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目标:
以上海市委提出的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为教育主题,以培养“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负责任、惹人爱”的长二学子为目标,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德育抓手,以主题教育月活动和“快乐活动日”体验为主要手段,坚持育人为本,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教师的育德能力,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 行为规范:责任为先礼仪为重
各年级根据年级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开展礼仪与责任两方面的主题教育,力求在与日常行为训练,学科教育相结合,达到知行相结合。
1、礼仪篇:
一年级 携手迈好第一步:关注一年级新生特点,让学生在适应小学生活中知道日常行为、卫生、学习习惯,注重最基本的个人礼仪,在教师的帮助下,迈好入学第一步。
二年级 礼仪之花共绽放:通过在日常的交往中继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良好的礼仪,并开始适应互助管理与自主管理。
2、责任篇:
三年级 细数脚印促成长:以回顾十年的成长经历作为契机,细数自己成长过程中自己的变化,从发现自己不足,改变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训练、改善,做到对自己负责任。
四年级 成长责任我要担:通过个人责任区落实、班级建设,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对班级的发展负责任。
五年级 强健双翅欲高飞:展望自己的未来,从自己的各方面和班级发展制定目标,逐步落实,努力做到对自己,对班级,对学校负责任。
要求:
1、各年级组根据制定的主题教育内容,借助各学科,结合目标、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侧重地进行礼仪教育。
2、各月重点:
9月重在日常行为习惯的指导、训练。10 -11月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将礼仪教育、责任教育作为一个重点的专题教育内容。12月是反馈,调整,汇报阶段,一年级举行公开的教育展示,三年级举办十岁生日。1月是评价,学习班级中榜样阶段。
3、良好的习惯养成,与良好礼仪、责任意识形成的过程与争星、争章活动结合起来。一二年级自选章:礼仪章,三-五年级自选章:责任章。)
二、主题教育:诚信为本包容个体
1、学科德育:教师要有育人意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注重学科与德育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两纲教育。
2、重大节日:利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队庆日等开展两纲教育和实践活动。
(注:教师节、中秋节、重阳节见活动方案,各年级完善重阳节方案。国庆节开展“小视角大世界”的活动,用相机记录自己在国庆节中难忘的一瞬或者祖国的巨大变化。队庆日开校级少代会。)
3、形势教育:利用专题课,品社课,队会课等开展讲新闻活动,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期末将在学生中进行了解。
4、关注身心:学校从学生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室,心理健康进四年级课堂,并有个别心理辅导和咨询。定期开展安全讲座,法制讲座,演习等形式增加关爱生命。对于校内智力残疾的学生,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因人辅导,促进其身心发展。
三、 校园文化:公正处事存同求异
1、 科技节:
做好绿色学校的建设,借助科技节活动,让学生在“知科学,学科学”的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实践,提高科学素养。科技节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活动中提高兴趣,丰富知识。(活动方案详见科技节活动计划)
时间:2012年11月12日-12月14日
2、读书活动:
在前几年读书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博览群书之旅,交流心得,学习包容多种想法,让学生在读书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方案详见读书节活动计划)
时间:2012年10月8日-2013年1月11日
3、“温馨教室”创建:
要创建一个生生关系融洽,师生关系和谐,学习生活快乐的集体。各班注重“班集体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快乐中队创建”,形成相互关爱、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的班级氛围。
各班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富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一班一品,力求创建班级文化品牌。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得到能力、兴趣的提升。
4、少先队建设:
少先队体现学生主体,积极开展“雏鹰争章”、“优秀中队”等创建活动。
做好少先队建设,结合队庆,开好少代会,做好提案工作。
通过小干部轮换,小家务建设,红领巾广播,执勤中队等,来增强队员当家管理的责任意识。
5、社会实践:
做好快乐活动日工作中,利用社会实践基地开展考察,体验活动。通过走进各类场馆基地,了解科学知识。
时间(暂定) |
年级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2012年11月16日12:30-15:00 |
社会实践地点 |
上海儿童博物馆 |
上海植物园 |
上海昆虫博物馆 |
上海航天科技展示馆 |
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分馆 |
2012年9月28日(暂定)优秀学生外出活动:上海玻璃博物馆
2012年10月19日(暂定)秋游
2012年10月23日(暂定)重阳节活动
6、“三团一队”:
做好“三团一队”(合唱团,舞蹈团,民间撕纸艺术团,小乐队)的建设工作,利用平时课余时间进行社团活动,积极参与区级各类比赛。
四、三位一体:共负学生成长责任
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相融合的育人网络和运行机制,有效发挥“三位一体”育人作用。
1、家庭教育指导:
进一步重视家庭教育,充分利用“家庭学校”这个平台,深入分析家长的状况,了解不同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不同的需求,给予有针对性的、适切的指导。
1)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通过班主任这支队伍,借助于平时的沟通,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家长的教育资源,家长在教育孩子中间的困惑,以便于学校分析家长的状况,通过学校的活动发挥家长间相互帮助的作用。教师做好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对那些家庭困难、学有困难、心理上需要关心的学生,多和家长沟通联系,通过电话、实地到学生家中等形式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使学校和家庭联系畅通,步调一致。
2)根据家长的不同需求,通过家长学校,聘请部分专家或者教师解答家长在教育子女中不同的困惑。以其能够达到有针对性的指导。
9月1日 一年级新生家长学校
10月12日 一年级学习准备期家长学校,(教师反馈)
11月16日 全校家长会 (聘请专家为家长辅导),家委会会议
11月30日 一年级家长开放日,家长辅导孩子方法交流
1月21日 三年级十岁生日
3)教师能根据家长的需求,通过教师对家长的个别接待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在教育子女中的实际困惑。
2、社会资源利用:
开发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1)请社区民警,交通大队警官,关工委成员等到校辅导学生,促学生成长。
2)在继续开放学校的图书馆、体育场所器材等;重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借助西南文化中心,各类场馆,社区等为学生闲暇生活做好指导工作。组织学生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兴趣活动、班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3)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要让学生自觉远离网吧、电子游戏房和其他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增强道德自律和对不良诱惑的免疫力。学校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关心,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局面。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协调多方力量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3、加强学校网站学习与宣传作用。本学期学校建设校园网将及时发布政府的文件精神和教师、学生优秀作品,提供师生学习素材资料,扩大师生学习的知识面。
做好推普工作,指导学生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五、队伍管理:共负学校发展责任
1、 德育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德育工作,逐步形成完善学校的德育工作管理网络。
开会时间:每月第一周周五下午
2、 做好班主任培训工作。
1)做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根据教师的特点提供区级、校级培训。
2)继续开展班主任大讲堂活动。
9月 一年级 良好的习惯指导法
11月 二年级 我指导家长关注学生的课余生活
11月 五年级 我指导的一次课外活动
12月 四年级 我指导的一次课外活动
1月 三年级 我指导的一次课外活动
3)做好班主任工作考核、激励机制,以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3、深入开展德育科研活动。
1)更新理念,注重实际,推进德育创新,加强德育科研。要认真学习教科研理论的书籍,并运用于德育实践研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教育实验,从经验总结入手开始形成科研课题。
2)鼓励教师多撰写德育论文。
4、做好育人奖申报工作。
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