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粽子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 “粽、含、剥、胃、惹、政、怀、崇、献”等9个生字。重点识记“粽、剥、惹、崇”4个生字。通过找近义词、结合课文内容等方法理解“惹人喜爱、崇敬”等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找到并积累描写粽子形状、颜色、滋味的句子,感受作者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3、根据提示,说说端午节的来历。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找到并积累描写粽子形状、颜色、滋味的句子,感受作者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2、根据提示,说说端午节的来历。
教学准备
老师:相应的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激趣,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都和吃有关系。先请大家来做一道连线题,请看大屏幕,请用“在什么节人们会吃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出示连线题) 开火车
师:端午节是要吃——粽子
2、出示课题:44粽子
请生读词,注意读准平舌音 师板书:粽子(粽子用米做成,米字旁)
齐读课题
3、听记句子,学习生字。
(1)听记
师:老师这里有一句和粽子有关的句子,请你仔细听、用心记。
粽子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 指名说
(2)学习“惹”,读准翘舌音。指导写字。读词“惹人喜爱”(读出喜爱的语气),给它找近义词。
(3)齐读句子。
过渡:是呀,粽子的形状、颜色和滋味可惹人喜爱啦。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一找:课文哪几小节写了粽子的形状、颜色和滋味?
2、交流。
三、细读课文,了解粽子形状、颜色、味道以及粽子的由来,感受作者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过渡:课文中提到的是枣子粽,那么文中又是如何介绍它的形状、颜色和滋味呢?
(一)学习课文2-4节,了解粽子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1、 自读第2-4节,找出描写粽子形状、颜色和味道的句子,用括号括出来。
2、随机交流。
●形状
1)指名读、齐读
出示句子: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
2)出示图片,想象说话
师:你们看,这就是粽子(出示实物)。它的形状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回去数一数看看你吃的粽子有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和几个三角形。(边说边指)
其实,现在除了有这种常见的三角粽以外,聪明的人们还独具匠心地设计出了像枕头似的——,像细细的螺丝的——,像
说话:粽子的形状真特别,有的像_______,有的像_____,还有的像______。
2)指导朗读
师:粽子的形状很特别,可惹人喜欢啦。来大家一起读一读第2节。
过渡:观察完粽子的形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颜色吧!
●颜色
1)出示句子: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2)学习生字:剥 正音 指导写字,请生做小老师,其余在手心写。
拼读词卡:箬叶(出示实物:这就是包粽子用的箬叶。) 开火车读
拼读词卡:糯米 正音 开火车读
齐读句子
3)速读,圈出句子中的颜色词。
师:你能按着顺序说吗? 交流出示
4)引读,了解煮熟前后颜色的不同
师:先请男生来读读上半句,女生来读下半句。想想说说老师为什么要叫你们这样读。
男女生读
师:粽子煮熟前、煮熟后的颜色还是不一样的。煮熟前,箬叶是——,糯米是——,枣子是——;煮熟后,箬叶是——,米团是——,枣子是——
师:你看,这么多颜色,可真漂亮呀!而且煮熟前后的颜色还是不一样的,多特别呀,多美呀!
3)引读,感受粽子颜色的美
师: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呢?
你看,这粽子煮熟前外层是——翠绿的箬叶,这箬叶绿得发亮,可美啦!里面包裹着的是——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绿的、白的、红的,颜色可真丰富啊!煮熟后,这翠绿的箬叶变成了——墨绿色的箬叶,剥开箬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洁白的米团,仔细一看这米团里还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枣子,红得发亮,多诱人啊,就好像一颗颗——玛瑙。很是——好看。
板书:好看
4)指导朗读
师:这么好看的粽子难怪会——惹人喜爱,谁愿意来读一读?
请生读、齐读
(评价:哇!你读得真是太美啦!还有谁想读得更好? 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这好看的粽子就在眼前啊!听得出来,你很喜欢这粽子。)
4)尝试背诵(出示词语搭配)
过渡:粽子的颜色真是好看极了,使人忍不住想要尝尝它的味道。它的味道怎么样呢?
●味道
1)交流出示: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师:文中说到粽子的味道——美极了。板书:美极了
尤其是这枣子粽,吃上去——甜而不腻
读词,理解“甜而不腻”:淡淡的甜,比较爽口
齐读句子
2)指导朗读
师:这粽子的箬叶闻上去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剥开箬叶,在洁白的米团上咬上一口,有糯米淡淡的甜味,还有枣子淡淡的甜味,但吃上去却——甜而不腻,味道好极了。所以才会——惹人喜爱。谁愿意来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评价: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这粽子非常美味!听了你的朗读,我真想马上吃到这粽子!)
3)引读
师:而且粽子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可真是——惹人喜爱。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其实除了枣子粽,粽子有很多不同的口味,比如(随机请生来说)鲜肉粽、咸肉粽、蛋黄粽、赤豆粽、豆沙粽……但无论什么口味的粽子人们都非常的喜欢,因为粽子的味道实在是——美极了。
4)齐读第4节
师:现在让我们再一起来回味一下这美味的粽子。
5)尝试背诵第4节。
出示词语:甜而不腻 消暑开胃 营养丰富
(二)学习第一、六小节,根据提示,说说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过渡:粽子不仅形状、颜色和味道惹人喜爱,而且这粽子还包含着一个感人的故事,能引起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呢!
1、自读课文第6节,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
崇:有什么好方法记? 读词“崇敬”
政:“正”最后一笔横变提
献:三拼音
3、齐读句子
师:让我们把生字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4、引读
师:原来,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板书:纪念屈原,强调“纪”)
那屈原是谁呢?——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
师:是呀,屈原十分爱国,也很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是并没有受到重用,后来国家灭亡了,他虽有心想要报效祖国,却没有办法挽回,只得以死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就在同年
正是因为人们崇敬他,爱戴他,在他死后,那些爱护他的人为了不让他的尸体被鱼虾吃掉,便将煮熟的米饭用叶子包起来,然后丢进江中喂鱼虾。两千多年以来,人们崇敬他,怀念他,也一直都是这样做,这也就成为了端午节的习俗。因此,每年端午节,大家——把粽子投入到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祭品”就是用来拜祭死人时的物品。这里的祭品指的就是——粽子。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师: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来读一读。
5、根据提示语,说说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1)同桌说
师: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说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吗?
出示词语:爱国诗人屈原
纪念 崇敬
粽子 祭品
(2)请生交流
(3)自由说
(4)出示吃粽子的由来,齐读
6、出示第一节
师:正是为了要纪念屈原,所以——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四、小结全文、复习巩固
1、小结:人们喜爱粽子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思念。
师: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粽子色香味俱全,深受人们的喜欢,你们喜欢吗?为什么喜欢?
出示:我喜欢粽子,因为___________。
(随机:时间多再进行)
2、熟读词语:粽子、糯米、开胃、惹人喜爱、政治、怀念、崇敬、投入、
板书: 44、粽子
惹人喜爱 形状 特别
颜色 好看
味道 美极了
纪念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