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准备期的教案
长桥二小 徐月泓
教学内容:倾听与发言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说话的好习惯,教会学生发言要大声,站姿要正确 。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小朋友知道我们用什么来听别人说话呢?(耳朵)又是用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呢?(嘴巴)
2、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耳朵听得清,嘴巴说的对呢?
创设情境使学生想听:
老师讲“猴妈妈分桃子”的故事,大家要注意听,老师说完故事会问几个问题,考考谁的记性好。
3、谁告诉我故事里有几只小猴子?每个小猴子分到几只大桃子呢?
(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倾听的兴趣,低年级儿童。课上,他们踊跃发言,气氛很活跃,一个孩子的发言甚至还没有结束,其他的孩子很焦急的样子说“老师,我”,他们只顾表达自己,而没有人倾听别人的发言,还有的学生,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心儿早已不在课堂上了。)
二、指导听说
1、针对刚才回答正确的学生,或纠正别人错误的学生,老师让大家拍手鼓励,让学生知道认真倾听才能把问题答对。
教给学生“听”的方法使学生会听:
2、请刚才答对问题的小朋友说说自己怎么听别人说的?
1.听明白 2.边听边想有无不认同的意见 3.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3、玩游戏:“医生看病”
给同学们出示一幅图,先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上的内容后,再让同学们不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先在小组内说给其他组员听,然后再在班上说 。这一活动调动了学生倾听的欲望,当一个学生说完后,立刻就有同学说出前面同学说的“毛病”,自己再说一说。其他同学同样认真地听,而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这个环节是找“病”为目的来听,当听同学讲话时,要让学生听一听他说的对不对,有道理吗?“你比他说说得更好。”来激励学生倾听,会听。)
3、听“与”“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大声回答问题的习惯
1)教学生回答问题的站姿:离开座位站在椅子边靠走廊处,站好了,大声回答问题,要求态度大方自然)
2)做游戏:“考考你的听力和你的嗓门”
一生站教室后面说句话,让站教室前面的学生理解做个“小小录音机”把话重复一遍,要求说的人声音大,让听得人听到,听到的学生重复时要求声音也大,让说的人知道他重复的正确与否。
这样把听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设计目的: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听的目的不只是听,倾听能力更多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而“说”不是只給自己听,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将听与说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
4、适当的鼓励评价
老师一贯的评价:“你听的多认真呀"某某同学听的多入神”说多了也不是太好。当看到有的同学认真倾听时,可给予这样的夸奖“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同学发言,不但听明白了,并能指出不足,真了不起”
三、用故事进行总结
1、关于倾听,我国古时候就有过美丽的传说,据说古时有一个国王,想考考他的大臣,就让人打造了三个一模一样的小金人让大臣分辨哪个最有价值。最后,一位老臣用一根稻草试出了三个小金人的价值,他把稻草依次插入三个小金人的耳朵,第一个小金人稻草从另一边耳朵里出来,第二个小金人稻草从嘴里出来,只有第三个小金人,稻草放进耳朵后,什么响动也没有,于是老臣认定第三个小金人最有价值。
2、这个传说告诉我们,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就应该象第三个人一样,善于倾听。善于倾听,消化在心,这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