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溪水和池水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8个,积累词语7个,句子2句。
过程与方法: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复习部首、音序查字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懂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停前进,生活才有意义。
2、让学生明白“流水不腐”的道理。
3、明白我们中华民族顽强坚韧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一、引入: 二、整体感知: 三、读课文、学生字 四、学习课文1~4节 |
师: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文章《水妈妈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其中的溪水、池水。 出示:溪水 池水 看图,说说你在哪里看到过它们,你觉得它们怎样? 出示句子: 溪水欢快地唱着歌,哗哗地奔向大海。 池水又黑又臭,老黄牛也不愿理它。 学习:臭(后鼻音、反义字) 溪水和池水都是水妈妈的孩子,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请你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 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用自己的方法学一学。 四人组交流学习方法。 交流: 锻(形声字) 炼(练) 睁(后鼻音、形声字)查字典找朋友 奈(一大一小) 舰(形声字) 澡(操、燥、躁、噪) 抽读生字新词。 组读全文。 根据溪水和池水给你留下的不同印象,自己读读课文1~4节。 同桌分角色互相读。 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引读:溪水认为“如果老是躺着不动,会生病的”,所以它热情地对池水说……,而池水觉得“自己生活在这里很舒服,很安静”,所以它不愿……。 理解“无可奈何”,做做摇头的动作。 齐读1~4节,试着读好他们的对话。 师:溪水对现在的生活不满足,所以它要继续前进奔向大海,而池水满足于现状,它不想再进步了。 |
读 交流 指名读/齐读 交流 听录音 思考 交流 自由读 学生字 四人讨论 交流 抽读 组读 自由读 同桌互读 指名读 齐读 齐读 |
五、学习5~7节 |
不同的想法造成了它们不同的结果,师范读第五节。 谁 那么池水的情况又是怎样?请你在第六节中找到句子读一读。(指导读出语气)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齐读5~7节。 |
听 自由读、赛一赛 同桌读 齐读 交流 齐读 |
六、总结、说话练习 *词语积累 |
齐读全文。 师:溪水汇入了大海,把自己锻炼得结结实实而池水却是又黑又臭,他们会怎样想呢? 出示句子: 溪水锻炼得结结实实,它兴奋地说:( )。 池水又黑又臭,它难过地说:( )。 所以,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明白了一个道理,出示名言:只把眼光停留在现在的人,就像一只可怜的井底之蛙。只有不断要求进取的人,才像一只搏击长空的雄鹰。——陶行知 今天的课文中,有很多四个字的词语,请你找到它们划出来。 无可奈何 无边无际 千千万万 半睡半醒 又黑又臭 结结实实 2、请你选择其中的词语说说句子。 溪水 热情 锻炼 无可奈何 结结实实 时间 睁开 |
齐读 交流 读 |
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学生,处在写话的初级阶段,要让他们不怕写,必须平时让他们多写,而说是写的基础。语文,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先“语”后“文”。让同学根据我的提示有的方矢地练习说话,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么一篇短小的课文,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体会,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从字里行间去体会课文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明白我们中华民族顽强坚韧的精神。这样的明理,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