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流感的临床症状流感感染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多见高温,体温可达39°C~40°C。流感患者,常有咽喉痛、干咳,有畏寒、寒战、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明显、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可有鼻塞、流涕、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也可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流感和普通感冒有类似之处,但不能混为一谈。流感主要是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以高热多见,寒战、头痛、关节肌肉痛等全身症状明显,少数流感患者可能会发生横纹肌溶解、肺炎、脑炎等并发症。流感多呈自限性,第3-4天后,高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普通感冒由多种病原引起,其中病毒最为常见,如鼻病毒、腺病毒、偏肺病毒等;细菌和支原体等也可引起,如肺炎支原体。普通感冒的症状较轻,通常为低中度发热,热程1~2天,可伴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轻微咳嗽等卡他症状,而寒战、头痛、关节肌肉痛等全身症状很轻,一般没有严重并发症。
如何预防流感?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一个重要手段。流感疫苗能够通过模拟流感病毒激发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保护,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对个体而言,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感染、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显著降低发展为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对群体而言,较高的接种率能够减缓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速度,降低聚集性疫情暴发风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适当锻炼,天气寒冷时,家长可引导孩子在家进行儿童版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既可强身健体,又可调节气机。轻症流感患儿可进行低强度的活动,如深呼吸练习或伸展操;症状较重的患儿,应暂停运动,多休息,以恢复正气。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地恢复活动,可选择散步等轻缓的运动。锻炼时需注意保暖,锻炼后要及时更换汗湿衣物,避免寒邪入侵。科学饮食合理的饮食,调护是增强孩子免疫力的重要措施。饮食应保证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蛋类及豆制品,同时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建议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及甜食。发热期间,可食用山药百合小米粥、银耳莲子粥、鸡蛋茶等清淡食物;咳嗽时,可饮用甘蔗梨汤或川贝炖雪梨以润肺止咳;胃肠不适时,宜选择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流感后期可配合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百合大米粥等。
