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2025-02-21][]
登录注销
相关内容列表:
一座铜像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0-06-13

24、一座铜像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9铜、塑、侵、药、迸、库、屹、览、瞻;查字典理解干涸、进跳、屹立、瞻仰,联系上下文理解急中生智等词语的意思。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节。通过对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了解比利时人民为小男孩于连立铜像的原因.
[A1] 3 感受小英雄机智、勇敢,颂扬小英雄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4
课后能结合课文内容,用凡是…………”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谈话激趣(媒体示图)
1
、师: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乘坐小艇畅游在古老水城威尼斯;漫步日内瓦河畔,享受和平与安宁;领略了澳大利亚悉尼的城市标志,悉尼歌剧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另一座城市(师板书:布鲁塞尔)。谁来读?(指名1——齐读)
师:布鲁塞尔是比利时的首都,凡是去那里游览的人一定会去布鲁塞尔市中心的埃杜弗小巷内看这座铜像。(媒体出示于连图)
板书课题 24 一座铜像 (生齐读)
2
、出示铜像图,读句子
1)出示铜像的图片及描写铜像的句子。谁能用这样的句子来介绍一下这个小男孩。(出示:这是一个 的小男孩,他……。)
2)指名说。
3)出示:小男孩卷卷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正在撒尿,真是又调皮又可爱。( 指名读——齐读)
师:这座铜像有半米多高,是比利时小英雄于连的塑像。(板书:于连 小英雄)
3.
出示课文第四节:
比利时人民为了感谢于连,为了纪念他,就塑造了这座铜像。500年来,这座铜像一只直屹立在布鲁塞尔。直到今天,凡是到比利时游览的人,都要去瞻仰这座铜像。
师: 500年来,这座铜像——生:(一直屹立在布鲁塞尔。)凡是到比利时游览的人。——生:(都要去瞻仰这座铜像。)
师:这段话中的出现了3个新词,谁能读准它(游览、屹立、瞻仰)。
游览——读准(指名——齐读)
屹立——读准(指名——齐读 师:山字旁,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站立。——齐读
(瞻仰——读准(指名 指导的书写 出示:瞻 :往前或往上看。瞻仰在课文中的意思就是(出示:恭敬地看。)说明人们都十分尊敬它。齐读词语及解释
[A2] 1 出示第四节齐读:学生质疑。读了这一节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师:是啊,为什么大家会对这个正在撒尿的小男孩如此尊敬呢?而且(读句)凡是……都要……
凡是”“都要去说明每一个来布鲁塞尔的人大家无一例外地——(读句)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这背后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我们课文之后,大家就会明白了。
二、 学习课文重点段感受小英雄的机智、勇敢
1.
默读课文,读通、读顺。
思考:填空
[A3] 读题:
500
年前,比利时人民赶走了侵略者,他们正在欢庆胜利,小于连发现一个院子冒出火星,原来敌人想炸掉布鲁塞尔这座城市,危急时刻,小于连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小便把导火线浇灭了,布鲁塞尔城保住了。)
2
围绕急中生智学习课文第三节,感受小于连的机智、勇敢。
[A4] 1)课文第三节具体介绍了小于连的英雄事迹,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小于连的聪明才智?板书:急中生智
2)理解急中生智
:紧急、危急(板书)智:机智、智谋(板书)急中生智的意思就是——在紧急关头猛得想出了好办法、好主意。
3)小组学习第三节
出示要求: 用( )括出当时情况危急的句子。
用浪线划出体现了小于连的机智的句子。
4)校对读。出示第三节(三种颜色表示)
指名3人读课文。
5)出示第一部分,默读,找描写于连的动词,并圈出,体会情况紧急及小于连的警惕性。
板书: ——闻、发现——跑(见)————发现
师小结:这部分的内容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描写的。
这段话中有三个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带有字的 句子 。(指导朗读体会紧急、危急)
在这三次跑的过程中,于连都有不同的发现,用圆点点出
交流 男女生配合读
干涸 齐读读准 看图理解 近义词解释 干枯 正是因为干涸导火线才能滋滋燃烧,(读好这一句)
情况因此越来越危急因为(一旦…………)因此,小于连断定是隐藏的敌人在搞破坏。(指导读好断定肯定的语气)
齐读,进一步体会整个发现过程和小于连在这个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6)研读第三节第二部分,进一步体会情况的危急和小于连的机智
师: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小于连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保住了整个城市。
1)出示第三节第二部分,学生自读。说说于连想到了几个办法?
[A5] 出示: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用水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吧,打水的地方太远了;喊人吧,来不及了。小于连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小便把导火线上的火花浇灭了。
指导朗读三个方法,体会语言表达的特点(随机渗透分号的用法)
引读,加深体会
面对滋滋的导火线,小于连想到 ,可是 ;想到 ,可是 ;又想到 ,可是
师:这三个方法都被于连自己迅速地否定了,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急中生智:他
师:布鲁塞尔城保住了,全城的老百姓得救了。小于连的办法好在哪里呢?(指名)
师提炼:这真是一个好办法啊!既不用——也不用——更不用——“省时、方便、有效。小于连成功地排除了险情,护城救人,难怪人们要称他为小英雄要塑造一座——(生说:正在撒尿的男孩铜像)
三.延伸:
1.
如果以后有机会,你去布鲁塞尔,来到这座座像跟前,你会说些什么呢?
2.
在我们国家,也有许多少年机智勇敢保卫国家的故事,在这里,老师要向大家介绍嘉定少年这个故事,希望大家回家读一读。
板书:


24
一座铜像 急中生智
小英雄 于连(危急)(机智)
发现
只见
发现 浇灭

教后反思:

在教学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并对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所培养,在本课的教学中结合文本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如揭示课题时看图对小男孩外貌描写的说话练习,对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时的填空练习,对小于连想出的方法的归纳,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在抓住关键字词理解文本内涵的同时,能让自己的学生能在课堂教学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有所作为,能让学生学有所获。
   
在教学重点段落第三自然段时,我试图抓住“急中生智”这个词语,能让学生通过划找句子、词语及指导朗读等来感悟于连的聪明与机智,并且在这一环节以急中生智这一词语的理解为抓手,设计了许多练习。本来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练习能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从而感悟文本的内涵,但是,由于练习量大了些,加上学生本身的语文基础薄弱了些,所以讲读中的确给我的感觉是我想要的答案出不来,特别是在划急和智的句子的时候,学生其实还是很混淆的,只是在我的硬性参与下,才点到位。在体会急的教学过程时,的确给人感觉是危急的情况没有讲到位,跑的句子讲读有些多此一举。

本次教学给我的启示是:一堂课的教学,训练的点忌多,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教师的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对文本认真研读,在剖析学生学习实际的基础上,设计出学生最需要、最欠缺的点去设计教学,这样才是对学生真正有帮助的。

 


 [A1]由于学生年龄的关系及当时的时代背景缺乏一定的了解,可能对比利时人民为什么立于连铜像不是很理解,因此借助于关键小节的朗读,通过读,对关键词句的悟,做好铺垫,希望能对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有帮助。

 [A2]两个词语的意思理解分别用了两种方法。1种是通过从关键字的偏旁来理解。第2种从关键字的意思引申到词语的意思。由于学生对这两个关键字的意思较难感悟,可能光靠学生意思出不来,因此教师先将字的意思告诉学生,再由学生自己悟出词语意思,不仅降低难度,而且学生记忆也较为深刻。

 [A3]这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梳理,因为本班学生的阅读概括的能力比较欠缺,因此我将该内容设计为填空,并请学生读一读填空,再去完成,能给一些毫无头绪的学生提供一些思路。

 [A4]抓住关键词,通过对“急中生智”一词中每个字的理解来理解整个词语,然后抓住“急”和“智”通过划句子,圈词语及各种读,对小于连的聪明、机智有充分地了解,并由各种朗读来加深印象。

 [A5]对于连想到的3个方法作总结,并通过填空让学生对于连选择用小便浇灭火星这一方法智慧之初的肯定。通过办法与否定原因的归纳,一些本来心中存有疑问的学生也豁然开朗,老师在此基础上对于连相处的办法做出“省时、方便、有效的提炼可谓水到渠成。学生对比利时人民立于连撒尿的铜像也深表赞同。




网站维护部门:长桥二小信息组 | 学校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360浏览器兼容模式浏览

您是第位访问者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