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一年级《小猫钓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借助拼音读准“钓、带、河、边、蜻、蜓、了、空、条、意”等10
个生字的字音;认识笔画“横折折撇”,在老师的指导下会描写汉字“了、蜓”。
(2) 借助拼音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唱读、不顿读,按标点停顿。
(3) 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到三心二意是做不好事情的。
(4) 展开想象,根据感受到的道理练习续说“小猫听了妈妈的话,会怎么做”。
2.教学重点难点:
(1) 能独立运用各种方法主动识记 “钓、带、河、边、蜻、蜓、了、空、条、意”等10个生字。
(2) 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到三心二意是做不好事情的。
3. 教学准备:
准备有关小猫钓鱼的图片,“小猫钓鱼”的游戏用具。
教学过程:
教学实录 |
分析 |
(一)激发兴趣 导入课文: 1、呈现一幅的图片说说谁在干什么?(鼓励学生回答时把话说完整) 2、根据回答出示句子“猫妈妈带着小猫在河边钓鱼”。(个别读、齐读)生字带上拼音。 3、学习句中生字“带、河、边、钓”(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河”可以换部首,“边”可理解字义,“钓”和“钩”进行区分,另外可看图识记。 4、揭题读题。 5、说说看了这幅图他们还想知道什么?(小猫钓到鱼了吗?) 6、听录音,思考小猫钓到鱼了吗? 过渡:师:小猫为什么没钓到鱼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接龙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的小朋友奖励一条小鱼粘纸。 教师在正音时可随机学习“蜻、蜓”两个生字。(渗透虫字旁,还可运用换部首的办法记忆) 3、学习笔画“横折折撇”。(区别走之底)重点指导描写“蜓”。 (三)学习课文,感知内容: 1、再读课文,想想小猫为什么钓不到鱼? 2、根据回答出示词语“三心二意”。(学习生字“意”) 3小猫钓鱼时三心二意的表现是怎样的?自由读读2、3小节,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4、个别读句子,男女生读句子,齐读句子。 5、练习说话:一只蜻蜓飞来了,小猫看见了,心想_________,就去捉蜻蜓。一只蝴蝶飞来了,小猫看见了,心想__________,又去捉蝴蝶。 6、师总结:像小猫这样,在钓鱼的时候,一会去捉蜻蜓,一会去捉蝴蝶,这就叫做三心二意,正因为它三心二意才没能钓到鱼。 7、小花猫钓不到鱼,心情怎样?(出示第四小节)指导朗读。 8、小花猫三心二意钓不到鱼,那猫妈妈钓到鱼了吗?为什么?(引导说出“一心一意”并板书) 9、你想对小猫说些什么呢?让我们看看猫妈妈是怎么说的吧!引读第五小节。 10、师生配合读文、小组分角色朗读、小组分角色表演读。 11、自主学习剩下生字“了、空、条”,老师抽卡检测。(让学生说说“一条”什么) (四)复习巩固,拓展说话: 1、我们做事只有一心一意,才有可能成功,不知道小猫听了妈妈了的话会怎么做呢?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续说故事,小组合作,编编演演。 2、生字巩固——“小猫钓鱼”的游戏。 |
在第一句的出示中可学习四个生字。倘若直接揭课的老师也可在揭课时先学“钓”字,这个字的音节是三拼音,可以让学生拼读一下音节,再让学生看图 初读课文进行正音的时候可随机学习“蜻、蜓”两个生字。因为这两个字是后鼻音,学生容易读错,要求读准它们的读音,然后渗透“虫字旁”,结合生字教学又可学习笔画“横折折撇“以及描写“蜓”字。考虑到生字较多,在教学时要有的放矢、有所侧重,有的重点在于字音,有的则在于字形。而有些很简单的生字,如“了、空”等就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加以检测即可。 这篇课文的关键重点就在于“三心二意”。在仔细读文、反复读文的基础上,用文中的具体语句说说“三心二意”一词的意思那就可以了。在组织学生反复读句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小猫钓鱼时捉了蜻蜓,又去捉蝴蝶,这样做事就是“三心二意”,结果自然一条鱼也钓不到。 |
教学反思:
设计内容时,巧妙安排教学内容,加大课堂容量,缩短自己“讲”的时间,给学生多讲多说的机会。比如学生间的讨论、学生的合作读、演以及进行适当的说话训练等等。快是指老师自己语言要精炼,加快教学速度。运用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效果,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如在生字教学中,让他们自主识字,在阅读时分角色表演,在复习巩固时多采用游戏的形式等等。省是指教师节省讲课时间,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教师只作精讲,下课多练,这样学生学得轻松,记得也牢。针对这些想法,我在整堂《小猫钓鱼》的教学中,并无太多的问题和分析,只是紧紧抓住了“三心二意”,通过两三次的提问,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明了其中的道理,更多的时间则是在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训练。
在思维的跨越与激荡中,人能充分体味个性自由舒展的快乐。课堂教学时就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提问,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如在教学《小猫钓鱼》一课中,让学生读文思考:小猫为何钓不到鱼,这是全文的关键和重点。然后我就紧紧抓住"三心二意"这个词,先让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在语言环境下反复朗读,接着要求学生通过语言环境来理解这个词。通过读与思考学生很快明白了"三心二意"的意思。在理解了这两个词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说说:你想对小猫说些什么?这就在学生懂得这个故事的内容后,进行迁移,进一步理解了这则童话中所蕴涵的道理。最后让学生根据明白的道理续编故事,让大家各抒己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
长桥二小 王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