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本课8个生字,注意读准“蓬、疯、撑”等字的后鼻音;指导掌握“暴”的字形。区别“向、像”。积累“罕见、风雨交加、河水泛滥、房屋倒塌”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并通过质疑、释疑,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
3、通过比较不同人在暴风雨中的不同表现,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勇敢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研读第7小节,明白牛顿不停跳的原因,体会他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并能复述第7小节。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段与段之间矛盾之处进行质疑。
教学过程:
一、媒体引入,体会暴风雨的猛烈程度
1.观看媒体,简要说说画面内容。
师板书:暴风雨 指导字形:暴
这是一场怎样的暴风雨呢?请你边看段录象边听老师介绍,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暴风雨的来势汹汹,把这些词语记住。
交流板书:河水泛滥(随机指导泛滥的意思和形旁,也可出示画面)、房屋倒塌、风雨交加、电闪雷鸣。
是啊!就是指河水太多了,以至于都溢出来了。所以,你看,它们的部首都是……(三点水旁)指导写字:泛滥
交流“罕见”罕见的意思是……(少见)也是它的近义词。
2、齐读(读正确)
3.谁能用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说。(提示根据班级情况,不会的用媒体提示,会的就不用,前面老师已经示范说过了。)
这是一场……(罕见的)暴风雨。顿时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没过多久,便能看见……(洪水泛滥、房屋倒塌)
4、这样来势汹汹的暴风雨的确是难得一遇。出示第一节。
师:公元1658年的9月3日,英国也遭受了这样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雨。(自己读,指名读,谁能读好这段话。或者请两个,第一个关注字音,第二个关注是否读出罕见和来势汹汹)
5、师:是啊!这场暴风雨太大了,让人望而生畏。遇到这样的暴风雨,人们一般会怎么做呢?(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6、小结,揭示课题。
师:你们说的一点也不错。面对如此恐怖的暴风雨,有一个人却是迎着暴风雨而上,他就是……补充完整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的第23课,就为我们介绍了这个看似奇怪、与众不同的人。齐读课题。
二、抓住矛盾之处质疑,了解文章的学习重点。
1.暴风雨如此的恐怖,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你看,牛顿的弟弟妹妹……弟弟担心地问……妹妹惊慌起来……(指导读出担心、惊慌的语气)出示句子。
2、雨越下越猛,风也越刮越大,妈妈也很担心儿子安危,终于暗耐不住了,她(出示句子,引读)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去了。(翻红:焦急地寻找)(引读)终于在空旷的后院找着了。可是她没有(打扰牛顿),自个儿悄悄地回去了。(翻红:没有打扰,自个儿 悄悄)
预设:
1、学生找不到矛盾点,无法进行提问。
2、回答不完整,只说找到了。
3、没有打扰牛顿。
教学手段(方法):
1、老师通过引读的方法先让学生体会句中的含义。
2、利用媒体,把重点内容翻红来提醒学生,引起学生注意。
3、直接告诉学生这就是根据句子中的矛盾提出问题,并且是学习的重点内容。
4、找到矛盾点,点红媒体,让学生进行质疑。
3、面对母亲前后行为上的矛盾(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说清楚问题。如:为什么妈妈那么着急地寻找牛顿,找到了却没有打扰他,自己回去了;为什么妈妈找到牛顿后悄悄地独自回去了,没有带牛顿回去呢?
4、小结:很好,你们抓住了句子中的矛盾之处提出了问题,这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重点学习的。
5、过渡:妈妈找时是那么的——着急,现在却——妈妈的行为真是很矛盾啊,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牛顿究竟在干什么。打开书。
三、精读课文的5—8节,体会牛顿对科学的执着、勇敢。
1、默读5—8节,整体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的表现。
(1)师:牛顿到底在暴风雨中干什么呢?请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第5-8节。默读要求不动唇、不出声、不指读,开始。
交流: 板书:跳、
预设
可能1
他像个疯子般不停地在风中向上跳着,身子有时候向着风,有时候背着风。
板书: ( 像疯子般 不停地 ) “乱”跳 有时向着风
有时背着风
A他在跳(板书 跳)
B怎么跳的(板书:像疯子般 不停地)
C他是乱跳的吗?(板书:乱)
D 你从哪里看出他不是乱跳的?
生1有时向着风 有时背着风(板书)
①理解 “向”:这里有两个“向”字,可它表达的意思却不一样。“向着风”的意思就是……(面对着风、迎着风)那“向上跳”的意思就是……(朝上跳、往上跳),来,请大家一起向上跳。
②谁能用其他字来替换这两个“向”字,用一句话来说说牛顿是怎么跳的?(牛顿有时候迎着风朝上跳,有时候背着风朝上跳。)
生2 每条一次,他都测量一下落点与起点之间的距离,用石块刻在墙上。
板书:测量 刻
(师:不仅跳,还做记录)
生3:有几次,他一起跳就用双手把斗篷往两边撑开,样子就像一只蝙蝠。(板书:撑开 读好这句话)
可能2 学生说在了解风力(板书:了解风力),追问,那他是怎么做的呢?谁来读读第七节,圈出动词)
1.交流动词板书:跳 测量 刻 撑开
2、牛顿是怎样跳的 (板书:像疯子般 不停地 有时向着风 有时背着风 撑开)
3、不仅跳,还做记录呢?谁来读句子(板书:测量 刻)
(2)播放媒体。
①在罕见的暴风雨中,人们躲都来不及,可牛顿却不停地跳着。让我们来看看媒体,感受当时的场景。
②风呼啦拉地刮着,牛顿不停地跳着。谁能给这段画面来配一下解说。先自己根据板书上的动词看着画面说一说。
③谁能看着媒体来介绍一下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样跳的?(指名2人说)评价,很好,他看清了跳的方向,好的,他把每个动作都说进去了。
2、从中不难发现,牛顿在这罕见的暴风雨中并不是在乱跳,而是为了……(了解风力) 加箭头
3、引读第8节:出示:第8节
牛顿当时看似像疯子般地不停地乱跳。然而,实际上,他每跳一次,都做着认真的记录。他真的疯了吗?……
是呀,牛顿这样跳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风力,请你用更加肯定的语气回答我。牛顿真的疯了吗?……
4、读 5-7节,体会牛顿的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师:的确,表面看,牛顿是被风刮跑了,然而这是他……(心甘情愿)的。
出示:“心甘情愿”解释条 选择“甘”的字意
原来,牛顿只是对于这么罕见的狂风充满了好奇,即使头发…… 出示:第6节(被狂风吹得乱蓬蓬的,浑身都被雨水淋透了。)他还是在自觉自愿地有时候…… 出示:第7节 他并不是真的被风刮跑了,所以在“刮跑”上加上了……(引号)。他为了了解风力,在罕见的暴风雨中不停地跳,显然也不是乱跳。所以,在这也要加上……(引号)。 板书上加引号
5、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板书:爱研究 不怕危险(勇敢) 执着 )
6.引读第9、10节:
暴风雨中,风向、风力是会不断发生变化的,牛顿只有不停地跳,才能知道这强大的风究竟有多大的力量,能把他刮多远。这情景,也让正在焦急寻找牛顿的妈妈看得一清二楚。当时,牛顿的妈妈……风一阵阵地刮,牛顿一次一次地跳。妈妈看着看着,明白了。她……她想……
7、释疑。为什么妈妈很着急地寻找牛顿,找到了又独自悄悄地走了呢?
三、总结课文
牛顿对待科学就是这样执着、勇敢,最后,在研究领域获得了成功,成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家。当然,牛顿的成功并非偶然,也需要他的持之以恒。老师想用他曾经说过的话,让我们共勉。(出示幻灯)
聪明人之所以不会成功,是由于他们缺乏坚韧的毅力。---牛顿(英国)
胜利者往往是从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间中得来成功。---牛顿(英国)
板书: 23、 牛顿 在暴风雨中
像疯子不停地 罕见
有时向着风 电闪雷鸣、风雨交加
有时背着风 河水泛滥、房屋倒塌
“乱跳” 了解风力
测量 刻
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