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一年级“小山羊和小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读准“北、着、能、让、您、办、法、弟、吧、欢、迎”11个生字的字音,尤其是后鼻音“能、让、迎”和前鼻音“您”;并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
2、能掌握“北”的笔顺,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认识新部首“又字旁”。
3、能积累词语“北风呼呼、纷纷扬扬、倾盆大雨”。
4、能体会感叹句朗读的特点;了解小熊和小山羊各自处事的行为,感受到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完成本课的生字,通过朗读使学生了解小熊和小山羊各自处事的行为,从而感受到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小熊和小山羊各自处事的行为,感受到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教学过程:
教学实录 |
分析 |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问:画面上你看到些什么? 1、 出示课题:52、小山羊和小熊 2、 齐读课题。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说说小山羊和小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 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 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小组合作,读读课后的生字,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小山羊和小熊之间发生了几件事情?各在什么时候?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交流反馈:小山羊和小熊之间发生了几件事情?各在什么时候? 出示句子: 一个冬天的夜晚,北风呼呼地刮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一个夏天的夜晚,下着倾盆大雨。 ①交流学习生字的情况:北、着 ②指导书空“北” ③理解:北风呼呼、纷纷扬扬、倾盆大雨 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描写天气恶劣的? (电闪雷鸣、雷声隆隆、风雨交加、鹅毛大雪、大雪纷飞、雪花飘扬等等)。 ④ 朗读句子。 2、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用直线划出小山羊和小熊的两次对话。 出示句子。 (1)“熊哥哥,外面风大雪大,能让我在您这儿住一夜吗?” “不行!不行!” (2)“山羊弟弟,外面风大雨大,让我在您这儿住一夜吧!” “欢迎,欢迎,您睡床上,我睡地上。” ①交流学习生字:能、让、您、弟、吧、欢、迎 ②认识新部首“又字旁”。 ③朗读句子,要求:不添字、不漏字、正确地按标点停顿。 学生自由练读,老师对朗读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抽生读,老师随时指导并让学生体会两次对话的不同语气。 ⑤ 读小山羊和小熊说的话。 3、 听了小山羊和小熊说的话,你喜欢谁?说说你的理由。 4、 齐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让学生把文中的对话背一背,再找自己的好朋友带上头饰演一演。 四、 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抽读字词。 2、游戏巩固。(听音找卡片,看谁又准又快。) 3、读一读课后“读”中第2句句子: 小马热情地说:“猫弟弟,要下雨了,请快上我的车吧!” 4、出示“欢、北”,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描摹“欢、北”。 |
通过观察画面,让学生把画面上的内容用一二句话来概括。这样,既培养学生观察画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同时,也为老师引出课题作了一个铺垫。 听了录音后,学生或多或少对课文内容有了了解,课的一开始创设机会让学生自由地交流,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这一环节教师可用6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识字活动。本课生字中有不少生字学生已在开放识字活动中接触过,因此应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结合已有的识字经验去独立学习。 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一方面让学生理解积累“北风呼呼、倾盆大雨“这两个词语,另一方面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扩大知识面,积累这一类的词语。特别对学有余力的同学,他们很可能还会把其中的一些字词熟记于心。 阅读课文能带着问题,边读边想,动动笔墨圈圈画画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应从小培养。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怎样使用直尺端正清楚地画线,保持书面的整洁,这些细小的习惯都不容忽视,要从小处着手抓。 朗读句子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不添字、不漏字、正确地按标点停顿。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读出两次对话的不同语气。如冬天的夜晚,小山羊冒着风雪行走,冻得直打哆嗦,它恳求小熊能同意自己在它家暂住一晚,躲避风雪。…… 让学生把自己朗读后的感受用规范的句子表达出来,将听说训练和阅读思考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小熊和小山羊各自处事的行为,从而感受到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老师要注意学生表达的规范,尽可能地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连贯。 让学生表演时,应把任务要求讲清楚,看哪一对小伙伴演得最逼真,台词背得最熟练。值得注意的是,演一演是形式,目的是要借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积累语言材料。更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饶有趣味地记住了课文的重点语段。 写字时,老师要先复习一下这两个字的笔顺,然后,学生和老师一起说说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后看好了老师当堂书写后,学生才提笔描摹。在写字的过程中,老师还要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
教学反思:
课后,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表现作了仔细地回顾,觉得本课教学中,在目标、过程、效果上,总体上比较满意,但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通过教学,完成了预定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有容量,但不是知识内容的累加堆积。整个教学过程能紧扣目标,谈话导入、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深入学文、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环节彼此衔接,顺理成章。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觉得比较有收获的有三点:主要有:(1)方法多样,激发兴趣。在本文的开篇,我充分利用教材中原有的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看着画面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在复习巩固生字时,做听音游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让学生把文中的对话背一背,再找自己的好朋友带上头饰演一演,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2)抓住重点,突破难点。(a)让学生找出小山羊和小熊的对话,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体会到感叹句的朗读特点。(b)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天气恶劣的词语。一方面积累词语,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作了铺垫。这样,水到渠成,学生了解了小熊和小山羊各自处事的行为,感受到了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3)知识迁移,拓展延伸。(a)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天气恶劣的词语。(北风呼呼、倾盆大雨)然后问学生,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描写天气恶劣的?(电闪雷鸣、雷声隆隆、风雨交加、鹅毛大雪、大雪纷飞、雪花飘扬等)(b) 以小小组为单位,模仿课文中的语言续编故事,再抽一小小组上台表演。学生学习气氛热烈,情绪高涨。
在教学中有成功也有遗憾。下课铃响了,但是最后一个写字的环节还没有完成。究其原因,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后的生字,选择交流自己的识字好方法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没有很好地把握好时间,如:“办、法、吧”这三个比较简单的字,不要让学生再交流,只要一读就行。而我看到学生交流这三个生字时,兴趣较高,就任其自然,结果全班交流的时间稍长了些,因此,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延长了两分钟的学习时间。
通过反思,我明确地认识到教师要宏观地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间,要善于控制,舍得割爱,不要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长桥二小 陈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