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和任务
1、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开展校内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主要内容
利用晨会,班会和心理健康广播,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制定合适的心理教育内容,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
一年级:适应小学的新生活,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二年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尊师重道,乐于交友;
三年级: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纠正不良的认知和习惯;
四年级: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年级:帮助学生克服青春期的烦恼,学会人际交往中的健康心态;
三、途径和方法
1、建设师资队伍
建设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心理老师为老师们开展心理培训,让老师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在班级里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更好地关心,帮助学生。
2、开展心理辅导
本学期由心理健康教师通过心理广播为各年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同时,各班在班内进行心理健康主题的班队会,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3、开放理咨询室
开放心理咨询室,由心理老师定期定点地接受学生们的各种咨询。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4、指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还要依靠家庭教育的支持。因此,我们的教师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并面向家长开展心理讲座,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四、教育对象:
全校一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
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