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划目的: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针对当前我国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二、计划要求:
1、各班主任在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要尽量使心理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用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帮助解释,将身边的现象用心理学观点去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接受心理知识,并在方法上努力做到既实用又便于操作。
二、主要工作:
1.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加强学习有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建设,由校长室总负责,五条线抓落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具体工作如下:
(1)抓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探索“心理流通式”的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模式。每月开展一次群体辅导活动。
(2)团支部:组织青年团员也加入到心理辅导阵地。
(3)心理辅导室:对个别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由各
3.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全员参与,鼓励老师积极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究,以科研促教育。
20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