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梅事迹介绍
陈春梅老师出生于1974年5月,2006年入党。自1993年师范毕业至今,一直在长桥第二小学工作。在学校教师、家长心目中,她是一位好老师,一贯坚持以身作则,为学生作好示范,对教师真诚相待。在学生的选择下,陈老师也是学校“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之一,曾获得总支、学校“师德标兵”的称号。
一、业务上求精
陈老师从参加工作开始,就把学习当作是自己的需要。她通过阅读教学理论和大量的专业杂志,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她把每一次外出培训当作自己成长发展的阶梯而倍加珍惜,把钻研名师的课堂教学做为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如何导入、问题如何设置、知识如何传授、反馈如何评价、技能如何训练等,都是她认为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她对每一节家常课都认真对待,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思维规律来选择教学方法:有时由旧知识探索新知识;有时用直观操作方式探索新知识;有时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概念。她喜欢在教学设计前充分预设学生的困难,注重教学材料的组织,注重对细节的处理,非常注重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让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有成效。在教学中,她不断学习新知识,反思新问题,提高自身在教学上的创新能力,始终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并逐渐在教学中形成了自己“质朴、智慧”的教学风格。在长桥第二小学工作的这十多年时间里,她的身份也从一名职初期教师逐渐成长为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教学教导。最近几年,她代表学校参加区级评比活动,获得了两个教学评比二等奖和耕耘奖。
二、服务中共赢
身份在变,责任也在改变。除了做好自身的教学工作,陈老师更关注的是学校各个教研组的成长和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办公室里,大家经常看到她和带教的新老师一起动手制作教具,研究新教材,设计课后练习;走过教室的门口,大家也经常看到她听好课后与教师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积极探讨。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她都能充分了解,全面把握,只要有教师有疑问,她就一定能给出满意的答复。她带领着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一起研究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磨课”的形式提高每位教师对日常课堂教学的把握;通过主题研讨、互动检查等形式逐一对教学五环节进行突破,形成共识,形成制度;通过课题的申报和研究,让教师们共同参与课题的过程研究,创设机会进行公开展示,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数学组的老师们和她一起参加了区级课题的研究的全过程,并获得了教科研成果二等奖的成绩;通过实践德智融和模式,设计多组对话式、案例交流式的方法,与教师们一起成为“教育第一、教学第二”这句话的实践者,把学习与做人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成为健康和谐发展的人;为了更好地在教师中起到引领作用,陈老师还总结反思参加各类区级的教学评比活动的经历,将比赛中的要点设计成教师培训、技能评比的项目,带动一批教师共同前进。
在学校里陈老师是一名党员教师,常常要担负起关心群众的职责,她耐心、和气,教师们心里有了苦闷,都挺愿意和她交流;在家庭中、社区中,陈老师同样处处展现了一名党员精气神,家庭和睦、遵纪守法,时刻以“徐汇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2010年12月,陈老师还将在上班路上捡到的一部新手机当即交给了校门口执勤的民警。每年暑期,陈老师也能根据需要参加就近社区的辅导工作。
优秀党员教师,任重而道远。相信陈老师会用一生去完善和维护。
所获成绩:
2006年《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辅助教学的研究》被区百题工程立项。
2006年区级讲座:《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辅助教学的研究》。
2007年度徐汇区园丁奖。
2008年徐汇区第9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8年区级公开课:《平均数的应用》。
2009年徐汇区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二等奖。
2009年徐汇区教科研案例评比二等奖。
2005学年—2009学年,连续5年被聘为徐汇区小学数学中心组成员。
2010年徐汇区小学“新苗奖”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及专业技能评比二等奖 。
2010年徐汇区教育系统“耕耘奖”。
2010年参与研究课题获徐汇区第十届教科研成果三等奖。
2011年参加徐汇区汇师杯教学评比活动获得三等奖。
辛勤笔耕:
2003年《简单条形统计图》教学案例登载于《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案例续集》。
2005年《从一个疑惑开始的探究》登载于《徐汇区拓展型课程案例集》。
2007年《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辅助教学的研究》报告分别登载于《徐汇教育》增刊、《徐汇区第9届教育科学研究或奖成果论文集》、徐汇区科研网。
2009年《浅谈在几何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登载于《徐汇教育》。
2009年《减负增效,在数学新授课堂教学中实施知识点考核》登载于《徐汇教育》。
2009年《小学数学复习课课堂教学初探》登载于《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小学中高年级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登载于《徐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