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生字10个,理解“起死回生”、“死而复生”、“切脉”、“凝神”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最后两节。
3、阅读有关小结,尝试学习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复述“扁鹊给太子治病”的内容。
4、感受扁鹊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教学重点:1、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起死回生”、“死而复生”、“切脉”、“凝神”等词语的意思。
2、能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复述扁鹊给太子治病的内容。
教学难点:复述扁鹊给太子治病的内容,体会其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理解题意。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起死回生》。出示课题。
“起死回生”的意思是……?(使死去的人再复活过来)
2、这是多么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啊!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能简单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过渡: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课题这个成语的意思,那我们事先已经预习过课文,请你用最快的速度轻声读读课文,并找到课题中“起死回生”这个词语的近义词。
2、与这两个词语相关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
板书出示:(扁鹊 虢国太子)
3、出示图片
(1)师介绍扁鹊资料
(2)书空:虢(爪子头+寸) 介绍虢国(春秋初期的一个国家,后来被晋国所灭)
4、谁能用上这四个词语来说一句话?
(因为扁鹊是虢国太子死而复生,所以人们说扁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大家都说扁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是因为他使虢国太子死而复生。)
(扁鹊使虢国太子死而复生,国王称赞扁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师小结:同学们,把这四个词语和在一起就是课文的主要意思。刚才同学们在说的时候,始终将“起死回生”后面必须要用上“的本领”,“起死回生”说的是医生医术的高明、技能的出色。他是本领,而“死而复生”说的是结果。我们可不能搞混了。
三、学习课文,感悟扁鹊的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
1、学习课文第1—9节,转述扁鹊了解到的病情。
(1)自由读1—9节,思考扁鹊从侍卫官那里了解到了什么情况。
(2)交流扁鹊了解到的情况。
出示:
胸口闷 早上鸡叫时 还没入棺
(死亡原因 死亡时间 )
(3)师生配合读 正音:闷(多音字)
(4)指导朗读1—9节。
同桌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读,注意读出扁鹊纳闷、松了一口气以及侍卫官不耐烦的心情。
(5)扁鹊为什么要问得这么仔细?
小结:扁鹊问得这么仔细,其实是在了解病情,以便作出正确诊断。
板书:问情况
2、学习课文第11、12节,复述扁鹊医治太子的过程,体会其高超的医术。
(1)扁鹊是怎样使太子起死回生的?轻声读读课文11、12节,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交流出示
(2)再圈出扁鹊救治太子时的具体动作。
交流。出示:按、切、贴、听、取、扎、捡
结合理解词语:
①理解“切脉”:师解释,指导学生做做切脉的动作。(这个脉就是指脉搏,切脉就是切脉搏,通过手指一切一搭就能知道你身体有没有什么病症)
②厥症:读课文中的注释。
③扁鹊怎样听?
理解“凝神”,表示注意力集中的词语还有哪些?
板书:断病情
(3)齐读第11、12节。边做动作边读小节
(4)试着用上这些动词将扁鹊救治太子的过程说清楚。
(先同桌练说,再指名交流。)
3、进一步体会扁鹊医术的高明
(1)老师引读太子的在医治下发生变化的句子。
从这些句子里面你读懂了什么?
抓住“不多一会儿、没多久”说明医术的高明。
4、读第13、14节,体会扁鹊高尚的医德。
(1)扁鹊仅仅通过问、切、听、扎,就使太子起死回生,怪不得国王竖起大拇指称赞扁鹊——(读句子:“先生真是神医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是啊,扁鹊的医术真是高超。 板书:医术高超
(2)面对国王的称赞,扁鹊却谦虚地说——(读句子:“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道理?太子本来就没有死,我不过是治好了他的病。”)
四、总结全文
扁鹊以高超的医术使太子死而复生,而谦虚的态度正体现了这位神医医德高尚的一面。板书:医德高尚
板书设计 11、起死回生
扁鹊 虢国太子
问情况 胸口闷 早上鸡叫时 还没入棺
断病情 按、切、贴、听 厥症
治病 取、扎、捡 恢复健康
医术高超
医德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