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2025-05-01][]
登录注销
相关内容列表:
2014师德标兵介绍之汪培清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4-10-11

  工作着是幸福的  努力着是快乐的

                                          ——记汪培清老师

汪培清老师,是我校的语文大组长,也是区小学语文中心组的成员。在生活中,她与人为善,感恩知足、幸福快乐;在事业上,她善思乐学、孜孜以求、不懈进取。面对90%的外来务工子女,她没有抱怨,有的只是对学生更多的关爱;面对超负荷的工作量,她没有推诿,有的是顾全大局、迎难而上,与学校共度难关。她甘于平淡,却不甘于平庸,始终斗志昂扬,执着前行。

    一、勇挑重担  乐于奉献 

学校人员缺编,她以大局为重,担任了跨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每天她都精心备课,设计课件;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她忙碌地穿梭在四(3)和五(1)班之间;为了能及时反馈学生作业,她每天都把作业带回家批阅-------身兼跨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汪老师不觉辛苦,只觉重任在肩。虽然家常课对她来说更是驾轻就熟,但面对跨年级语文教学这一崭新的尝试,她丝毫不敢懈怠。她把困难当挑战,把困境当机遇,全身心投入到跨年级教学的研究中: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她关注年段特点;在教学目标的落实上,她正视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她注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求知欲望。虽然她的工作量成倍地增长,但为了使学生学有所得,她无怨无悔。 

     二、严慈相济, 润物无声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汪老师关爱每一个孩子,总是用真诚的“爱”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唤醒着学生的善根良知。虽然她只是四(3)班的一名科任老师,但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她都了熟于心。小席变调皮了,得和他谈谈话了;小哭了,得问问原因,开解一下了;小张顶撞老师了,得和他聊聊了------

 五(1)班是一个活跃的班级,孩子们个性泼辣爽直,要想教育好他们,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副班主任的她,更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学生的活动她亲自参与指导,学生的是非她公正处理,孩子们的教育她从不松懈。尤其对于学困生,汪老师更是关怀备至。小李想参加区里的朗诵比赛,同学们都觉得他成绩不好,让他参加会拖班级后腿。但汪老师给予他支持和指导,让他感动万分。不仅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还积极参加朗诵排练,让小看他的同学对他刮目相看,也让全班同学开始懂得如何赏识他人,关爱同学。

汪老师的爱基于理解、尊重,源于真诚的心灵沟通,让学生们如沐春风。在她指导下,学生们屡屡获奖:四(3)指导卢玉倩获第三届“韬奋杯全国小学生创意作文大赛”三等奖;五(1)班邹文慧学生在上海市“文慧杯”阅读测试活动获优胜奖;四(3)何炎伟、胡钰晗、贺宇希作文刊发于《语文学习报》------

三、示范引领  提升发展

    作为区小学语文中心组的成员,汪老师认真参加“高永娟”名师工作室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理论认识,拓宽教学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多次在区域研训活动中进行公开课展示,讲座交流等,起着示范引领作用。她还被聘为“上海师范大学西部教师(小学语文)培训班”学科带教老师,为西部教育的发展培训教师,献计献策。

作为语文教研组长,她有思路、有规划,针对组内老师的需求开展培训讲座,进行骨干教学展示,并悉心指导每位老师磨课,亲自带领四五年级语文组的《科学编制命题》的实践研究,引领和推动组内老师积极投身“评价改革”,利用现代化技术创新教研组培训形式,把语文组的研训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她自己,也逐渐从一名学科型老师转变为一名研究型教师。近两年,她扎根课堂教学实践,笔耕不缀,硕果累累。

    汪老师就是这样,在充实中不断地完善着自我,在宁静中储积着生命的动力,在平凡的岗位中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在不懈地追求中享受着她的幸福与快乐!




网站维护部门:长桥二小信息组 | 学校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360浏览器兼容模式浏览

您是第位访问者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