
(二)开展一次力所能及、切实可行的社区活动,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区活动推荐:(仅供选择,可以拓展)
看望孤寡老人和军烈属;为父母、长辈做顿饭;给身边外来务工子女送祝福;捐献多余的书籍和文具;为楼道打扫卫生;参加社区、居委组织的社区联欢会……
4、进行一次亲子体育锻炼
●活动目标:在合适的地点,进行一次体育锻炼。
●参与对象:一——五年级学生。
●相关要求:
(一)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所住小区或适合未成年人锻炼的场所开展活动。
(二)根据自身实际条件,选择锻炼内容,形成循序渐进的长效机制。
●锻炼内容推荐:(仅供选择,可以拓展)
跳绳;毽子;呼啦圈;长跑;游泳;溜冰;九子游戏;球类运动……
5、拜访一次亲朋好友
●活动目标:在拜访亲朋好友的过程中,能够指导风俗和礼仪,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参与对象:一——五年级学生。
●相关要求:
事先知道拜访的礼节和礼仪,在拜访过程中能够有礼貌。
6、做好一本“寒假生活”
●活动目标:认真做好每一次的作业,要求保质保量。
●参与对象:一——五年级学生。
●相关要求:保质保量,温故知新。
四、中小学假期时间安排
中小学生放假:
学校行政人员和教职工上班时间:
学生返校时间:
开学时间:
长桥第二小学
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