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希 奇 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希、奇、有、母、米”5个生字。认识笔画“横折钩”,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有、母”。
2、正确认读声母“j、q、x”,能拼读音节“xi、qi、ji”。知道ü和j、q、x相拼要舍去两点。
3、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
游戏法、表演法、目标激励法、表扬促进法
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希、奇、有、母、米”5个生字。
2、能正确认读声母“j、q、x”,能拼读音节“xi、qi、ji”。知道ü和j、q、x相拼要舍去两点。
教学准备:录音机、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出示插图,将学生带到儿歌的情境中:夜深人静,我家的小弟弟躺在床上,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你们看,他的梦中出现了许多奇特的景象。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景象?
3、师:老师将小弟弟梦中的景象编成了一首儿歌。(教师诵读儿歌)
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出示课题:希奇歌
5、学习生字“希、奇”
6、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自由回答)
二、看图读儿歌识字
(一)出示课文图片,看图听儿歌录音
(二)看图读儿歌识字
1、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根据交流出示:
小蜜蜂,追飞机,
麻雀踩死老母鸡,
蚂蚁搬走一袋米,
河马睡在摇篮里。
(1)师领,生跟读
(2)指名分句读
(3)男女生赛读
2、出示生字卡片:有、母、米
(1)师领读;男女声对读
(2)指导学生用“有”说一句话。
(3)开火车轮流读生字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两字比较找差别:米—来
3、 教师指导书写“有、母”
(1)学生仔细看
(2)、教师指导书空。
(3)、打开书本,教师示范,学生跟写。(我来描一描)
4、送字宝宝回家,读儿歌
5、指导背诵儿歌。
三、学习声母“j、q、x”并拼读音节
1、学习j q x 的发音
(1)学习“j”
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大公鸡)“j”就是“j”的
发音,发音时轻一些,短一些。编儿歌:“一只公鸡jjj”学生练
习发音,老师指导。
(2)学习“q、x”
方法同“j”编儿歌“一个气球qqq,一把叉子xxx”
(3)记字形
你们怎样记住三个淘气鬼的样子的?(学生自编儿歌记忆:
一只小鸡jjj,一把小叉xxx,象个9字qqq,“b”翻跟斗qqq,
“p”一转身qqq)
在书上描一描字形。
2、练习j、q、x与韵母相拼。
x-ī→xī(西)西瓜的西。
3、探究j、q、x与ü相拼的规律
(1)出示:q-ǜ→qù拼读音节时,发现了什么?(ü与q相拼,两点去掉了。)
(2)师:小ü脱了帽子大家还认得它吗?(认得。)我们来编个顺口溜:
小小有礼貌,见着j、q、x,就脱帽。我们愿意像小ü一样见到老师脱帽问好吗?(愿意)我们都来做个有礼貌的小ü吧!
(3)练习拼读ü与j q x 相拼的音节
拼读一个音节,既复习了生字又朗读了课文,有助于提高了整堂课的教学效率。
四、复习巩固
1.复习拼音
听音找卡片
2. 复习生字
(1)叫号游戏
(2)扩词游戏:“母鸡找小鸡”
五、课外拓展
1. 出示补充儿歌:希奇歌
2. 小组赛读。
3. 你做过梦吗?能不能把自己做过的梦也象书上那样编成一首有趣的儿歌?
4. 小组合作,创编儿歌。
5. 交流。
教学反思:
《希奇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读来琅琅上口,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于是,课的开始我便创设情景,以优美的语言和环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看图读儿歌识字这个部分中,通过听录音,并说说你听到的词句这样的训练来出示儿歌。在读儿歌时,我又不断地转变学习形式,或师生合作读,或男女生比赛读,当然,在聆听学生朗读的时候,作为教师应该具备一双敏锐的耳朵,一旦发现学生有读错的地方就要及时予以纠正。如在“我家有个小弟弟”这句话中,“弟弟”这样的叠词,第二个“弟”改变声调读轻声音,如果发现有学生读错,就要及时予以提出,并纠正。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有5个,其中“希、奇”两个字在揭示课题时就出现了,于是,我就组织先学了,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用了编顺口溜的方式让学生很快地记住这两个字的字型。如“奇”:大加可,奇奇奇。这样的形式学生很容易就能接受,大大增强了识字的效率。其他三个字的学习则放在了读完儿歌之后,大多也是采用了让学生想象记忆。如学习“米”字时,我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一下平时我们吃的米是怎样的,以此来增强记忆。最后在复习巩固部分,我又设置了两个学生喜欢的游戏,一方面激活了课堂气氛,一方面又复习了所学的知识。
总之,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方法,就有了学习的效率,这对学生来说是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何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