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马鹿有情
教学目标:
1、能自主认识本课生字 ,联系上下文理解“引导”一词,并积累文中马鹿叫声的语句。
2、品读文中马鹿异样举动的语句,揣摩作者的想法,感受无私而伟大的母爱。
3、学会抓住课文的重点,区分内容的主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这就是马鹿。 板书:马鹿 (老师简单介绍马鹿)
2、人间自有真情在,马鹿亦是如此!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梳理文章脉络
1.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后“阅读芳草地”已简要概括出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出示:
课文记叙了“我们”在森林里拯救了危在旦夕的大马鹿,又在大马鹿的引导下救出掉在陷阱里的小马鹿的故事。
2、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了课文讲了哪两部分的内容?
划分段落
3、区分课文主次
这个“情”就在于大马鹿救小马鹿时流露出的真情,所以课文的第二部分当然是作者要重点介绍的。那么这种“情”究竟是什么情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重点学习和体会的。
三、深入品读,感悟真情
(一)学习第2—3节
1. 让我们先回到“我们”拯救大马鹿的那个场景吧。我们看到马鹿到底遇到了什么危急的情况?读相关内容(出示句子)
2. “危急中”指的是什么时候? 联系上文简要的说具体。
l 大马鹿被两只狼追杀,眼看就要命丧狼口了。
l 两只狼正在追杀一只马鹿,狼的眼睛已瞄准了马鹿的喉咙,随时都有可能命丧狼口。
3、当时情况紧急,大马鹿真的是:危在旦夕。(出示词语)
4、指导朗读
过渡: 眼看大马鹿命丧狼口,情急中,“我”扣动了扳机。狼吓跑了,大马鹿得救了。这就是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接着发生的事让“我们”深有感触,让我们随作者回到老爷岭,细细品味第二部分内容。
(二)学习5-8小节,揣摩“我们”的想法,感受大马鹿的“情”。
2、大马鹿不会讲话,那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引导“我们”解救小马鹿呢?请同学们默读5-8小节,划出大马鹿引导“我们”的句子。
l 马鹿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傻了似的眼睛直直地注视着我们。
l 然后迈着方步,不情愿地朝林中走去。
l 马鹿向前走了几步,忽然停了下来,回头用期盼的目光望着我们,而后又死死地盯着林中的一个地方,一步一回头地朝那里走去。
l 马鹿将我们带到密林深处,在一棵老柞树下,发出了低沉的声音。它围着一个坑子转了一圈之后就跑出去很远,站在一个较高的地方,大声地鸣叫起来。
4、抓住描写大马鹿神态、动作、叫声的语句,揣摩“我们”的想法。
(1)质疑:再默读这些句子,圈出大马鹿异常举动的词语,你有什么疑问吗?
(2)释疑:是啊?大马鹿为什么有这些异常的动作、眼神、叫声呢?它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依据大马鹿的行为,一起揣摩“我们”当时的想法。课文中有一处已写出了“我们”的想法:我看着大马鹿死死地盯着林中的一个地方,一步一回头地朝那里走去。心(疑惑)想:这只马鹿要我们跟他走吗?
师:我的伙伴看着我,我们不约而同地起身随马鹿而去了。
(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我们”的内心,强调在表达时语气要能表现出“我们”当时的心情。
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的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我”看着 ,心想 。
l 马鹿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傻了似的眼睛直直地注视着我们。(我们在想是不是马鹿被我们的枪声吓坏了。大马鹿是通过眼神在引导我们。)
l 然后迈着方步,不情愿地朝林中走去(我们会想已经救了大马鹿,为何它不离开呢?还很不情愿地朝林中走去。是不是有什么事要我们帮忙呢?这是大马鹿通过动作在引导我们)
l 马鹿将我们带到密林深处,在一棵老柞树下,发出了低沉的声音。它围着一个坑子转了一圈之后就跑出去很远,站在一个较高的地方,大声地鸣叫起来。(理解马鹿的两个叫声,“低沉”是对小鹿的一种关爱,“鸣叫”是想引狼的注意。“跑得很远,站在高处”这些要点,联系前文“狼被吓跑”。体会马鹿其实是在引开狼,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营救他的孩子。从而读懂马鹿在想方设法就自己的孩子,哪怕牺牲自己。从而感受母爱的崇高。大马鹿通过叫声在引导我们)
预设1:
如果学生这里说到两种叫声,可以让学生先完成练习说话中
马鹿站在一个较高的地方,大声地鸣叫起来,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
[U3] (可以从两个方面,一是叫别人来救自己的孩子;还可以引狼的注意,为我们争取时间,可以说:“狼,我就在这里,你们来抓我啊!”)
(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5)总结:刚才同学们抓住了大马鹿的动作、神态、叫声,异样的表现,站在作者的角度,揣摩了“我们”当时的心理,读懂了“我们”是怎样在大马鹿的引导下,一步一步从老爷岭的森林口来到密林深处,来到一棵老柞树下。
(6)引读这部分内容。
(三)学习9——13节,感悟舔犊之情
1、我们读懂了大马鹿无声的语言。在大马鹿的引导下,“我们”一步一步从老爷岭的森林口来到密林深处,来到一棵老柞树下。原来,陷阱里有一只小马鹿。我攀着井壁的藤条滑到井底,借着微弱的光亮,我看见——生读:一只茸毛还没有褪净惊恐的小马鹿,惊恐的蜷缩在井底的一角不敢动也不敢叫了,两只黑亮的眼睛紧盯着我。此时此刻,“我们”心中所有的疑惑在这里都得到了解决。原来刚才大马鹿低沉地叫、大声鸣叫是在向“我们”传递信息啊!
2、发挥想象,联系上下文体会叫声
大马鹿在对谁叫呢?它想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呢?结合文章内容来说说?
l 马鹿在老柞树下发出了低沉的声音,仿佛在对 说:“ 。”
l 马鹿站在一个较高的地方,大声地鸣叫起来,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
(可以从两个方面,一是叫别人来救自己的孩子;还可以引狼的注意,为我们争取时间,可以说:“狼,我就在这里,你们来抓我啊!”)
3、感悟舔犊之情
“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把小马鹿从陷阱里抱了出来。当“我们”把它放在草地上时,眼前发生的一切让“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面?让我们看下视频,你看到了什么呢?看清他们俩的动作。
生:我看到小马鹿依偎着大马鹿。
生:我看到它们俩噌来噌去。
生:我看到小马鹿在大马鹿身下钻来钻去。
4、他们终于团聚了,让我们一起来为他们高兴吧!感情朗读第11、12小节
5、小结:大马鹿对孩子殷殷深厚的母爱令人为之动容,“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沉浸其中,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马鹿有情。现在你知道这是什么情吗?这种 “情”叫(关爱、牵挂、疼爱、付出……)
你们说的都对,是啊!这就是:舔犊之情。(板书 :舔犊之情)“犊”指的是(小牛),
四、升华情感,领悟作者写作目的
1、课文重点写了第二部分,大马鹿引导我们去救小马鹿的过程,一步一步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大马鹿对小马鹿的“舔犊之情”。我们在读文的时候也要关注到课题,它也能帮助我们区分文章的主次。[U4]
马鹿有情
(舔犊之情)
拯救
(动作、叫声、神情)引导
反思:
上完这课后,我感觉有几个地方还是不错的,特别是能针对班级的现状,精心设计了问题,并进行了详尽的预设。首先,我的预设是成功的。我先引导学生找大马鹿引导我们的句子,并在课堂上给学生时间来修改。接着,在这些句子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寻找大马鹿举动异常的地方,有了这些词语的铺垫,再让学生来体会下当时“我们”的心理活动,学生就有章可寻了。特别是体会大马鹿的两处叫声,让学生体会,它会对谁叫?叫什么呢?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来感悟文章的主题——舔犊之情。当然,听评课老师的话后,我自己也有许多感悟。对于学科德育的渗透不应该是帖“标签”式的,应该渗透在教学的每个环节。这样,在这堂课的结尾,能让我们感受到是水到渠成般的情感目标,而不是生硬的。这个也是我在以后教学中需要多多考虑的,怎样可以让学生感悟深?感悟透?感悟的自然不生硬?这是我下个阶段语文需要研究的地方。
[U1]这是本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前几次课中主要针对篇章进行区分,这篇课文不仅是针对篇章,还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课题。这是第一步,先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区分。以“情”入手,区分文章的重点部分。
[U2]通过“引导”一词,带动整篇课文的学习。对于我们班级的现状,需要层次清晰的讲解。于是,我先让学生划、找句子。接着,在这些句子中找重点词。最后,让学生通过这些词语来揣摩当时“我们”的想法。由于,平时一直这样训练,前2步学生做的不错,最后一个环节,部分学生也可以进行体会。
[U3]这一部分是说话练习,是课堂中一个拔高层次的体现。需要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才能想象说话。
[U4]这是文章重点的第二步体现,根据课文的课题来区分课文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